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燃烧的岁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14:29 央视《对话》

  对话4月29日播出节目《基金燃烧的岁月》,以下为节目内容。

  首播时间:2007年4月29日 22:03

  重播时间:2007年5月12日 9:00

  渠道与服务:

  徐刚 中信证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

  田劲 Morning Star晨星亚太区总裁

  焦炎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助理

  基金公司:

  陈礼华 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

  赵学军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

  柯立思 马丁可利董事

  政府管理:

  祁斌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 主任

  市场监督:

  夏 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 所长(曾任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

  姜英秋 CCTV《证券时间》评论记者

  基金投资人:

  符超群

  李薇

  云驰

  市场:

  主持人陈伟鸿

  主持人:谢谢大家,谢谢。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对话》。最近这半年来,我想大家都注意到了我们很长时间都见不到的排长队抢购的现象,现在又在银行、在证券公司又可以看到了,大家排长队抢购的对象叫基金。似乎在一夜之间你会发现,你身边的同学、朋友、同事、亲人,他们都在聊基金,都在买基金。我身边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把他的房子抵押了,说要去买基金。另外一个,手上突然间多了十几张的银行卡,他说这样更方便去买基金,基金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在今天的中国,它会如此之热,基金热究竟对我们的中国百姓。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对中国的宏观经济的发展意味着什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去看待这样的一股基金热。今天我们的《对话》节目,就将聚焦基金热,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思考,好了,节目开始之际,我们先从一个短片来感受一下现实生活当中的基金热。

  (短片)

  主持人:我想刚才这个短片当中的情景,和当中采访的一些人,他们的表述对我们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今天的现场我们要来讨论基金热,我们特别做了一个安排在现场有五大阵营,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们。

  刚才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大家认识的是从基金投资,到监管这整个环节的五大阵营,其实今天我们的基金热确切地说是六方会谈,而不仅仅是刚才的这五方。那么另外一方就是时刻都跟我们在一起的,大家也许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确实实存在的市场。所以我们今天这六方会谈当中,马上要开始的第一个讨论就是基金到底是什么。

  徐刚:基金是一种新的金融产品,而日用金融产品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投资和理财的需要。

  符超群:我想对中国普通老百姓、家庭来说,基金就是赚钱的工具。

  陈礼华:其实我希望基金是中国人几千年,离不开的白粥加咸菜,一方面它能充饥,不要把它想象成鱼翅,当然也不能把它说成糟糠,谢谢。

  主持人:好。

  柯立思:我想基金是一个方法,让投资者分散他们的风险,只是说他们可以把他们的鸡蛋放在几个不同的篮子里,但是他们不要忘了,应该把这个篮子放在不同的市场。

  祁斌:其实基金的出现和发展,应该是社会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一个必然的规律,同时从资本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来看,基金也会越来越多地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每个家庭理财的一个必备的工具。

  姜英秋:我个人理解应该说这个东西,它就是一种风险投资品种,你说你,认定它是一个赚钱工具,那是因为你到目前为止你赚钱了。

  符超群:也是一种赔钱的工具。

  赵学军:我觉得基金是一个,一艘航海的大船,它上面承载的是这些投资人交给基金的这些钱,我想基金作为一个基金管理人,其实我们是在驾驶着这样一艘大船,那么怎么给这些投资人带来回报。

  主持人:在我们的投资者的阵营当中大家明显可以看出来,年纪比较小的投资人,这位一看应该还是穿着校服吧,今天是不是穿着校服?

  学生:是。

  主持人:是,读几年级。

  学生:高一年级。

  主持人:高一年级,来,掌声欢迎一下我们这个小小投资人,高一年级就开始买基金了?

  学生:因为这个话题在学校是很常见的,有没有事大家都会谈论这个话题。

  主持人:是吗?那你最直接的这个影响来自谁?

  学生:我最直接的影响,我们老师给我们提过,尤其是我们的政治老师跟我们提过。

  主持人:天哪,现在政治课上也可以来讲基金的问题,这个政治课非常的开放,老师是什么观点?

  学生:老师的观点就是买基金不能太极端,老师也提到了,有人抵押房款去买基金。

  主持人:请问这四十五分钟的课,老师花多长时间说基金?

  学生:就是我们每天政治课都有一个十分钟新闻播报节目,然后每个同学都会拣一些自己喜欢的新闻,就有的同学拣到了这个,关于这个的新闻他说了,老师就做以评价,老师对这种现象不是很支持,但是他鼓励我们去,鼓励我们去接触,去了解一些新鲜的东西,让我们与社会接轨。

  主持人:咱们现在出一张考卷,上面只有一道题,就是名词解释基金,来,用最简单的话给我们解释一下基金。

  学生:我觉得是投资就有风险,基金可以挣钱也可以赔钱,投资有风险,大家慎重考虑。

  主持人:你这个答案怎么特别像,我猜可能祁斌主任要给出的答案,就是这样的答案,祁主任对这个答案满意吗?

