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场之手”推动污染减排 ——江苏探索市场配置环境资源新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10:35 中国环境报

  本报记者高杰

  控制增量,削减存量,确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是江苏省确定的污染减排坐标。面对江苏省经济发展高速增长的态势,为在控制增量上寻求突破,江苏省从环保机制创新入手,充分依靠政策引导和市场运作,探索出一条“以市场配置环境资源,靠价格杠杆推动污染减排”的新径。

  变无偿使用为有价购买

  江苏省是全国环境资源十分稀缺的省份之一,为积极尝试让“市场之手”推动污染减排,前不久,江苏省积极在位于太湖流域的张家港、太仓、昆山和无锡惠山区等地,进行了水污染物排放指标的有偿分配试点,一改过去无偿分配和使用的惯例,不仅让水排污许可证“值钱”,而且在实现污染减排的前提下,还可以建立起排污权交易的“买卖”市场。太仓市在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中成功完成了排污指标的“买卖”。

  就在江苏省太湖流域的“三市一区”积极开展水排污权“有价购买”的同时,南通市也研究出了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体系,并首次构建了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框架。

  环境是资源也是商品

  自从江苏省建立了“以市场配置环境资源,靠价格杠杆推动污染减排”的机制以来,排污权“买卖”市场红火起来。仅以二氧化硫为例,目前,“买方”市场十分活跃,但“卖方”市场却十分奇缺,这样便形成了价格一路攀升的走势。

  当南通市在本地成交了第一笔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时,每公斤二氧化硫的“售价”仅为0.2元。随后,南京下关发电厂与太仓环保发电公司完成了异地排污权交易,每公斤的售价提高到了1元。前不久,太仓玖龙纸业公司因扩产向苏州市政府“购买”1400吨二氧化硫指标时,每公斤又涨到了两元,价格已猛涨了10倍。

  用固定资产置换水排污权

  “控制增量”在江苏省各个点源逐步展开,并向面上扩展。吴江市盛泽镇就在推行区域“有偿排污权”方面进行了成功尝试。

  吴江市政府着手对印染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实施产权剥离,吴江盛泽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受市、镇政府的委托,开始向镇(区)21家印染企业“出售”排污权。根据每家印染企业每天排放到污水处理厂的废水量规模,分别计算出这些排污企业购买排污权的资金。

  在理清盛泽镇和每个企业污水处理资产与“有偿排污权”的“家底”之后当地用27家企业共同拥有的价值1.8亿元的7座污水处理厂资产,分别置换各个企业的排污权,而资产剩余部分则全部入股。

  探索环境价格形成机制

  近日,由江苏省物价局、省环保厅、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等组成联合课题组,按照“关于加快建立江苏环境价格体系”的要求,积极开展了“江苏省二氧化硫排污权价格理论和政策”的课题研究,探索建立环境价格的形成机制。

  专家们认为,要大胆改革现有的“分配初始排污权”,从无偿分配向有价出售转变,通过定价出售、市场拍卖等形式,使现有的排污许可证“值钱”起来。同时,要科学确定初始价格,建立规范的排污权交易市场,加强对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监管,建立交易绩效评价体系等。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