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宾馆化”倾向堪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5:29 山西新闻网

  编辑部:

  记者在县市采访中发现,个别行政机关办公出现“宾馆化”倾向。除了硬件设施愈显豪华和阔气外,软件服务也有重形式而轻内容之虞。

  4月18日,记者欲找孝义市一局级单位。该市许多行政机关和政府都在同一栋大楼里办公,大楼有十几层高,外观很是气派,院内台阶直通二楼,两侧的引道可供小汽车直接到达二层大门。记者乘电梯到达所找楼层,一个个模样相似的办公室除了用阿拉伯数字标明的门牌号码外,没有任何其它的信息显示。连续敲错了三四个门,才打听到要找的办公室。此前,记者在其它县市采访时,也曾遭遇“门难认、人难找”尴尬,有的在一层大厅登记后,又在重点楼层进行二次登记;有的仅在一层设有楼层分布图,让识图知识甚少的办事群众一头雾水;有的楼道干净整洁,但除了能见到清洁工在拖地板、打扫卫生外,整个楼道里安静得冰冷呆板。有办事群众抱怨:我们百姓家都喜欢直进直出,到了这里紧张得头都大了,摸索半天也没找着人,哪里还敢提办事。也有工作人员议论:像宾馆似的,每个办公室门都关得紧紧的,就连我们之间交流沟通也不方便了。

  机关单位的办公硬件设施逐步现代化、舒适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的应有内容,但应当以方便群众、提高效率为前提。如果片面追求办公场所的洋化、美化、整齐化,俨然宾馆那样,甚至有意无意中给群众办事设置“技术壁垒”和心理隔膜,势必会与转变作风、提高效率的初衷南辕北辙―――办公的条件越好,群众办事的难度反倒越大。

  本报记者 李为民

  (编辑:闫芳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