  祁斌:我觉得非常满意,非常满意。

  主持人:尽管刚才从基金的购买到进入市场,最后被监管的这五个环节,他们对基金的定义可能都有所不一样,但是我想他们都共同感受到了,现在市场上的基金热,今天我们给他们准备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道具无,就是一个温度计,我们希望他们用我们的温度计把这个温度表示出来,好,我们先来看一看投资人阵营展示出来的温度,多少度?

  李薇:我们感觉已经是超过一百度了。

  主持人:超过一百度了。这已经超过了一百度,凭什么说超过一百度?

  符超群:我有个亲戚,在一个很偏远的一个县城里面,有一天打电话给我问我这个基金,买哪个基金比较好,帮我推荐推荐。那么从这个一点都不懂基金的亲戚来说,打这个电话,我就想这个市场已经太过头了。

  主持人:好,那我们来看一看渠道和服务这个阵营,他们是不是同样展示了这么高的高温,来。

  田劲:我们这边是有不同的意见,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是七十、八十、九十,甚至一百度。

  主持人:对。

  田劲:但是我据理力争坚持到了十度,我觉得现在反映出来,不是对基金的热情,而是对现在的投资、投机或者是对回报的热情,而不是对基金的热情,把基金当做是一个系统投资,理性投资工具的并不太多。

  主持人:我们再来感觉一下基金公司他们的感觉,来,你们给出的温度有多高?

  柯立思:我们说是冷,现在基金的历史在中国是很短很短,五六年而已,我自己的公司已经有一百二十五年的历史,现在这个发展刚开始,在美国每三个人一个人有一个基金,我们的英国是一个小国,但是基金的市场已经是九千亿美金。

  主持人:九千亿美金。

  柯立思:所以我们刚开始,所以我们很冷。

  主持人:那你觉得如果我们把温度计,现在放到美国去它的温度指数会是多少?

  柯立思:在美国可能是八十。

  主持人:八十。

  柯立思:对。

  主持人:那中国现在应该是。

  柯立思:二十。

  主持人:二十。

  柯立思:对,很舒服,温度很舒服。

  主持人:是吗。是很舒适的一个温度,看到你们摆出来的道具,我有点心疼,我们做的这么精美的道具谁在上面随便画了两个叉,谁,谁画的,您画的?赵先生刚才为什么就突然间在上面画了两个叉,什么意思?

  赵学军:觉得这个刻度的满度,觉得应该更准确地描述当前的状况应该说,这个温度计只有四十度、三十度、四十度这么高,为什么,当我们去看美国的储蓄率只有15%,而中国的储蓄率有50%,而不是美国人把所赚的钱全都花了,他们是用投资来代替储蓄,所以如果投资代替储蓄,中国人慢慢有了这样理财观念的话,基金的市场会更加蓬勃的发展,所以我觉得就整体市场来讲,是在一个比较低温的一个阶段,但是温度计的刻度没有到一百度,更像量体温的温度计,而不是量一百度水的温度计。

  主持人:好,来,我们看看政府管理这边,会拿出多少度的温度,来。

  祁斌:作为监管机构,其实我们是不合适来做这个判断,也确实不应该做这个判断,就像全世界的监管者,都不对股指做判断一样,那么作为监管机构。

  主持人:刚才所有人期待看这个温度计的人,现在在心里稍微懊恼一下吧,因为祁先生说了,他不适合做判断,不方便做判断。

  祁斌:对,因为这不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职责始终如一,不管市场处在什么样的情况,都是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那么就说,谈到基金热不热这个问题,我想补充几句。有一部分投资者,如果你缺乏风险的意识,不知道基金这个品种实际上是它跟储蓄是不同的,它是风险和收益是共存的,所以对这批投资者,如果你非常盲目,不了解基金,不去学习金融知识就盲目冲进来的,这的的确确有一点过热。

  主持人:好,我们来看一下来自这个阵营的温度显示,来。这个温度蛮高的。

  姜英秋:这就是江湖上传说的晴雨表。

  主持人:江湖上传说的晴雨表,请问。

  姜英秋:我们这边是大家意见比较统一,好像刚刚提的最低温度是八十度,然后谁又稍稍调了一下,大致上相当于96.5度左右可能是,我看得不是很准,大致上这个温度。

  主持人:您的眼神真好,就看出96.5来。

  姜英秋:看得不是很准。好像作为媒体和资深的市场人士,大家还是觉得有一点点热。

  夏斌:我补充一下,我们看基金这个实际上是在看股市,那么现在不要说专业人士,我听说现在是老头、老太都进了,从来没有进过股市的人,八十多岁了买了以后都担心,这太快了,非专业人士老太太都担心,涨得太快了,太好这么赚钱。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能说不热了。

  主持人:现在我们这几大阵营的温度计,都已经显示出来了,大家看到的基金热的表现现状,当然如果你要理解现实,关注历史其实是一个最好的办法,我想在接下来的时间通过一个短片,也让大家一块来看一看整个基金的发展历史。

