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万党员领跑新跨越———全省党员队伍建设综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07:45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2006年,泸县团员陈明忠实现愿望:加入中国共产党。通过“基层党建带团建”,在这一年,泸县有812名团员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544名团员成为入党积极分子,262名团员成为预备党员。

  通过“基层党建带团建”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泸县的做法是我省发展党员的一个缩影。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关于党员队伍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着眼于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强思想教育,推进制度建设,党员素质明显提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推进“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中作用更加突出。

  5年发展党员56.44万人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求积极稳妥地吸收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各地坚持把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作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带团建”活动。5年来,共青团员入党的达23.27万人,其中93%经团组织“推优”入党。各地还普遍建立健全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管理制度,对岗位能手、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在外务工经商优秀人员以及其他阶层中的优秀分子,逐一落实培养联系人。仅2006年,全省申请入党人数就达73.72万人,44.27万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比2002年分别增长26.48%、38.69%。

  5年来,全省共发展党员56.44万人。其中,35岁以下的党员44.29万人,占78.47%;女党员19.58万人,占36.69%;高中以上学历的党员44.51万人,占78.86%。党员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分布更趋合理。

  截至2006年12月,全省党员总数已达390.29万人。除去死亡、组织关系转出、开除党籍等因素,比2002年增加28.88万人。

  先进性教育活动群众满意率96.06%

  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各地始终坚持城乡联动,把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与为党员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逐步由静态转向动态,由封闭转向开放,由着眼于管住转向管好、管活。

  各级党组织在党员队伍建设中先后实施“党员先锋工程”,开展“双向培养”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特别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通过“领导讲党课、专家讲理论、典型讲事迹、个人讲体会”,开展“一个主题、两个具体”大讨论,党员普遍受到一场思想洗礼,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广大党员为群众做了大量实事好事,群众对先进性教育活动满意率达96.06%。

  全省建立农村党员培训阵地(培训点)3.15万个,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的农村党员由2002年的59.81万人上升到2006年的99.72万人,增幅为66.73%。

  为更好地服务党员,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我省各级党组织在农村积极推广“党员农贷快车”,建立“党内帮扶资金”。在城市,全省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点)4235个,约25万名党员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在流入地党组织参加组织生活。

  涌现百余个全国全省重大典型

  全省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一方面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与党同心、与民贴心、保持先进性”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大力表彰先进,在党内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做贡献、当表率的良好风气。

  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全省隆重推出王顺友、雍宗满、易德顺、张宇仙、杨和平、刘湘云、杜俊杰、达州抗洪先进群体、中坝村和下河街社区等100余个全国和全省性重大典型,在民主评议中受各级各类表彰的党员19.51万名,其中被中央、省委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244个、优秀共产党员26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58名。特别是在抗击非典、抗洪抢险、抗旱救灾、防止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等突发事件中,广大党员带领群众严防死守,殊死奋战,用血肉之躯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夺取了一次又一次胜利。■本报记者李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