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农垦系统推广免耕农业抑制沙尘天气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09:56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专稿(驻内蒙古记者 阿都钦 内蒙古电台记者 佟佩 通讯员 郑永明):近来十多天,呼伦贝尔草原持续出现扬沙扬尘天气。5月7日上午,记者迎着五六级大风在呼伦贝尔草原采访,途中在大片耕地上,却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

  其一:在去年夏秋两季翻过的土地上空,大风一吹沙尘骤起,立即腾起数米高、数公里长的巨大土龙。当土龙随风穿越记者所处的位置时,能见度不超过三米。记者下车抢拍时,几分钟时间就弄得灰头土脸,鼻孔、耳朵眼儿、脖子里钻进了厚厚的灰尘。当时正在播种的农工也不得不停止作业。

  其二:在与一道之隔的免耕地里,却看不到土龙的踪影,免耕地去年留下的坚挺麦茬牢牢地护住了黑土,丝毫没有扬沙、扬尘现象。而且免耕地土壤墒情保持得也好,有利于今年顺利春播。

  所谓免耕农业,就是打破每年夏秋翻地的传统耕作制度,以利保持水土,春耕时节也不再用犁翻耕地,只是在耕地上破开一道窄小的土沟,就直接进行播种。这种免耕制度最早是在发达国家兴起,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深翻土地致使土层松软,造成扬沙天气,以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我国北方开始试行免耕制度。

  呼伦贝尔农垦系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去年在局部地区试验免耕作业,今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海拉尔农垦集团谢尔塔拉农场场长赵健虎介绍说,他们已经尝到了免耕农业的甜头。他说,免耕首先是不再用夏秋翻地,这样每亩地可省20元钱的翻地费用;更重要的是免耕地水分保持得好,可避免有机土壤被大风刮跑;呼伦贝尔经常遭遇春旱,由于免耕地能保持良好的墒情,有利于及时播种;呼伦贝尔春季风大,刚播下的种子时常被大风刮跑,有时一年要补播两三次,而实行免耕的土地播种时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今年谢尔塔拉农场30万亩耕地开始全都实行免耕,既为保护呼伦贝尔生态,也是为了农业丰收。

  据呼伦贝尔市环保部门人士介绍,如果呼伦贝尔农业大面积实行免耕制度,就会有效抑制和减轻扬沙、扬尘现象,还呼伦贝尔大地一片明净的蓝天。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