  (短片)

  主持人:刚才大家在大屏幕当中,看到的基金的发展历史,然后我们顺便看一看这个图,这些数据都是来自证监会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的征求稿,这是从1998年到2002年,我们的四年起步的时间,然后从2002年到2005年,有一个三年的迅速的发展,这个时候已经接近了五千亿,然后从2005年到2006年这一年的新增,我们用这个绿色的柱状图表现了出来。那么从2006年到2007年这个冲高的过程,也是刚才我们不断感受到的这个热度来临的一个过程,那么当这个数据摆在我们的现场结合刚才我们看到的历史,大家最深刻的印象,来。谁能告诉我们,好,来。

  云驰:给我的感觉就是欣喜,这主要有两条。第一条就是咱们大家从这个图表里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的资本市场,从平淡走向繁荣的一个过程。第二点就是能看出咱们中国的普通老百姓的理财意识,从单薄走向强化的一个过程。

  徐刚:把这个图放在这儿,可能有点误导投资者,因为确实看这个图好像很快,对吧,但是我们看一下纵轴,现在是我估计现在有一万亿左右的基金,那么似乎也是很高了,但是您要知道现在中国金融资产,银行的金融资产有将近三十多万亿,快四十万亿,也都绝大部分是居民的储蓄,那么与这么庞大的居民储蓄而言,这一万亿的基金实在是太少了。

  主持人:我们徐先生的话,得到了媒体记者的响应,要鼓掌就大胆地鼓,没关系。

  陈礼华:对这张图多少有些意外之外,从近往远看它的短线看确实是有点高,但是如果放在中国资本市场,大背景,那么中国从一个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的这样一个贫困国家,人均GDP已经迈过了两千美金,那么在浙江、江苏这些比较富裕的沿海省份,那么人均GDP,我昨天刚查了,已经过了三千四百美金,要到这个时候理财成为大家共同的一个需求。所以这个基金现象更多的应该折射的是更广泛的社会现象,基金热的背后是股市热,股市热的背后是经济的高速发展。

  祁斌:在目前资产市场非常活跃,基金发展比较快速,这么一个阶段的话,其实相关的一些主体都应该有更多的冷静的思考,所以基金热中的冷思考,那么这个冷思考,我想至少应该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作为基金的成立成员,或者基金公司,或者基金行业。应该更多地考虑到你自己专业管理的水平,你目前人员的结构和数量,包括你风险控制的能力等等。那么同时对投资者来说,尤其是一些刚刚参与资本市场的一些投资者来说,你要冷静地看待基金这个产品,不要把它神话。就是应该,更多地去学习金融的知识,更多地了解资本市场的运作,更多地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

  主持人:其他的几位怎么来看我们现场展示的这个数据?

  柯立思:要看这个图线成长很快。

  主持人:对。

  柯立思:但是从近日来看还是很小,最好有一个图线说中国人有多少潜在存款,付很低很低利息的存款,那这个基金的比例很小很小。

  主持人:拿储蓄来比一下。

  柯立思:所以我想这个基金业还有很多燃料,我是八十年代我在日本工作,在一个证券公司,就是日本的泡沫经济时候,所以我已经有几年这样的计划,已经感受过。所以我想在中国我们有一个泡沫,但是现在是一个小的泡沫,我想可能以后会成为一个比较大的泡沫。

  主持人:是吗?这个会不会有一点危言耸听,夏先生会不会觉得?

  夏斌:我们不是搞宏观政策研究的,我们尽可能不让他说的泡沫在中国出现。

  主持人:来。

  柯立思:你怎么停止?

  夏斌:我们应该让中国投资者尽情地享受中国经济高速、稳定、持续的增长中成果,那么这张图给我的直观,他们刚才也讲了好多,我很同意刚才祁斌讲的就是说,该做教育要做教育、要提醒,我们一直在重复过去的故事,往往是好了伤疤忘了疼,那么股市的问题是个,到一定的时候就是搏傻,谁也不愿意也不相信我会是最后一棒,接力棒的最后一棒。所以往往这时候我认为稍微自己,感觉自己智商低一点,可能表现为信息不灵,表现为许多不畅,所以稳定点投资为好,现在这股市状况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

  主持人:其实刚才很多人都提到了投资者教育这几个字,在我们做这期节目之前,我们做了一个大量的调查工作,包括向社会各界发放调查问卷,我们收到的上千份的问题卷当中很多的问题相当的集中,我们归纳了一下在以下的几个方面,是需要大家共同来对待,共同来思考的。我们来看看今天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热点问题。

  (大屏幕)

  主持人:这是我们提炼出来的一个思考,就是很多人觉得,有那么多专业的人在打理着基金,就像刚才我们在现场听到过的,所以我们是可以闭着眼睛买的,基金是可以闭着眼睛来买的东西吗?

  焦炎:我们其实希望客户还是慢慢地把自己的眼睛睁开,现在绝大部分客户确实是闭着眼睛。

  主持人:那他可以闭着眼睛吗?

