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出效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2:26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记者 王方遒

  改制平稳顺利,变革波澜不惊。

  从2005年被浙江民企新湖控股集团以大股东身份控股,实现资产重组,到今天彻底退出国有身份,实现股份制改制———发生在哈尔滨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这一切变革都那样平静、平稳。

  以人为本的治企之道,让员工在民企哈高科找到了失落的归属感

  尽管浙江新湖当年入主哈高科时曾一度搅热了国内资本市场,关注这一事件的股民甚至将这一变迁称为“易主风暴”。但在哈高科内部,没有人员、机构调整的振荡,更没有工薪待遇变动的“地震”,一切都在悄然进行。哈高科员工的记忆中,两年前新“东家”入主的过程尽可用“平静”二字概括。

  事实上,这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始终都激流涌动。新任董事长就任不到一周就决定投资4000万元,启动大豆深加工三期工程、年新增利润总额1055万元的气魄让员工们至今难忘。紧随其后,哈高科油脂公司盘活了巴彦县国企兴隆油厂作为原料生产基地,今年年产值可望达到1.6亿元;哈高科房地产公司在沉寂了多年之后,在哈市黄金地段投资3亿元建设中高档住宅“新湖明珠”,接下来又投资建设青岛工业园区……这一切让刚刚告别“国有”身份的员工们对前途充满了信心:新“东家”勇于任事,敢于干事,能干大事,哈高科大有希望。

  变化,远不止这些。大豆公司的工人渐渐感悟到,管理层对他们的说服劝导多了,处罚少了。油脂公司的工人则发现,上面对他们违规行为的处理不再“一刀切”了,对明知故犯的熟练工人处罚严厉,而对新进厂、尚未熟悉规章制度的新员工的无心之失,则以批评教育为主。公司的管理人员和经销人员不久又发现,公司在制定目标考核时,完不成任务不再以罚款作为惩罚了。

  “要想让员工全力以赴地为企业工作,不应单纯靠压力、靠绩效考核,而是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对于员工们的这些新发现,哈高科董事长黄卫峰如是说。

  这位曾任温州市副市长、国企高管、上海市金桥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副主任的哈高科掌门人,对企业管理有独到的见解:企业的目标固然是追求利益,而在这一过程中凝聚员工的力量、智慧才能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上下同欲者胜,是为上上策。两年间,哈高科员工的工资在增加,各种福利待遇在提高,所有员工每年都能得到一次公司安排的体检,已成惯例的春节加班也变成了所有职工都回家团聚……每一项举措,都彰显着“快乐、信任、宽容、分享”准则,彰显着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构建和谐的企业与员工关系的治企之道。

  企业善待职工,才有职工热爱企业。去年,在哈高科全员体检中,有两名员工被查出患了癌症。住院治疗期间,集团不仅保留他们的工资,还经常派人去探望。一名员工每次得知公司要来人探望时,都像迎接久别的亲人一样特意打扮一番,家属说“吃药都换不来这精神头”。

  在越来越多员工的心目中,哈高科就是自己的家,他们在这里找到归属感。而这种感觉,正是他们在改制前一度人心涣散的企业中所迷失的。

  广阔的发展空间,坚定了哈高科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今年年初,哈高科旗下一家公司迎来了“吃回头草”的“好马”。

  辛滨,改制前就是这家公司的总经理,业绩始终是哈市同行业中的佼佼者。旧体制下形成的复杂的人际关系束缚了他的手脚,使他在哈高科改制后的新体制下难有作为。为此,集团果断地免去其总经理职务,调回总部一部门任职。社会上的同行得知这一消息,纷纷以高薪请辛滨另谋高就,可他却坚持留在了哈高科。说起留下来的原因,辛滨告诉记者,集团对他采取的“无情管理、有情安置”让他感动,但最终把他留下的,还是管理层先进管理理念的“诱惑”。在总部期间,以往对别人发号施令的辛滨,在把工作方案送至主管领导审批时,常常被毫不留情地指出一个个漏洞。汗颜之余,他渐渐发现,与其说是哈高科需要他,不如说是他更需要哈高科。于是,他把在集团工作的机会当成了就读“MBA”。

  今年,集团决定派他回原公司再任总经理。此时的辛滨,已今非昔比:推却了一个个熟人的特殊要求,对所有客户一视同仁,强调“现金为王”、科学管理,充分发挥了自己做销售出身的特长,亲自跑市场抓销售,企业效益随之大增。

  刚30岁出头就当上集团人事部主管的吴尚清,对哈高科改制后的变化感触颇深。她说,现在的哈高科,给每个人都搭建了一个提升自己的平台,也时时鞭策你不进则退。如此氛围中,大家都在想实事、干实事,许多像她这样年轻的员工都在历练中成长起来了。她深信不疑:这里是干事业的地方。

  置身改制后的哈高科,员工们切身感受到了新型管理的人性化,更感受到了其先进性。在新高层手把手的引导下,他们学会许多在旧体制下闻所未闻的管理方式,掌握了许多过去所不掌握的生产经营手段。这使他们自豪,许多哈高科员工现在经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在哈高科干过,到别的企业一定能干好。

  越来越强烈的认同感中,哈高科上下同心,活力倍增。

  和谐共荣的企业发展环境,激发出员工们对哈高科的责任感

  “经营”人心,带来了人心凝聚。曾一度陷入困境的哈高科在嬗变中焕发了生机。几位员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约而同地将目前的工作状况称为“紧张并快乐着”。和谐的企业与员工关系带来的久违的归属感、强烈的认同感,激发出员工们前所未有的责任感。

  哈高科三大主业之一的房地产公司在沉寂了多年之后,凭借新湖集团在房地产方面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品牌建起的高档住宅“新湖明珠”,成为哈市“最畅销楼盘”之一。这对于此前一直充当“建筑公司”角色的这家开发企业来说,可称之为创举。今年“新湖明珠”还在旺销,如果不开发新项目,他们也可以“旱涝保收”。但公司上下又在马不停蹄地进行新一轮开发。他们说,这是我的责任。

  不久前,大豆公司在东北农大招聘大学生,招聘结束时已是当晚9时许。可参与招聘的一位公司副总却放心不下企业的生产,驱车从位于哈市东北端的农大赶回位于哈市西北部的公司。他说,这是我的责任。

  大豆公司的一名工人,发现另一车间的产品存在技术问题,主动写信给集团,提出对这一技术问题的看法并提出解决意见。他说,这是我的责任。

  和谐、健康、充满活力的企业氛围催生出哈高科员工强烈的责任感,它正化做上下同欲的不竭动力,推动着哈高科向前发展。

  改制两年来,集团旗下新增企业3家;2005年哈高科完成利润总额1052万元,实现净利润879万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100.74%和132.23%。2006年,哈高科完成利润总额2292万元,实现净利润2270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25.5%和169.15%。2007年预算和开局效果显示,2007年又是一个高增长年。

  正如黄卫峰当初入主哈高科时所言,把一个企业引领到一个活的机制下,他做到了。

  和谐出效益、和谐促发展。高技术、高凝聚、高效率、高效益的企业和谐发展观也正将哈高科推向新的发展高峰。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