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拆迁盼建联络档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08:38 半岛都市报

  本报5月7日讯(记者陈修华)“明天就要离开青岛了,本打算五一放假后拜访一下在青岛的亲戚,没想到达后却发现一直住在小港的亲戚家拆迁了,不知道亲戚搬到哪里……”连日来,在本市正在大规模进行的旧城改造施工现场,不断发生“寻亲难”的事情。为此,有关社会人士也呼吁有关部门应该针对这一现状,尽快建立一个联系网络,给这些拆迁户们的生活提供方便。

  5月4日,来自泰安的市民冯先生刚下火车就提着大包小包赶到小港区域打算探访一下好几年没有见面的老姑妈,但当他坐出租车到这里后就傻了眼,发现姑妈住的小港一路附近早已是一片瓦砾,就到处打听在附近的一些居民,但都没有人知道冯先生所要打听的这户居民。冯先生告诉记者,“怪不得几天前往姑妈家打电话,老是打不通,原来这里正在搞拆迁。”

  而记者了解到,类似冯先生这样的外来客被拆迁“拆散”的不在少数。来自石家庄的刘先令先生也打算五一放假到青岛游玩一下,就联系一位老战友,结果发现这位战友家的固定电话停机了,后来到了青岛才发现过去这位战友所住的西镇寿张路一带如今正在搞拆迁,战友家早已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本市正在大规模的拆迁,仅今年本市老城区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53万平方米,拆迁居民有21472户,从目前看,70%的居民选择就地安置。因拆迁区域较多,而且都是大规模的整体拆迁,区域面积大,涉及居民多,拆迁后整个区域社会生活环境一下子变了,这也给原来居住在这些区域的居民带来很多不便。记者从市南区邮政局了解到,从今年云南路片区拆迁开始就有不少信件因过去居民搬迁,现家庭地址不详而无法投递。

  市拆迁办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区域里居住着大量老年人,过去的通讯手段基本都是固定电话,很多居民手中都没有手机,而且搬迁后也都很分散,联系起来也比较麻烦。对此市政协委员王夕源建议,大量的拆迁居民生活状况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民生问题,有关部门应该重视这一群体目前面临的一些生活困难,有关拆迁部门应该尽快建立拆迁户统一的联络档案,并对外公开方便查询,为拆迁居民生活提供便利。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