  焦炎:初期的时候想让睁这是一个非常痛苦,非常艰难的一个过程。

  主持人:有多少人到银行去买基金?来,请举手。你看,在我们的这个投资者的方阵当中,我看有80%的比例是到银行去买的基金。

  李薇:其实我就是刚才就像这位先生说的,我就是当时银行有一个好朋友,他是银行的行长,他就给我打电话,他就跟我说,说我们这儿要发放基金,就跟我讲非常非常好,他说如果你要是钱,要是没有用的话你就投到这儿,有很高的,没有什么风险,他是这么跟我说的。

  主持人:这话听着耳熟,我也听过。

  李薇:是吧,可能就是这样的影响吧,有可能一传十十传百。但是我感觉确实是我个人认为大概有80%的基民都是闭着眼睛去买基金。

  主持人:就你在下定决心的那一刻,其实你对收益和风险就完全是听凭别人的意见,自己没有。

  李薇:对,因为我相信我那银行的行长。因为他做了那么多年的金融工作,再有一个他就给我说白了,给我指一条挣钱的道。

  主持人:绝密消息。

  李薇:对,绝密消息。而且他跟我说这个消息不是说随便传的。

  主持人:不是随便传的。

  李薇:是。

  主持人:所以你觉得我不买都对不起他。

  李薇:我就觉得这么好的一个事情,我干吗不去呢,所以就感觉基金发行。从这一块来讲确实是动了一些脑筋。

  主持人:谁动的脑筋,来,举手,谁动的脑筋?

  徐刚:我来说说。

  主持人:徐先生是您动的脑筋?

  徐刚:没有,没有,投资者教育的核心是一、你不是被裹挟着进去买基金的,二 、你知道基金是个什么东西,是风险、收益均衡的东西。第三、你买的不是一个假的基金,我相信在这种前提下,那么你在选择的时候,不要听信那些误导性的。说买这个基金一定能挣钱,甚至现在甚至进入了一个,买这个基金一定能挣20%,一定要去买这些新发的基金。那为什么老基金就不能买呢,实际上买基金跟买股票一样,如果你不是一个很专业的投资者,你就真的去在所有的,正规的投资基金里边,你闭着眼睛挑一个。

  符超群:我觉得现在的中国老百姓,没有办法,只有闭着眼睛去买,因为很多人都不了解基金。

  主持人:有多少人同意他的观点?

  符超群:看到周边的人赚了钱而去买基金,为什么很多老百姓去银行买基金,很多银行是用了银行的信用,老百姓对银行的信任而去买基金,并不是说他们能做什么专业的辅导,我觉得这个东西我看不到。

  夏斌:我想趁这个机会说一句,因为我相信在座投资者都清楚,就是说广大的观众、电视外的观众,你们知道银行在销售基金中间他们也有利,这点知道吗?

  主持人:有好几个人在摇头,也不知道。

  夏斌:银行推销基金,我把这个事,银行推销基金他们也有一点点小费用。

  主持人:记住,别太伤心,只是一点点小费用。

  夏斌:另外刚才说。

  观众:不是一点。

  主持人:有一个投资者突然间说。

  观众:托管费是0.25%,据我一个朋友讲他是搞基金的,大概是认购费、申购费也好1.2、1.5,原来基金公司跟银行有一个比例,收,就是分。大概最近据说最近,据说是美国的基金公司要认购费、申购费可能是4%左右,更高了。所以银行就提出来了把1.2、1.5,大概都跑他的口袋里去了,这个没关系,你有高的费用,你必须得有高的服务质量,咱们恰恰缺乏这一点,我代表好些个基民就谈这个问题,我早就想说了,可惜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没有到,偏偏是招商银行到了。招商银行到了也好,说实在的,我对招商银行的服务跟四大银行来比,我认为招商银行还是很好很好的,有人性、人性化,但是这四大银行可能是,就是家大业大,大锅饭吃的太长了,无所谓。大爷的买卖爱来不来,不来我照常拿工资、照常拿奖金。

  夏斌:应该这么说,银行几乎没有什么风险,他拿手续费、代销费,因为你是讨论闭着眼睛买,还是睁着眼睛买。

  主持人:对。

  夏斌:这个事也很复杂,我碰到一个事情,某一次到银行柜台,不是买基金、买股票,是另外有一个事,那个客户经理是很忙,我也不点名哪家银行,很忙。围着投资人介绍这个介绍那个,完了之后他也了解我,出来送我上车的时候,他悄悄告诉我你说买哪个基金好。这个是大家最普遍的一个心态,也很普遍,但是他自己在推销,我说要好的话,你说那个你买你那个不就完了吗。

  主持人:所以他也半闭着眼睛。

  夏斌:你买你那个就完了,你还来回问这个问那个。

  焦炎:刚才夏老师那个观点,最后的部分我冒昧地不太同意,银行卖这个基金产品同样他也是有风险的,客户如果赔钱,如果他在第一时间点,他没有经过一个正确的投资理念,去疏导他。市场那种风险他会认为是因为被一种误导,那么这个客户可能因为一件销售的事件,他就会永远远离银行。所以这个风险是非常非常大的,我觉得确实,整个在基金业里,那么相关的主体都应该承担起,这种投资者教育的这种职能,那么在这里银行确实起到作用,应该是非常非常大的,那么我需要一个学习,我们需要这样一个过程。

  主持人:就我们投资人的方阵,我再做一个调查,你们认为最应该承担起对我们投资人相应的教育工作的,应该是哪个方阵的人?

