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效能建设]北海多项举措竭尽全力缓解民工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6:30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李蔚华

  伴随着东部产业转移,以及东盟抢滩北部湾,北海而今出现了一个紧迫问题:民工荒。前几年,北海以及广西的民工大都往广东跑,以至于现在许多新上马的企业一时找不到民工。当地“留守农民”虽然不少,却也因缺乏信息和培训等种种原因,而与上岗无缘,出现“一边没人干活,一边人没活干”的情况。为此,北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社保局)想方设法在企业与农民之间搭桥,竭尽全力缓解民工荒。

  建立劳动保障网

  “五一”前夕,自治区作风效能办调研组在北海调研,了解到北海市社保局投资30多万元,建立劳动保障网,将企业招工、培训机构招生等信息在网上免费发布。据了解,民工上岗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信息不灵通,二是难找培训点。而现在只要轻点鼠标,就知道哪里招工,哪里培训。工作人员还在网上即时解答群众咨询,为广大农民兄弟服务,成为免费的“专业民工中介”。

  北海市社保局张海涛局长介绍说,劳动保障网与全市乡镇、社区的劳动社保所形成网络,并通过劳动社保所将招工、培训信息张贴公布,还经常将招工、培训的单子发放到农民手中,甚至直接组织农民到企业去。当然,民工在获得信息、经过培训并上岗后,还有个重要问题:劳动社保。北海市社保局也通过网络来处理劳动社保事务。他们还为民工工伤保险案开辟了“绿色通道”:优先受理、调查、认定、赔偿,让民工无后顾之忧。另外,在办理医保时也向民工倾斜,强调为民工买医保。“现在,我们在网络上看到,劳动社保人数正在飙升,说明‘农民进城’方兴未艾。”张海涛说。

  大力扶持培训学校

  为了让民工及时培训,顺利上岗,北海市社保局经过考察,选择了市里10所公办及民办的职业院校,作为民工定点培训学校。按国家“每个农民工可以免费培训一次”的政策,让民工免费接受培训,并给予这些职业院校适当补贴。这一举措吸引了另外的职业院校,他们也开办培训班,希望得到“认定”。

  北海的培训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专业也多种多样,有电脑、电工、保健、针灸、理发、美容、茶艺、烹调、西式糕点等等。有的学校还开设了创业班,专门培养经济开发人才,人们戏称其为“老板班”。当然,“老板班”并非完全培养老板,主要还是培养民工,只不过对入学民工的素质要求更高,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自治区作风效能办调研组有关工作人员认为,北海市社保局抓培训学校,不仅使民工上岗流程更为畅通,也让人们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各行各业应注意在民工队伍中培养和发现人才。

  多次举办专场招聘会

  北海市社保局还投资100多万元建立了一个集招工、职介、培训于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今年1月~4月,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组织了14场“民工专场招聘会”,共发放了10万张免费培训券和免费职介券,民工只要拿到这两张券,从培训到上岗都无需缴纳费用。许多民工正是凭着这两张券,一路绿灯,找到了“城市饭碗”。在这14场专场招聘会之后,北海的民工荒基本得到了缓解。

  专场招聘会的频频举办,还“唤”回了一些在广东打工的北海民工,也引来不少北海邻近区域乃至广西各地农村的应聘者,甚至有湖南、四川等地的外省民工也闻风而至。一位从广东东莞回来不久的北海市郊民工许先生说:“我回到北海打工,双休日可以回家照顾妻小,料理渔船,何必跑到广东去,舍近求远?”当谈到东莞与北海两地的工资待遇时,他认为,目前北海的工资比东莞低一点,但看北海现在的发展势头,工资应该会逐渐提上来。而且,北海对民工的服务比较周到,相信会有更多出门在外的北海人回乡打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