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生态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15:27 内蒙古晨报

  内蒙古晨报报道(首席记者 唐捷)这里的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内蒙古本来就是人类天然的绿色牧场……

  尽管内蒙古位于京津北部的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阴山北麓和位于华北西部分布在阿拉善、巴彦淖尔、鄂尔多斯三地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漠也因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京、津、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但是,内蒙古的生态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有人认为,内蒙古地处北疆,横跨“三北”,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我国北部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和建设好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不仅对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边境地区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保护首都北京的环境,维护内地生态环境安全都具有重要影响。

  1992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问题,充分说明了内蒙古在全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总格局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之后,内蒙古开始实施七大生态

建设工程,全民为生态建设“添砖加瓦”,尤其是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据统计,自1981年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以来,内蒙古累计义务植树11.3亿余株,预计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全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9%。经过不懈的努力,使西部地区阿拉善的额济纳河流域、贺兰山、孪井滩三片沙漠绿洲得到合理保护和利用,中西部地区黄河中上游流域和阴山农牧交错带水土流失及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控制,中东部地区锡林郭勒草原浑善达克沙地、西辽河流域科尔沁沙地初步恢复草原景观,东部地区松花江流域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特殊生态功能区、生态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区得到恢复建设,由此构成中国北方东西2400公里长的绿色生态防线。

  如今,沙草产业成为内蒙古独具特色的产业链条之一,沙柳等过去用来烧火的灌木草通过多种方式转化,成为身价不菲的板材等高端产品,曾经“哭穷”的农民终于看到了产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沙产业实现了企业增效、生态增绿、农牧民增收的“三效合一”。我区的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产值达到180亿元,内蒙古人正在为打造“绿色银行”而努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