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抗日根据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6:31 浙江日报

  据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苏中抗日根据地位于江苏省中部,包括扬州、泰州、南通等地区,东临黄海,南至长江,与苏北、淮北、淮南、皖江等华中抗日根据地相连。皖南事变前统称苏北。1941年3月,苏中区党政领导机构成立,苏中抗日根据地开始形成。

  1939年初,进入江南敌后的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贯彻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在阵地”的方针,在巩固苏南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同时,积极实行东进北上。11月,第一、第二支队领导机关合并,成立了以陈毅、粟裕为正、副指挥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同时,派部队组成新四军挺进纵队和苏皖支队渡江北上,执行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的任务。

  1940年7月,江南指挥部率所属部队北渡长江,挺进苏中。江南指挥部改称苏北指挥部,陈毅任指挥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指挥,下辖3个纵队9个团,共7000余人。随后,部队东进到泰兴、靖江、如皋一带,建立了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发生后,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其中,苏中部队编为新四军第一师,粟裕任师长,刘炎任政治委员。3月,苏北区党委改称苏中区党委,书记刘炎,副书记陈丕显。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改为苏中行政委员会,主任管文蔚。不久,苏中军区成立,粟裕兼军区司令员,刘炎兼政治委员,苏中抗日根据地形成。

  1944年一二月间,苏中根据地军民向日、伪军连续发动攻势,相继攻克大官庄等敌据点17处。3月初,新四军对敌驻兵和贮存物资的重镇车桥发起进攻,取得完全胜利,并歼灭日、伪援军一部,趁势解放淮安、宝应以东地区,使苏中与苏北、淮北、淮南各抗日根据地连结起来。

  1944年底,粟裕奉命率新四军一师主力南下苏浙皖边区,叶飞继任中共苏中区委书记、苏中军区司令员。4月,叶飞率部南下,陈丕显任中共苏中区委书记、苏中军区政治委员,管文蔚任军区司令员。抗战胜利时,苏中抗日根据地已发展到东到黄海,西临京杭大运河,北到兴化、东台一线,南至长江,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