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沿海开发大潮涌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09:58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消息]“省委、省政府沿海开发的决策是及时雨!是我们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连日来,“沿海开发”成为盐阜大地点击率最高的关键词。从机关大院到滩涂港口、社区街巷,到处都在热议刚刚在盐城召开的全省沿海开发工作会议,上上下下都在研究如何乘势而上、加快推进沿海开发,一拨拨客商忙着考察、签约,跟着盐城人一起进入了兴奋期。

  闻风而动,沿海人气指数猛涨

  也许并非是巧合,这几天签约盐城的大项目特别多。

  4月23日,爱多集团签约投资10亿元在射阳建立DVD、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生产基地。电子产业巨头落户苏北,以前在这里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爱多集团的董事长说,生产基地落户射阳,主要是看中这里独特的区位优势。苏通大桥通车后,沿海大通道完全畅通。对于这个90%产品出口的生产基地来说,这里是物流成本最低的地方之一。因此公司宁可收缩其它子公司的业务,也要在这里建设生产基地。

  4月24日,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到滨海传经送宝,对滨海港的开发也有了浓厚的兴趣。华西集团的钢铁厂每年进口370万吨铁矿砂,如果在这里办一个生产加工基地,对华西和滨海无疑是个双赢的选择。

  4月25日下午,射阳县委书记谷家栋带领县四套班子成员,匆匆赶往上海与中国星宝集团签约。中国星宝集团先期投入10亿元用于射阳港的港口建设,同时投资4500万美元成立建筑钢构件公司。目前国家正大力鼓励推动该产业的发展。该集团准备在射阳总投资100亿元,用于开发射阳港口和港口配套产业。

  当然,闻风而动的不仅仅是嗅觉灵敏的企业家。

  4月22日,全省沿海开发会议召开的第二天,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宋家新带着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来到盐城调研,与基层的同志会商海洋渔业怎么样借着沿海开发的东风,跃上全新的发展平台。

  省电力公司这几天也来滨海接洽,要在滨海建设500千伏变电所,作为沿海电力通道的重要节点。他们非常清楚这里的企业现在根本用不了那么多电,但预见沿海开发必然会使这里的电力需求猛增。他们说,等企业都来投资了,项目都进来了,再来配套就“慢半拍”了。

  盐城人自豪地介绍:拥有582公里长的海岸线,占全省的56%;沿海滩涂面积683万亩,占全省的67%。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旦爆发,那可真是了不得!

  科学开发,热潮中不见“村村点火”

  “省委、省政府的沿海发展战略没有到来时我们热切期盼,现在沿海战略到了家门口了,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唯恐发展路径选择不当。”盐城市委书记赵鹏的观点在沿海党政干部中已形成共识。

  赵鹏说,盐城沿海有太平洋西海岸最大湿地,丹顶鹤、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入联合国保护名录。如果仅凭一腔热情搞开发,招来一堆乱七八糟的小项目,等好项目来的时候,没土地了,没空间了,环境也破坏了,那我们就不是沿海开发的功臣,而是沿海开发的罪人!

  盐城市确立“依港兴工、以工兴市、集约开发、保护生态”的基本方针,把沿海开发的“好”体现在规划先行、环保优先,理性开发、可持续发展上,把沿海开发的“快”体现在抓紧启动,有序推进,掀起沿海大干快上开发热潮上。

  吸纳了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这三家顶尖规划机构的智慧,盐城选择了“手掌状开发”的模式,主要在5个大节点上搞港口、港城、临港工业区三港联动的“点状开发”。在5个手指样的节点之外,留下了大片的生态走廊。大丰112公里海岸线,列入开发规划的仅仅17公里,绝大部分岸线资源留给了生态和自然,只保护,不开发。

  滨海县委书记王斌说,滨海20公里侵蚀性海岸是建设10万以上吨级码头泊位的优质岸线资源,是个天生的“美人胚子”。但是现在基础设施等条件还不具备,我们不能现在给她随便找个“婆家”。沿海开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项目除了大,还要好,宁可项目晚点来,也不让质量不好的项目在这里布点,要把未来发展的空间留下来。

