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就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颁奖词获最热烈掌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2:56 红网-潇湘晨报

  昨天上午,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办公室。墙壁上的张贴画是如瀑布般的稻穗。办公室里客人很多,像是在稻浪中穿行。客人大都是特意来祝贺他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袁隆平兴致很高,给大家介绍:“这是与菲律宾总统的合影、那是与菲律宾农民的合影,与总统、农民都交朋友……”

  记者也夹在其中,聊天、合影。袁隆平算是“全开放”,把客人拉在巨幅杂交水稻画下合影,合影者个个感觉到了五谷丰登。袁隆平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袁院士的心情很好。”袁隆平补充:“这是美国科学界给的殊荣啊!”

  4月29日,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美国华盛顿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并出席世界数百名顶级科学家参加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年会。前天,袁隆平院士回到长沙。

  “获得多少荣誉?那我怎么搞得清!”

  有人给袁隆平统计过,他获得过世界上大部分的奖励。记者问他,到底有多少次荣誉?袁隆平反问:“那我怎么搞得清啊!我问谁呢?”他说完,就盯着记者狡黠地笑。显然,这是个低智商的提问。

  “很多荣誉、奖励,我根本没有去领取——但是有的荣誉是必须去的!”袁隆平说得很坚决。

  “西方国家主办或参与的话,只要我有时间,我都会去的,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个人,更重要的是国家与民族,我可以利用好这样的机会,多推介自己的国家。”

  正是由于袁隆平推动杂交水稻发展并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亚洲区提名组于前年底进行无记名投票,袁隆平获得绝大多票数。随即,亚洲区向美国科学院正式提名。2006年4月25日,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评选揭晓,世界著名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当选,成为我国农业科学界首位入选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2007年4月29日,袁隆平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先生在新当选院士就职典礼上介绍袁隆平院士的当选理由时说: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去年,数万网民强烈支持袁隆平获诺贝尔和平奖。袁隆平笑着对记者说:“谢谢网民好意啊,但那个奖我不奢望。”

  “我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中身体最好的”

  至于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后,具体会有哪些工作?袁隆平像个年轻人一样对记者说,“我当初也想知道这个院士要干些什么事?”他停顿一下,马上回答,“主要就是开会,一年在美国开一次会。没了。”说完,哈哈大笑。

  美国科学院有140多年的历史,每年在世界各国评选出在世界某个科学领域最杰出的代表、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为科学院外籍院士。本年度全世界有18位顶级科学家被评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袁隆平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纳米技术专家白春礼共同当选。美国科学院现在共有外籍院士300多人。

  袁隆平还对记者说:“在颁奖后,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特意走到了我身旁,告诉我,他念完我的颁奖词后,得到的掌声是最长、最热烈的。”

  “在美国您是最年轻的外籍院士吧?”记者看着今年已是77岁、身体依旧健康的袁隆平,忍不住提这个问题。

  袁隆平说:“美国科学院院士白发人很多啊,我决不是最年轻的!但你们要说我是身体最好的,我可以承认,也愿意跟他们任何院士比试。”

  袁隆平身旁的工作人员插话:“体检时,袁院士的血比年轻人的还要清澈。”

  “请你们吃水稻新品种”

  袁隆平从美国归来,许多朋友登门祝贺。只要来了客人,袁隆平就会对客人说:“请你们吃饭,吃最新出来的水稻新品种。”

  昨天上午,袁隆平又要请客人吃“最新的品种”。他马上强调:“吃这个品种,要按照我的要求兑水煮饭哦,米与水的比例一定要一比一。不这样的话,不好吃就不怪我了。”袁隆平说这话时,伸出左右手,做了一个一比一姿势。众人都笑。

  在袁隆平的办公室里,他指着与一位菲律宾农民的合影说道:“以前农民水稻亩产只有200多公斤,我们的杂交稻、超级稻技术传到菲律宾后,亩产达到了700多公斤……不能让处在第三世界的农民兄弟没饭吃啊。”

  照片上的菲律宾农民紧挨着袁隆平,捧着沉甸甸的超级稻,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袁隆平给客人介绍照片时,也笑了,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 本报记者曾鹏辉 龙源 实习生黄静 长沙报道

  链接一

  从1982年开始,中国先后共有10人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们分别是:华罗庚、夏鼐、谈家桢、冯德培、贾兰坡、陈竺、袁隆平、白春礼、李爱珍、张启发。

  链接二   袁隆平在国际上获奖一览(请制表)

  时间 奖励名称 奖励等级 授奖部门

  1985.10 创造与发明奖章(杰出发明家) 金奖 世界

知识产权组织

  1987.11 科学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88.3 农学与营养奖 英国Rank基金会

  1993.4 拯救世界饥饿(研究)荣誉奖 美国Feinstein基金会

  1996.5 日经亚洲奖 日本经济新闻社

  1997.8 杂种优势利用杰出先驱科学家称号 作物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国际讨论会,

墨西哥

  1998.11 越光国际水稻奖 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事务局

  2001.8 拉蒙·麦格赛赛奖 菲律宾拉蒙·麦格赛赛基金会

  2004.5 沃尔夫奖 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

  2004.10 世界粮食奖 世界粮食奖基金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42,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