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种西药下周起调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6:20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昨日记者从省物价局获悉,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出通知,决定调整260种西药的最高零售价格,其中70%的品种价格进行下调,降价金额约50亿元。新价格从5月15日起执行。

  据了解,此次药品价格调整涉及消化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抗寄生虫病、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麻醉用药物、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物、专科用药以及解毒药和诊断用药等十个系统的药物,涉及1200多个剂型规格。其中70%的价格进行了下调,平均降幅19%,最大降幅62%。比如:骨肽(注射剂,规格10mg:2ml)每支售价从现在的26.80元下调为12.0元/支,降幅达55%;昂丹司琼(片剂,规格4mg×10)每盒(瓶)现价为307元,降价后最高零售价为215元,降幅达30%;氯化钠(注射剂,规格50ml)现在售价为每瓶4.9元,降价后最高零售价为3.0元。

  与大多数药品价格下调相比,有18种药品却适当提高了价格,据悉主要是因为这些药品本身价格已很低,药厂不愿生产或者现在市场供应紧缺甚至断货,比如安乃近(片剂,规格500mg×100片),现在每瓶价格为7元,最高零售价上调为每瓶9.1元。除此之外,还有30%左右廉价药品维持原价。

  国家发改委还明确,自最高零售价格执行之日起,县及县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应以最小零售包装的实际采购价为基础,顺加不超过15%的加价率。

  针对每次药品降价后,市场就很难看见甚至根本找不到降价药的现象,省物价局表示,省物价局将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如发现降价后药品销量大减,物价部门将会同相关部门及时调查;对不严格执行最高零售价规定的,将依法予以查处。

  而针对一些降价药品在大医院用量减少的问题,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指出,80%的药品通过医生处方销售,解决这种现象要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目前列入中央政府定价目录药品共1500种左右,地方定价800多种,约占全部药品的20%。从2006年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分7批对列入中央政府定价范围内的药品重新核定了价格。其中,900余种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价格,70多种廉价药品调高了价格,300余种药品维持原价,约占25%。

  新华社本报记者姚长寿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