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万无一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08:57 东方网-文汇报

  昨天下午5时许,黄忠辉乘车从长江隧道长兴岛工地返回在市区的家,黄金周里,除了“五一”当天值班,他来回从浦东五号沟到长兴岛跑了好几趟。对他这个从事工程现场管理的人来说,保证工程安全可控是他最大的责任。

  自从1990年从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隧道工程系岩土工程专业毕业后,黄忠辉就投身于隧道建设工程的现场管理。他先后参加了上海地铁一号线上海体育馆站、汉中路站、内环线一期2A标、地铁二号线人民广场站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等10多项重大工程建设。17年中有多少个节假日在工地上度过,他数也数不清。

  这17年来,黄忠辉也曾目睹一些工程事故,他总结其中经验教训,发现不少事故都缘由于管理工作的疏忽或漏洞。他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那么,如何做到万无一失?黄忠辉在工程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全面细致有序地开展各项工程的前期准备、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工作,把阶段计划进行分解,并落实到相关人和实施单位。

  依靠这些先进理念,黄忠辉和他的团队先后成功完成了10多项重点工程建设,他本人四次被评为市立功竞赛记功个人,三次荣获市建设功臣称号,并先后获得全国建筑施工企业优秀项目经理、市第二届杰出青年项目经理、市首届施工企业优秀项目经理等称号,成为市政建设行业青年知识分子的标杆。

  2005年7月,黄忠辉接受了一项有生以来最重大的任务:参加到投资126亿元的长江隧桥工程,并担任隧道工程部经理。这个以“长、大、深”著称的市重大工程,总长25.5公里,水下软土隧道施工要连续推进7.5公里,为世界最长;隧道工程的最深处距江面55米,超过黄浦江底隧道深度的一倍;施工中使用的盾构直径达15.43米,为“世界之最”。这个工程的规模之大、科技含量之高、施工工艺要求之严、工程施工风险之大,在国内外均无先例。

  如何确保隧道工程万无一失?首先,黄忠辉知道,盾构作为工程的核心,其安全质量必须得到保证。这两台盾构虽然采购自德国,但均非标准化产品,而是为了这项工程度身定做的,黄忠辉和同事针对盾构制定了施工技术措施,设定了安全的施工参数,并时时注意对于盾构的维修保养,确保盾构万无一失。其后,黄忠辉和同事又通过整合专家评审,制定了各项专项方案,从设备安装、测量精度、施工监理、安全检查等各方面来实施管理,确保盾构安全出洞并运行。

  目前,两台盾构“长江一号”和“长江二号”经过半年多的推进,成功通过了加固区推进、浅覆土推进、长江大堤推进、江中段推进等各阶段……推进姿态完全受控。截至昨天,“东线推进1934米,西线推进620米,一切正常。”

  黄忠辉说:“目前我全部的工作就是要确保长江隧道工程安全优质地完成,然后才谈得上去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本报记者张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