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超载世遗成“收款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12:41 新闻晚报
□张魁兴

  全国假日办发布的“五一”黄金周第2号旅游信息通报显示,全国大部分旅游城市和景区都已达到最佳接待容量,部分景区接待量超过日最大接待量。故宫5月2日的接待量达到11.48万人次,是最大容量的2.3倍,仅次于2000年“五一”,是实行黄金周长假制度以来的第二高值。

  据查,故宫2005、2006、2007三年中5月2日接待游客数据分别是:9.8万人次,超过最佳容量290%;超过了最大容量2倍;11.48万人次,是最大容量的2.3倍。我还看到了另一说法,故宫最大容量不过万人。对于游客来说,恐怕谁也搞不清楚故宫的最佳容量、最大容量到底是多少,但是谁都知道一个基本事实就是故宫严重“超载”,而且司空见惯。

  众所周知,货运客运严禁超载,因为超载与危险与事故紧密相连。其实,景区景点也应该严禁“超载”,因为超量接待就是景区景点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像故宫一样属于重点保护的世界遗产,更应该严禁“超载”。

  记得2004年包括故宫在内的北京六大世界遗产景点门票涨价风波中,有一个理由就是以门票涨价限制游客数量。现在回过头再看就会发现,涨价就是涨价,与世遗保护没有多大关系。最大容量不过万人的故宫,每天放进11万多人次,除了看到门票经济的巨大魅影,谁能看出有一点保护的意思?如果故宫管理部门真想保护故宫,如果故宫管理部门真有一些作为,能让故宫这样超强度超容量接待游客吗?故宫严重“超载”,无疑是世遗监管无为的结果。

  在笔者看来,要不让包括故宫在内的世界遗产成为“永远的遗憾”,就要改革目前的世遗管理体制,就要严格限制景区的容量,绝不能让世遗成为地方政府的“收款机”。去年曾看到一则新闻说,西藏的布达拉宫已经采取限制性游览,不能任意进入每个佛殿驻足观赏,更别说大家拥挤着观赏了。笔者想不明白的是,要保护世遗,监管部门为什么不采取最简单的限制性游览呢?为了门票收入就不顾世遗的安全了吗?

  中国青年报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