  符超群:我的感觉应该是渠道。

  主持人:渠道。

  符超群:直接接触基金投资人的。

  姜英秋:现状是这种,靠其他人对你进行教育往往是不够,恐怕更重要的就是这个自我教育,因为最终出钱的是持有人花钱,对不对,你来花钱买基金,你指望别人把什么事情都给你讲清楚,也不大现实。

  祁斌:几位投资者,包括一些基金的,刚才投资者提到银行销售渠道,其实有些销售渠道,本身都需要被教育。但是这个同时,我想我们也鼓励投资者本身,更多地去了解基金,更多地去了解资本市场,因为正是通过更多的投资者,去了解资本市场、去选择基金,才实现了对基金的一种选择,也就是间接地参与到中国经济,帮助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所以我觉得大家的参与,既是对自己负责任,也是对中国经济负责任。

  主持人:接下来可能各个方阵的人,都会给出我们一些具体的建议,基金是不是可以闭着眼睛买的,如果你不让他着眼睛买,他究竟该怎么来买。

  赵学军:这里我想说一个非常简单的一个方式,就是说基金当中有风险高的、有风险低的,低的比方说有债券的基金,高的有股票的基金。那么当大家去选择这个,你能承受风险大小的时候,那么其实你还可以再,如果想做的更好,那么你就再研究,股票类的基金里头还有不同的,然后还有不同公司管理的,所以大家买基金的时候不仅仅买的是基金,还应当关注。给你创造这个基金收益的,这个管理人的能力。

  田劲:其实每天我都可以接到很多的电话或者是短信,问我今天我应该买哪个基金,哪个基金是最好的。

  主持人:对,我们想睁开眼睛,我们不想老闭着眼睛去买基金。

  田劲:对,所以我们是鼓励投资人以基金的星级评级作为起点,然后根据你自己个人的投资目的和偏好选择合适的投资风格和投资策略的基金,来作为自己投资组合的一部分。

  主持人:我们来自监督部门的各位有什么话要说,可以帮助我们睁开眼睛。

  夏斌:一个就刚刚他们几位说的,第一、看第三者公正的评价,哪个基金好,哪个基金坏。收益、风险也可以关注。某个基金的基金经理人是谁,看他的过去业绩,他往哪里了,可能这个人本事比较大,当然也不绝对,也不绝对,无非这都是市场提示吧。

  主持人:在国外有没有什么样好的办法?

  柯立思:事实上我和我的同事因为在海外,我的客户是机构投资者是银行退休准备基金,非常有钱的人,所以我或者我的同事去跟他们见面,他们到中国来,陪我们一起去拜访我们投资的公司,他们投资基金以后每个月我送他们一个报告书,我投资的所有股票都写清楚,所以用这样的交流,所以他们每个月他们知道,现在政策怎么样,我投资什么股票。

  主持人:这个是一个非常好的可以借鉴的办法。

  徐刚:实际上今天我们的投资人队伍,对于他们来讲选择某一个基金是否选择正确,都是一个很难判断的一个问题,所以把这么复杂的一个问题,交予每一个个人投资者,让他们去选择、去判断,我认为实际上是强为所难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那么我觉得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简单的你把所有的基金列出来,然后随机选一个,如果你认为这种方式太过原始的话,那么可以再稍微增加一点难度,那就是你去看,哪家基金公司对你的服务最好,你买的是一种服务,你买的实际上不是基金。

  观众:主持人,我可以发表点我怎么买基金的。

  主持人:好,来,那我们就请我们这位老先生来说一说,他是怎么买基金的。

  观众:我是个退休公务员,今年73岁,我就是想一辈子的积蓄起码不贬值,这是最初的要求。另外一个的话我就是总想让我的脑子活动一下,刚才诸位说的都对,对我来说可能我能似懂非懂,但是对尤其是新要介入基金的人,那真是天书了。怎么办呢,我现在就找了一个窍门,一个是看每天的报纸,他都有一个净价,这个不行,必须得看它的历史的业绩,刚才这位先生也说了,历史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将来,所以这个的话就有点撞大运似的。不过我觉得我十回,我九回认为我买的都是不错的。

  主持人:所以他说是闭着眼睛挑,您是睁着眼睛挑。

  观众:我也可以给你介绍介绍我买的是什么。

  主持人:好,那咱们现在就不介绍了,这一播出去给他们做广告了,好吧,节目之后您单独告诉我,因为我也想买。我们下面再来看一看我们调查问卷收回来之后,所有人关心的第二个问题究竟是什么,来,我们看一下。

  (大屏幕)

  主持人:基金正在推动股市快速地爬高,投资人赞同这个观点吗?

