捡个“爹” 夫妇赡养13年(图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05:18 城市晚报

  敦化退休职工何德安、吴淑华夫妇赡养孤寡老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周和/摄

  ■记者 周和/报道

  本报延边电13年前的一个大雪天,在外流浪多年的沙永清老人来到了敦化市黄泥河镇威虎岭村,与他素不相识的何德安、吴淑华夫妇在了解老人的遭遇后,收养了这位流浪多年的孤寡老人。从此,他们夫妇二人像对待自己亲生父亲一样,悉心照料老人,让老人拥有幸福的晚年。昨天,记者来到何德安家中采访。

   善良夫妇雪天捡个“爹”

  今年54岁的何德安和53岁的吴淑华夫妇家住敦化市黄泥河镇威虎岭村,两人分别是铁路系统和商业系统的退休职工。何德安外出打工,吴淑华向记者讲述了她们当年收留沙永清老人的经过。

  1994年12月一天下午,外面满天飞雪。吴淑华正在自家小卖店卖货,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走进商店。看到老人冻得直哆嗦,吴淑华赶紧将他让到火炉旁取暖。交谈得知,老人名叫沙永清,曾参加过解放战争,在战争中他的一只眼睛受伤失明,行走不便。因与妻儿离散,多年来,老人一直在外流浪乞讨。

  看到老人的境况,吴淑华与丈夫商量,决定收留老人。憨厚老实的何德安明知道自家的生活条件也不宽裕,但他还是将此事答应了下来。从此,沙永清老人便在何家“落了户”,老人叫吴淑华女儿,叫何德安姑爷。

  13年来,尽管困难重重,可何德安、吴淑华夫妇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从没和老人红过脸。

  由于失明左眼的影响,2000年,沙永清老人右眼也因患白内障而失明。为了照顾老人的生活,不让老人寂寞,“姑爷”何德安每天都要搀扶着“老爹”到屋外晒太阳、唠嗑;吃饭时,“女儿”吴淑华总是将好吃的菜夹到老人的饭碗中。同时,她还经常向老人问寒问暖,及时为老人换洗衣服等,令老人十分感动。

   孝顺姑爷打工给“爹”治病

  沙永清老人在何德安、吴淑华家中安顿下来后,给他们原本也不宽裕的生活增加了不小的负担。吴淑华和何德安都是退休多年的职工,两人合起来每月仅有1000多元的退休金。除必要的生活费用支出外,吴淑华当时还有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需要其赡养;同时,自己的儿子又考上了大学,每年需拿出上万元的费用供儿子读书。为提高家庭生活条件,让沙永清老人安度幸福晚年,吴淑华、何德安夫妇平时总是省吃俭用。

  1996年春季,沙永清老人突患低血糖和贫血,为了不给何家增加负担,老人坚持不到医院治疗。但何德安、吴淑华夫妇辗转长春、吉林为老人治病,经过1个多月的治疗,花了2万多元治好了老人的病,但也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

  去年年初,沙永清老人突患脑血栓,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何德安夫妇四处筹钱给老人治病,没日没夜地侍候老人拉尿。一周前,老人的病情才有所好转,终于能站起来了。老人这一病家中又增加了1万多元的债务。为继续给老人治病,何德安开始起早贪黑地给当地的参农打零工。吴淑华则寸步不离地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

   村里正在帮老人办低保

  威虎岭村支部书记孙玉坤说,起初,村邻都不太理解他们夫妇,“捡到个穷老头养,你们夫妻图个啥啊?”村邻都这样不解地问他们夫妇。可何德安、吴淑华说,“谁都有到老了的那一天,她和丈夫都不忍看到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沙永清老人再流浪下去,老人在他家生活不过是多一双筷子、多个碗的事儿……”孙玉坤说,他们夫妇二人13年如一日赡养孤寡老人事迹早已在当地传为佳话。

  孙玉坤称,由于沙永清老人老军人的相关证明遗失,所以无法办理优抚等相关待遇,但村里已将何德安夫妇和沙永清老人的情况上报到黄泥河镇,镇政府目前正在向民政部门申请,给沙永清老人办理低保手续。除此之外,孙玉坤还表示,村上每逢年节都会联系上级民政部门到何德安家中慰问沙永清老人,尽力帮助何德安夫妇照顾沙永清老人。

  采访中,孙玉坤和许多热心的村民都说,何德安两口子为了沙永清老人已经把家底儿都折腾尽了,现在何家已陷入了困境,他们无私地帮了老人这么多,真希望有人也能帮帮他们……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