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赡养45位老人掏积蓄修路建校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4:08 重庆商报

  在贫困的山区,他率先走上了致富之路;自己吃饱了饭,他开始帮助穷困的乡亲;有了积蓄,他全部掏出来,修小学、建养老院、铺路架桥。15年来,他先后收养45位无依无靠的老人,为22位老人养老送终。受到赡养的老人们夸他是“孝子”,村民们称他是“圣人”,他却说,“我是党支部书记,为乡亲们做一点事,是我的本分。”他就是巫溪县乌龙乡大坡村党支部书记吴显才。

  贫困家庭幼儿免费入园

  乌龙乡的许多孩子都很感激吴显才。1989年,他聘请教师,办起了乌龙乡第一个幼儿园,来自贫困家庭的幼儿全部免费。中坪村的两所村小校舍破败不堪,吴显才又捐出1万元,带着乡亲们建起了新校舍。

  要让1700名乡亲富起来

  2004年11月,吴显才以一个外村人的身份当选大坡村党支部书记。

  大坡村是当时全乡工作难度最大的一个村。全村1716人,人均年收入不足1200元;老百姓盼了十年之久的村公路,一直没有动工;281户群众饮水困难,21户“吊散户”一直没有用上电;30户村民还住着危房……

  为改善村民的经济状况,吴显才带领村民大面积种植大豆、魔芋等经济作物。村民老陶习惯于种老品种玉米,吴显才就带着自己买的新品种玉米登门做工作。老陶不会做肥球,他就手把手地教。现在老陶家4亩地全种上了新品种,收入比以前大幅度提高。如今,大坡村的人均年收入一下提高了650元。他还雄心勃勃地计划,使全村人均纯收入在2010年达到3500元。

  “要想富,先修路,我们一定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把公路修通。”在吴显才的带领下,大坡村男女老少齐上阵,仅两个月时间就修出了5公里毛坯路。他与村民一起抬杆子、架电线,2004年除夕,没用上电的21户“吊散户”终于用上了电。

  记者 谭柯 实习生 金晓红 赵洋洲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