  云驰:我还是比较赞同的。

  主持人:比较赞同的。

  云驰:尤其是新基金,因为新基金它按合同规定,它有一个建仓期,它在这个时间之内,它必须要完成建仓这个动作,它要建仓它就要买股票,买了股票必然就推高股指,是这样的。

  主持人:其他人呢?

  赵学军:在一定程度上,我想我赞同这样一个看法,那么我们想说的是股市的快速爬升,它还来自于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说一方面资金在对股票有需求,如果我们的这个市场能够更开放,人们希望投资,如果有更多的上市公司能够上市,给大家更多的投资渠道,于是,那么这个资金就不一定会把股市推高。

  主持人:来自我们渠道的代表怎么来看这句话,是认同还是反对?

  徐刚:这个可能缺乏有效证据,但是你一说也好像是那么回事。

  主持人:又有道理又找不到证据。

  徐刚:因为我比较担心的一种情况就是,似乎是在这个问题里头出现了,好像是流动性钱多了,推动了中国股市的上涨。那么从而把中国股市引向一种泡沫状态,因为实际上泡沫啊,应该不是说从现在开始谈了,应该几个月前就开始谈了,某种程度上中国股市从2006年一直上涨到现在,两个核心的因素,一个是股权分置改革,推动了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性的变迁。第二个是2006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带动了中国上市公司超预期的增长,这两个因素应该是吸引了全球的资金,不仅是中国境内的资金,包括柯先生的资金也都来到了中国。我相信是好股票、好公司吸引了更多的资金,而不是资金推动了股票上涨。

  符超群:中国的股市肯定有一天会做调整,这只是迟早而已的,如果一旦调整以后,出现多杀多的这种状况出现以后,基金公司面临着赎回潮的时候,怎么控制风险,怎么保证基金投资者的一个利益,这个我想了解一下。

  陈礼华:就是货币市场,就关在银行体系的这个钱和资本市场它是截然隔离的,那么现在呢,银行体系有三十六万亿资产,但资本市场呢,十九万亿。大概可流通的,市场的话大概四五个亿,可流通的股票市值大概四五个亿,也就是说太多的钱,追逐太少的筹码。那么这个时候对我们发展资本市场,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一个,就是说要尽量地在资金扩用的同时,要保持股市的扩用,这是对监管者的调控艺术提出一个很大的一个要求。那么第二个一定要积极地发展市场,多层次的市场、多工具的市场,那么就中国资本市场,目前的现状来说,坦率地说我们和投资人担忧其实是一样的,也迫切地希望两点,一个一定要尽快地扩大资本市场的规模,包括更多的优质的企业,在A股上市。那么第二个提供多种多样的避险工具,包括股指期货和其他的延伸工具,来给专业的机构做专业的对冲,这样给投资人的收益,提供更好的保护。

  夏斌:我是说当前的中国股市,是个结构性的繁荣。格林斯潘说非理性繁荣,我们也不完全是非理性,是个结构性繁荣。刚才我也注意到徐刚讲的那几点,一个确实我们我在外边讲简单的话,某些因素是中国股市该涨了,就是说股权分置问题,股市应该有涨的理由。但是根据我自己的感受、经验,自己不炒,但是在边上以及曾经管过这个来看,这么个涨法似乎就又在重复过去的故事。我刚从深圳回来,我的原来一些。

  主持人:看到什么样的现象?

  夏斌:交易所的一些部下,他说我们非常理智,买股票从来不会说简单看报表 ,看风险,不,他因为自己股市上十年多了,他必须到那个公司去看。但是他说这样的状况现在看股市,他都有点控制不住了。不买也可能又错过机会,博傻的时候,第一要加强教育,自始至终加强教育。不是因为现在股市涨得比较高了,大家都有点心里都不坦然了、不踏实了。要加强教育,就是股市平稳时也要加强教育,真正到这个时候加强教育,可能力度小多了、没有用,理性的人都要进、没有用。所以在这样一种状况之下,我们也简单地不要行政干预。我始终说不要行政干预,政府尽可能让市场规律走,但是作为宏观经济来说。第一、当前的货币多不多,中央银行的调控到位了没有,这需要研究,货币供应量多不多。

  第二、刚才讲了日本的教训,正是因为我们吸取了日本的教训,所以我们中国人民币,资本价的开放绝对要小心,QFII 绝对不能增长过快,这是我个人意见。

  柯立思:现在外国人投资这个市场是很小很小,我们QFII不到百分之一,所以这是跟日本不一样。这个时候外国人投资日本可能是20%、30%,所以现在钱都是中国人的钱,不是我们外国人的钱,我想最类似的时候是日本跟台湾在1987年到1990年这个时候是很,因为我在东京,所以我每天上班证券公司的大厅充满,都是人。所以有一点类似,你讨论QFII,但是我还没有讨论QDII,现在我们讨论的基金,都是国内的基金。

