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网上公开儿子住院日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09:47 汉网

  汉网消息 短短不到30天里,身边的人们对生命的热爱与支持,并非惊天动地,却折射出我们社会的主流——

  儿子手术住院26天,父亲每天记录治疗过程及自己内心感受。儿子康复出院后,这位父亲公开所写日记,让更多的人分享自己从忧虑、茫然到备感欣慰的深切体验。

  这位父亲姓郑,在武钢工作。去年10月,24岁的儿子在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被诊断为脑垂体异常、额窦占位,需要马上手术。郑先生及家人焦急万分——

  我们浑身是汗,满心紧张。我们在吃午饭时决定,相信这家在神经外科方面有权威声誉的医院,相信陈教授的诊断。

  负责患者治疗的是神经外科的陈坚教授。经过检查,患者还患有鼻窦炎。专家会诊后建议,额窦占位和鼻窦炎一起手术,神经外科、耳鼻喉科专家共同参与。教授们的敬业精神让郑先生感动——

  其实耳鼻喉科只出个意见就行了,不需要参加这次手术。同时顾虑也进一步加深,在儿子开颅后的狭小空间里,摘除深度、难度极大的病灶,我的心将会随着医生的手术刀悬在半空,后果真是很难预料啊!

  11月7日上午,郑先生的儿子被推进手术室。手术持续了8个小时,多科专家联手开刀,患者额窦占位摘除,鼻窦手术也十分成功。手术后第三天,郑先生看到了儿子头上留下的伤口——

  整个伤口像女同志的发夹,这种创口设计不影响外观形象,真是恰到好处,估计有60多针,排列十分整齐,伤口对接的头皮,形成一条很细的曲线,十分干燥,没有任何感染。

  在以后的日子里,精心的后期治疗和细致的护理,给郑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日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

  今天是陈教授查房,据说他昨天刚出差回来,到了儿子病床前,他问到:“小伙子怎么样?”儿子说,“很想你。”陈教授说,“是想出院了吧,昨天主治医生与我通电话说了你的情况,切片结果也在预料之中。你知道吗?在北京开会时,我就为你祝福祈祷呀!”

  儿子术后恢复十分顺利,郑先生和家人的心情由最初的忧虑、茫然变得越来越欣慰。出院后,全家人都很想向医护人员表达谢意,“送礼是行不通的,请吃饭也不可取”,最后他和爱人商量,决定公开自己在儿子住院期间所写的日记。

  从今年1月起,日记陆续发布在同济医院的网站上。在最后一篇日记里,郑先生这样写道——

  短短不到30天里,我身边的人们对生命的热爱与支持,对身处困境的个体给予救助所体现的热情,都需要感谢和颂扬。这些事情并非惊天动地,但却折射出我们社会的主流。

  通讯员蔡敏邓国欢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