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劫杀案疑凶邓大新 误入传销使他恩将仇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1:21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晨报讯羊城晚报消息肇庆特大入室抢劫杀人案令人惊愕,犯罪嫌疑人之一的邓大新恩将仇报,杀害曾帮助他的张某一家六口。记者昨日在邓大新曾借读的肇庆鼎湖中学采访时发现,他在老师眼中,却曾是个很不错的学生。

  校长:没想到杀人者会是他

  “昨天我听说端州区发生特大入室抢劫杀人案,十分惊愕。一家老小6口,连4岁孩子都不放过,凶手多么残暴!”肇庆鼎湖中学黄校长很痛心,可后来的信息让他更为惊诧,“没想到,犯罪嫌疑人就是邓大新,真是难以置信!”

  报纸上公布了照片。记者指着照片给鼎湖中学许多老师看,他们确认,嫌疑人就是去年突然退学的邓大新!

  最让老师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邓大新杀害的不是别人,正是曾帮助他的张某的家人。黄校长说,邓大新是初一下学期插班就读的——该校有位香港名誉校长,邓在香港的亲人通过这位名誉校长介绍邓来读书。受害人张某也是这位名誉校长的亲人,邓大新被托付给张某关照。

  老师:他不违纪很乖很勤奋

  在很多老师眼中,邓大新曾是个很不错的学生。班主任欧炳友老师说,邓初一下学期插班就读时,就不像个初中生,年龄比同班同学大好几岁,个子也明显高一些。但这个有点内向的孩子很听话,从不违反纪律,不旷课不迟到。也因个子大力气大,还常帮助同学,在同学中有些威信。初二下学期,通过学生投票,他还当上了副班长!

  邓大新学习成绩一般。欧老师说,班级60多个学生,他常常在50名左右。不过他很勤奋。教初二英语的苏勤老师说,“大个子”有段时间曾找一位老师补习英语。后来不见长进,就放弃了。

  由于是半道插班,老师们只知道他是英德人,并不了解他父母的情况。或许是年龄偏大,成绩也不好,邓大新有思想压力。去年9月,初三刚开学没几个星期,他突然不来上课了。班主任欧老师反复打他的手机,都不通。

  后来,欧老师得到消息,邓去了北京挣钱,不回来读书了。又过了两三个月,张某过来,把邓丢在宿舍的行李搬到花场去了。

  反思:青少年教育社会有责

  黄校长说,一个好好的孩子走上社会后,咋就变成了杀人狂魔?看到警方公布信息说邓参与了传销,他才渐渐理解。社会复杂,近年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应引起社会关注。

  黄校长说,青少年教育,职责不能只在学校,应营造社会氛围,因为学生总要走向社会!家长也是重要一环。

  黄校长和几位老师分析,和逼真的网络游戏或许有一定关系。游戏规则打打杀杀,只讲结果,不讲道德和手段。许多孩子沉迷其中,单纯的思想逐渐被污染。

  黄校长说,准备在学校召开大会,将邓大新的事例作为反面教材,教育学生、引以为戒。

  邓大新:7个月前误入传销

  7个月前,还是鼎湖中学初三学生的邓大新,接到了同村老友邓宗命打来的电话,叫他不要傻念书了,不如来辽宁找他一起做海鲜生意,好赚得很。

  怀揣着发财梦,邓大新没跟学校讲,没跟家里打招呼,就在2006年10月只身前往辽宁投奔邓宗命。等到了他才发现自己上当了:老友不是叫自己来一起发财的,而是用自己来发财的——成为邓宗命的传销下线。

  邓宗命陷入的是一个30多人的传销团伙。千里迢迢从南国被骗到东北的邓大新,到这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一是人生地不熟,二是什么也没捞到就回广东,觉得没脸。于是,他横下一条心,决定硬着头皮做做看——万一能发财呢?

  打着做海鲜生意的幌子,邓大新向家里要了3900元钱,购买了传销组织的“保健品”,陷了进去。3个月过去了,“保健品”没拿到,下线也拉不来,邓大新知道自己赚不到钱了。

  为了把被骗的钱赚回来,2007年1月,邓大新来到北京打工。由于没什么文化,找不到好工作,邓大新在北京的收入十分微薄:“我先被骗,打工又赚不到钱,思想一下转不了弯,只想能快点搞到钱。我太缺钱了,想赚快钱,就想到了向熟人下手。”

  他想到了自己在肇庆的恩人张某。

  分析:涉世未深易滋生“暴富梦想”

  据警方初步调查,其作案动机与他去年误入非法传销集团有莫大关系。记者从近年破获的非法传销案件中发现,如今越来越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甚至青少年成为了传销集团重点发展的对象,不仅影响了他们个人的发展,还严重威胁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会被传销集团控制?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家、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古南永副教授认为,一些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承受着就业、生存等巨大压力。由于他们面对的社会支持比较少,很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煽动,滋生了“暴富的梦想”。而且非法传销集团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有的还“以情动人”,青少年涉世未深,对是非黑白的分辨能力有限,容易被非法传销集团控制。

  ·夏杨 李浩初 唐景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