  主持人:是,我们的现在钱也出去了。

  柯立思:对,这是放松。让中国人买基金投资海外的股票,这是一个方法,避免泡沫的一个问题。

  夏斌:对,QDII也发展,第三就是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确确实实要加强监管,一般意义上讲。

  主持人:这是给祁先生有一些压力了。

  祁斌: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非常活跃,也非常繁荣,那么监管机构的任务其实是更加重了。刚才夏老师也讲到一些有可能的一些违规现象,现在从中国证监会角度来说,跟基金相关的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监管,比如从销售的环节,就要更多地对销售人员,销售机构进行督促,必须对你的客户有足够的了解,你必须真、全面,正确地、准确地披露有关销售产品的信息。那么从对基金公司监管来说,要监管他们的更多地监管他的投资和交易行为,使他们能够规范地运作不能够有一些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那么同时我还提到刚才我们要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那么在这个层次之上,其实证监会还要更快地推动中国资本的改革和发展,使得给中国的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更好的投资工具,让他能够参与到中国经济的成长中去。

  主持人:我们继续再来关注大家的另外一个思考,来,一块看一看。

  (大屏幕)

  主持人:很多人笑了,大概想到了六年前,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开始问基金还会出现黑幕吗,投资人有担心。

  李薇:我们是有担心的,确实是有担心的。

  主持人:担心的原因是什么呢?

  李薇:担心的原因因为,怎么说呢,咱们很多事情都不太规范,就这一点,我们就有担心。

  主持人:比如说你讲到一个。

  李薇:比如说我们担心政府监管部门是不是瞪大眼睛,去实实在在地办事,还有一个基金公司,他们是怎么来运作自己的工作,反正我们确实对这个黑幕有担心。

  主持人:反正您的担心的目光已经扫遍了我们各大阵营,也就是说每个阵营都必须得说一说了,她的担心有道理吗,还是说其实完全不必,所以我们其他的几大阵营,可以给她一个解释。

  徐刚:祁斌主任有一本书叫《伟大的博弈》,讲过去三百年华尔街的历史,实际上过去三百年华尔街的历史,就是一场违规与监管的斗争,那么是一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断地相互博弈,相互斗争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过程,所以才发展到现在美国这样发达的资本市场。那么我相信中国的资本市场,未来也不可能是平坦的和没有任何风险的,也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是我对我们的监管力量,对我们的社会传媒、对我们的投资者和我们的销售渠道都充满了信心。我们一定能够突破这重重障碍,获得一个更好的明天。

  主持人:这个美好的明天在你面前的时候,您好像还不动声色,还在等待。

  李薇:他说明天美好,这话听的就是有点太耳熟了。

  云驰:我们要的是今天。

  主持人:虽然他们买的是明天,但他们要的是今天,所以这个对于我们其他的几个环节考验都非常的大。

  赵学军:所以面对基金黑幕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基金公司,其实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无法逃避,那么回想当年基金黑幕。他指的是一件什么事我想大家首先在概念上,不能够混淆,当年的基金黑幕指的是基金公司进行交叉交易,比方说有一个基金在买,同时又另外一个基金,在卖这支股票它还指的是可能基金公司会有行为,来操纵这个股价,作为基金公司来讲,应当说你接受的你最大的责任,是建立投资人对你的信任。所以必须要管好自己的所有的这些行为,那么今天基金公司正在进一步的加紧,比如说我们内部建立稽核监察部,比方说在整个的投资和交易的环节,所有的电话是录音的,比方说在所有的投资上,你必须有报告制度,那么基金经理买股票的时候,他是自己不能买要由集中的交易室来执行。我们会选择那些,我们认为道德品行更好一点,自我成长起来,我们不会去选那些我们叫野庄、野路子那些人,虽然他有本事来管基金,我们会选大家认为他整个走的路径是让人可信的这类人。来做分析师、来做基金经理,尽管如此是不是能够百分百地来防范这个黑幕,我觉得也不能够完全,所以有黑幕其实跟人的动机有关。从监管的角度,那么要改善基金经理,这些投资人的动机,我觉得还有一个路径,就是要疏浚就像大禹治水一样,你不能只是围堵、要疏浚这个水。比方说,如果能够允许基金经理,用他的奖金、用他的工资去买他自己管理的基金。那么他的动机就和投资人的动机一致,所以改善整个的基金动机行为,那么将改善,避免黑幕的出现。

  柯立思:我公司用的方法是我们的人才都是股东,所以我的公司是远东控制的,所以这个这个听电话的人,也是股东。但是问题是国内的基金管理公司,不能用这样的方法,因为他们都是国营企业,所以可能以后这是一个可以发展的一个趋势。