  节点式开发保证了沿海开发不再“村村点火,处处冒烟”,但节点上怎么开发也非常重要。盐城提出各地沿海临港工业区不比项目数量,关键看项目质量,看是否适合放在沿海,是否是大吞吐量的临港工业,是否是循环经济生态型的新兴工业。

  盐城着力发展的沿海能源产业已取得长足进展。中电集团、广东核电公司、华电公司、三峡集团等能源巨头竞相涌到海滩竖起了风电支架,东台和大丰两个20万千瓦风电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射阳、滨海、响水等3个20万千瓦风电项目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火力发电方面,陈家港电厂一期2×60万千瓦机组和射阳港电厂三期2×60万千瓦机组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相继通过国家电力规划总院组织的专家审查。

  3月26日,东台沿海,首批用于风力发电的两台主机抵达东台风电场,总投资16.8亿元、世界单体最大的风力发电项目进入安装调试阶段。不过,东台人并不满足于“绿色能源”。东台市委书记沈洪清说,在新一轮的沿海开发中,东台要兴办“绿色工业”、建设“绿色风光”、生产“绿色食品”,使东台沿海成为绿色工业基地、海洋食品加工基地、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沿海要成为“绿色之都”!

  基础设施先行,打通沿海起飞之路

  基础设施一直是盐城沿海发展的瓶颈。为突破这个瓶颈,盐城将今年定为沿海开发的“基础设施年”,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为沿海开发打开一条金光大道。省道326、省道327、省道328、省道329……8条东西向公路,条条通向海边。

  射阳今年已全面启动金海大道、海河联运、沿海供水和沿海电力通道四大工程,年内共开工11项基础设施工程,所有的工程全部围绕大海做文章,总投资6亿元以上。根据“一城两港三大板块”的大思路,在加快射阳港口、临港产业建设的同时,国家中心渔港黄沙港、丹顶鹤旅游度假经济区、现代农业区的建设全面推进。

  已经开工建设的327省道,25米宽,明年6月30日通车。这条通到滨海的一级公路,可以方便地连接沿海高速、宁连高速、京沪高速。与此同时,滨海正在主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投资150亿元的液化天然气发电项目,策应中石化、英国壳牌公司、韩国现代集团、中化集团、台塑集团等一批大企业对滨海港的考察,抓紧洽谈炼油、钢铁等大型临海工业项目。

  沿海大通道的加快建设,使盐城新型工业化快马加鞭。记者看到,“南车北舟”两个典型的临海制造产业突飞猛进。“南车”是悦达集团为龙头的汽车产业,而北舟则是响水等地港区的造船业。

  4月17日,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第二工厂的生产线进入全面试运行。东风悦达起亚二工厂的投产将使该公司整车年产能从15万辆提升到45万辆,年销售超500亿元。

  4月4日,响水陈家港沿海经济区,总投资15亿元的江苏三佳船舶有限公司开工。这是半年多来,这里开工的第三个造船大企业。响水沿海经济区组建8个多月,就引来了12个造船项目落户,总投资120多亿元。响水县委书记潘道津信心满怀地说:“造船业将成为响水的新兴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我们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把响水打造成苏北乃至我国东部沿海知名的造船、修船产业基地。”记者采访时看到,凭借灌河口优势,把陈家港的“三港联动”作为开发重点,响水沿海早已“响声一片”。

  大丰港的临港产业也取得突破,今年1-3月份,已开工建设象王港口机械、华能风力发电设备等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二季度,还将集中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8个。同时,兄弟维生素、南化金羚二期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加紧建设,迪赛诺生物制药、颖泰生物科技等项目即将上马。

  进入沿海开发兴奋期的盐城,在他们的蓝图中有着冷静的产业开发布局,也有着审慎的产业开发次序。可以相信,随着基础设施等瓶颈的突破,盐城沿海开发必将一飞冲天!

  (执笔:刘宏奇 吴剑飞 杨树立 陈炳山)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