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重舆论监督惩治“黑色”腐败 忻州市安全生产从源头截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4:35 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本报讯(记者 班彦钦 通讯员 菅峻青)忻州市纪委、监委把打击私挖滥采、狠抓煤矿安全生产,作为构建和谐忻州的着力点,既亡羊补牢,对造成重大事故的责任人严查重处,又未雨绸缪,把防范的关口前移,高度重视事前监督,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为构建和谐忻州奠定了基础。

  忻州市煤炭资源丰富,所辖的14个县(市、区)就有11个县(市)产煤。丰富的煤炭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但从中发生的煤矿事故,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被称之为“黑色”腐败。忻州市委、市政府认识到,与其事故发生后处理干部,不如关口前移注重预防。

  今年1月24日到29日,市纪委、监委接到群众举报后,会同市直有关单位对静乐县杜家村镇的私挖滥采进行了突击检查,检查中发现,该镇辖区内私挖滥采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是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职尽责,疏于监管,甚至故意放纵。经研究决定,对静乐县杜家村镇私挖滥采违纪违法案件中的15名责任人员进行公开处理。其中,给予党纪处分11人,政纪处分6人,组织处理1人;给予撤职以上处分6人;处分处级干部1人、科级干部7人、一般党员干部6人。2月6日,市政府又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市数十家新闻媒体对静乐县杜家村镇私挖滥采给予公开曝光。2月12日,静乐县在杜家村镇召开严厉打击私挖滥采现场会,宣布杜家村镇副科以上干部全部免职,重新调整了该镇的领导班子。

  忻州市十分重视舆论的监督作用,除出台鼓励舆论监督的制度外,还对媒体曝光的案件迅速查处。今年春节前夕,山西晚报披露了原平市西山地区长梁沟镇、段家堡乡私挖滥采的消息后,市纪委、监委与原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联手行动,迅速出击。一是由该市公安局对非法采挖露天煤的矿主,够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法进行抓捕。截至2月13日,已确定对56名抓捕对象进行抓捕;二是对所有煤场的露天煤予以没收;三是为私挖滥采提供方便的贾庄加油站予以取缔;四是对严重渎职、失职的相关人员进行查处;五是让乡镇干部包村包片,节日不放假,死守山头,加大了对私挖滥采的预防力度。

  除此之外,市纪委、监委还对宁武、原平、五台3县市因私挖滥采引发的4起责任事故涉及的37名责任人员进行了严查重处,公开曝光。事前监督敲警钟,事后查处打板子的系列行动,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对私挖滥采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