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夷山14家医院聘请警察当副院长事件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05:40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涂超华

  福建省武夷山市医疗卫生系统所属的14家医院,聘请当地14名民警担任医院综治副院长,防止“职业医闹”及处理解决医院的安全保卫工作。这一消息被一家媒体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警察保护医院,谁来保护患者?”“警察怎能成为医院的家丁?”不少人对警察担任医院副院长的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和质疑。

  真相究竟是怎样的?记者特地赶到武夷山市进行了调查。

  警察当副院长是按上级机关的要求行事

  4月10日,武夷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综治办”)、武夷山市卫生局以及市公安局3家单位共同召开了一个会议。在会上,14名民警收到了聘书,除了警察这个身份外,他们又有了一个新头衔——

医院副院长。

  按照上级的文件要求,担任副院长的民警们的职责是:指导医院做好治安保卫工作,督促医院建立健全治安保卫组织机构及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要“及时打击和查处扰乱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侵害就诊者合法权益、危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活动,维护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

  武夷山市卫生局副局长肖贵荣告诉记者,这是一项由市综治委牵头,卫生局具体操作,公安局参与的工作。武夷山市城区范围内的5所医院和9所乡镇医院都聘请了一名综治副院长。

  武夷山市综治办副主任彭雨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这项工作并不是武夷山市心血来潮,而是按照上级机关的文件要求具体操作和实施的。

  2007年年初,福建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福建省卫生厅以及福建省公安厅联合发文决定,从2007年起至2010年,在全省县及县以上医疗单位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文件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立警务室,从公安部门聘任综治副院长、综治指导员,参与医院安全管理。”

  彭雨祥说,“在收到上级文件后,3月5日我们也印发了武夷山市创建平安医院的活动方案。工作内容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设定。此前我们曾经开展了一项民警进驻校园的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民警的头衔是学校的综治副校长。受此启发,这次采取医院系统聘请民警任医院综治副院长,参与医院的安全管理。”

  “这项工作只是刚刚启动,还没有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彭雨祥说。

  个别民警不愿干

  武夷山市公安局治安大队相关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民警受聘担任医院综治副院长,只是为了保证治安,并且负责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解决医院内部安保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本不会参与医院的其他事务。

  “对一些不安定因素警方也会提前介入,但不是外界提到的‘防止医闹’的说法,进驻民警不是为了解决医患纠纷,而是为了维护正常秩序,防止有过激行为发生。”

  警方在接受采访时特别向记者强调,副院长是虚衔,只是为了方便民警更好地参与医院安保工作,不拿任何报酬。

  有一位警察私下表示,这样做法,跟有警必接的公安工作要求实质相同,要不是上面有这样的要求,民警是不愿揽这些事情的。“警察不是万能的,本来大家的工作任务就不少,压力也挺大,受聘以后还会有一定的要求和考核,会牵扯不少精力。”

  彭雨祥表示,聘警察当副院长,医院出现一些情况后更方便联系民警。尽管派出所有警必接,但有的医院可能好几个派出所都能管到,这样明确责任更利于开展工作。

  我们没说要打击“医闹”

  “本来医患关系就比较敏感,我们的文件根本没有提到,记者却整出‘医闹’两个字出来。这让我们很头痛。”武夷山市卫生局副局长肖贵荣表示。在武夷山市公安局,一名姓杨的警官也埋怨是因为一家媒体误报了这一事件:“沾上‘医闹’,我们跟着倒霉。”

  记者了解到,在4月10日武夷山市召开受聘大会之后,武夷山市公安局负责宣传的民警把这项工作写了个消息,发给福建的一家媒体。警方一直强调,当时的稿子里没有提到民警防止“医闹”这些字眼,但见报后却出现了。

  记者随后联系上了最初报道此事件的媒体记者,该记者表示,在武夷山市公安局的通讯员传来稿件之后,他打电话给对方进行了补充采访,他说,防止“医闹”的说法是对方提到的。

  但在武夷山市下发的有关文件中有这样的话:公安机关应及时打击和查处扰乱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侵害就诊者合法权益、危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活动,维护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

  打击和查处扰乱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是否就等于打击“医闹”?面对这个问题,武夷山市综治办副主任彭雨祥没有明确给出回答,只是表示,医患关系和医患纠纷是个社会热点,一不注意就会出现问题,在这一点上估计不足。但他们的工作完全是按照上级的要求开展的。

  记者获悉,聘警察担任医院副院长的不仅仅是武夷山市。据《海峡都市报》报道,福建省立医院、协和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肿瘤医院、省人民医院都正在着手设立警务室,并在酝酿聘请警察担任综治副院长。福州肺科医院早在2005年就设立了警务室。

  医患关系问题的关键

  “在医院设立的为什么是警务室而不是患者

维权服务室?如果医院和有关部门能够转换观念,不是只加强对医患纠纷的管理,而是站在替百姓解决问题的立场上,我想肯定就不会出现目前这种状况了。”一位教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还有市民认为,民警担任医院综治副院长,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却引发如此大的争议,说明医患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合理解决。民警进医院最终结果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彭雨祥表示,平安创建活动,在别的行业肯定不会有这些麻烦,“平安校园”、“平安社区”等创建活动在福建搞得有声有色,都是民警参与,但社会认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对目前的医患关系现状表示担忧。他告诉记者,医患关系恶化下去,将会影响基层医疗水平的发展。“本来很多病,乡镇医院、县级医院就可以治,但现在谁都不敢冒风险,不愿承担责任。攻克医疗技术难关,通过临床实践来提高业务就更别提了。病人来了以后,一味往省市医院送,无形中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他说,出现医疗纠纷后,医院希望患者走正常的法律途径。但患者往往不愿选择这种方式。医院给患者的治疗过程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过程,患者一方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医疗事故鉴定仍处于医疗卫生体制内,很多患者对法定医疗事故鉴定机构不信任。

  “最主要的是,目前医疗事故赔偿标准相对偏低。一些医疗纠纷发生时,患者家属采取闹事方式得到的赔偿,比通过法律手段得到的赔偿更大。”

  “如何更快、更好地解决医患纠纷,缓和医患关系?有关部门对此的努力与尝试,将比让民警进驻医院重要得多。”这位工作人员说。

  本报福州5月7日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14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