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之友俱乐部成立小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12:52 黄山新闻网

  缘分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一群外表看来和旅游者没多大区别的人,本来和徽州文化仅仅只是一个擦肩,可是意外的兴趣发生,他们不仅停下来,而且还认真地准备着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成立非盈利性民间公益组织“徽州之友俱乐部”。他们说:徽州的古民居每年正以令人心痛的速度消失,而这种消失是永久和不可挽回的!怎样减轻这种缺憾,换言之,该如何保护和发展徽州文化呢?日前,该俱乐部首批核心会员王树楷(电影导演、中美民间文化交流的倡导者)、汪延(新浪网副董事长)、兰珍珍(欧莱雅中国副总裁)、姚顺涞(古建维护专家)、张建平(摄影艺术家)齐聚在屯溪,启动了徽州之友俱乐部成立的仪式。

  回忆1997年时将徽州古代民居荫馀堂整体搬迁、重建到美国波士顿碧波地艾塞克斯博物馆,从而为中美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牵线搭台,王树楷先生有无限的思绪。他说,2004年5月著名导演张艺谋到美国领奖路过他的住所,知道他所作的这种文化交流上的事情,感慨地谈及当年在黟县南屏村拍摄《菊豆》,千辛万苦选好的外景地,因为缺乏维护,等摄制组进驻时发现房子已给毁坏了。“这真是可惜呀!”张艺谋特意地给他留下几个字:王树楷做了一件积德的好事!

  而汪延,这位热爱旅游的全球第一中文门户新浪网的前掌门人,去年到黄山市游玩时听人说一句“你是汪华的后代”不禁有些惊讶:你怎么知道我爸名叫汪华呀?仔细一打听,汪氏始祖是初唐时的越国公汪华。这样他才明白,他祖籍压根就不是出生地北京,而是在遥远的徽州,在现在黄山市的屯溪。于是汪延一年之内8次飞临黄山,走进古徽州村落之中探访寻踪。耳闻目睹许多徽州古民居坍塌消失的命运,他想该怎么保护这些日益珍贵的文化遗产呢?

  现代的生活不可能回到古时的模样。对古民居,既要维护它整体的框架模式,不改变它的外观特征,又要赋予它适合现代生活需求上的实用功能。几个热爱徽州文化的人一碰头,王树楷、汪延、兰珍珍、姚顺涞、张建平,琢磨和商议之后,他们决定成立徽州之友俱乐部,用实际的行动来呼应政府的决策,用有效的工作来影响社会的精英。于是,政府官员,外国驻华大使,建筑设计与维修专家,艺术界顶尖人士,成功的商界名流,纷纷被他们吸引过来,一齐投入到这种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事业中来。他们说:我们不可能改变一切,但是我们可以影响!

  于是,有了休宁黄村的中美民间文化交流,有了法国前总统德斯坦先生和法国驻华大使苏和先生对黄山市的访问,还将会有徽州摄影艺术图片在世界各地的巡展,美国与法国文化旅游业对徽州乡村旅游体系的借鉴与指导,徽州之友论坛与杂志的建立和发行……一种高端的对话格局正在形成,一种可以想见的文化保护模式铺展开来。徽州之友的所有努力,这就是他们从民间角度出发提出的维护和发展徽文化的思路,必将会成为一条新的方式和道路为世人所瞩目。(程勇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