  姜英秋:我倒是赞同给基金经理发高工资,就是说按经济学规律来讲,只有当正面的激励,大于负面的利诱的时候,这个人和这家公司才能走正路。坦率地说六年前那起事件,当时的处理差不多就是不了了之,至少对公众来说就是如此,那这样的话他不足以震慑,就是一方面你是讲,另一方面你要罚才行。

  祁斌:可能在中国没有任何另外一个行业像基金这样,从2000年到现在能够体会到两件事情,第一就是说如果你是违规运作的话,对你行业发展的打击有多么的沉重。那么如果说你是规范运作的话,对你行业的中长期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有多么的好处,我想基金从业人员应该是体会最深的,那么就是我们想象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应该是什么呢?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就是,它至少有两个比较大的标志,一个标志就是说在这个市场中它的绝大部分的从业人员,他是非常规范的,他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具有非常高的良好的职业道德,那么另外一个标志就是说,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上市场的主流投资理念,应该是以上市公司的,技术上的研究为主,而不是去听风、去打听内部消息,去投机等等。我相信随着监管部门和市场的共同努力,中国的资本市场应该是以较快的速度,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这是我们期望。

  李薇:我们感觉今后在,无论是做基民也好还是做股民也好,一定要根据各位专家的教导,一定要好好学习 深入学习,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单单去想、去怎么挣钱,而且一定要想到它是有风险的,在这个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肯定会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虽然说六年前那个问题可能是个问题,但是会不会有什么新的问题在发现。咱们国家的法律法规,是不是能够及时的跟上。

  主持人:所以投资人最大的期待的目光,还是落在了我们监管部门的身上。

  夏斌:那我们做个简单的对比,因为历史跨度非常大,可能就不是特别的合适,但是也能说明一定问题例如在美国的市场,它是1800年成立的费城交易所。就标志它的资本市场的开启,它1934年才成立的美国证监会,也就是说在134年中,都没有监管机构。那么中国市场,如果我们从1990年、1991年,交易所设立开始的话,1992年政府就设立了证监会对资本市场进行统一的监管,所以我想随后就出现了《公司法》、《证券法》然后《基金法》。另外政府2004年推动了国九条,就是推动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九条意见,也是从国家的角度,把资本市场当成一个国家战略来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是希望资本市场能够成为中国经济有效资源配置的场所,也能够帮助中国的老百姓,能够更多地参与中国经济的成长。

  主持人:在我们今天节目结束之前,我特别想听一听大家对未来,基金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展望。

  符超群:作为普通的投资人来说,希望基金的投资是长期的稳定的一个收益。

  柯立思:我相信只要投资者做到三步,走中国的基金市场的将来,是无限光明的。第一、不听信谣言,第二、不用你的退休金投资股票。第三是不借钱投资基金。

  主持人:好,谢谢你。还有哪位,来。

  田劲:刚才一直在讲,我们很多时候都是投资人在闭着眼睛投基金,那么我想到哪一天我们投资人意识到了,是由自己的投资行为可以影响到基金公司他的管理水平和他对投资的一个策略的一个掌握,如果到了那一天的时候,我想我们基金的产业一定会有更好的前景。

  夏斌:当股市好的时候,自己尽可能地悄悄准备撤,当股市不好的时候自己内心要顶得住,偷偷地进。谢谢大家。

  赵学军:我想说的是作为投资人,大家所要提高的其实是你对基金的了解和对自我的了解。

  姜英秋:专家和权威都把中远期的目标已经给定来了,我说一个近期目标就什么时候能够睁大眼睛,明明白白去选基金,那就相当不错了。

  主持人:来。

  焦炎:最后给广大投资人一个建议,用正确的投资理念,购买基金、选择基金,实现自己的财富健康,财富自由和财富安全。

  陈礼华:我想用两句诗来表达我对基金业未来美好的展望,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主持人:来,祁主任。

  祁斌:国务院党中央在过去几年中,都提出来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为主的这么一个金融体系,大力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因为从世界各国经验来表明的话,强大的资本市场是一个国家经济实现结构调整,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中国现在面临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自主创新、经济体系的建设。包括养老体系的建设都是有赖于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的出现和发展。所以我们希望基金行业能够健康的发展,能够与中国资本市场共同成长,能够真正做到基业常青,这样也能够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为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它应有的贡献,谢谢。

  主持人:今天在我们《对话》的现场,我们非常高兴地请到了这么多五大阵营的各方代表和我们共同来关注基金热,也许电视机前的您是在不经意之间才发现,基金已经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它也在我们的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当中扮演着越来越多的角色。可能您也曾经希望,自己在基金市场上的投资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收益。但是我想今天我们在《对话》现场,面对基金热收获的这些冷思考,能够成为你最大的一笔收益。因为毕竟在基金燃烧的今天,谁都希望我们各方努力,烹饪出的是香喷喷的蛋糕,而不是烤焦的馒头。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天的思考当中冷静对待,好,谢谢各位收看我们今天的《对话》,谢谢各位的光临,再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