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匠》为何受欢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6:31 浙江日报

  既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也没有缠绵悱恻的演绎,电视连续剧《大工匠》以宏大的视野和独特的视角,用小人物平常的生活和情感纠葛为主线,记录了一批技术工人的时代命运,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剧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心理活动刻画细腻,人性展示丰满真实,被誉为工人题材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部描写技术工人的电视剧为何受欢迎?关键的一条就是,创作者站在社会与历史的高度上,关注工人阶级的情感与命运,既展现了生活的广度,也挖掘出了历史的深度。正因为有了这种责任感,作品才充满了对苦难的同情,对贫弱的怜惜,对幸福的追求,充满了深深的人文关怀。如一曲长歌,让观众经历了一次宝贵的精神洗礼;似一首史诗,让人们收获了一份强烈的心灵震撼。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正是千千万万名普通工人,构成了社会的中坚力量,挺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大工匠》描写的是产业工人劳模的故事。主人公肖长功和杨本堂他们就像一棵棵小草,在适合他们的地方顽强地生长,尽着自己应尽的力量,他们所代表的产业工人正是社会的一个主流群体。也许没有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但他们总是以自己的生活方式,为着国家、民族和社会在默默奉献着。由此我们想到,关注和关心工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地位,需要用文艺的形式体现,更需要社会各界来共同努力。

  是谁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善良?是谁曾让我们的心灵怦然震动?又是谁让我们感到平凡而伟大?答案是:普通劳动者。他们用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对事业的无比忠贞,对工作的一丝不苟,辛勤地哺育着我们。《大工匠》关注的正是一群小人物,让我们为他们的真实和情感或悲或喜。当我们凝望荧屏上的身怀绝技、性格迥异的肖长功和杨本堂的普通身影,分明感受到了他们心灵的美好和生活的本真。

  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这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如果说在那个峥嵘岁月,“大工匠”是人们崇敬的偶像,今天,知识型工人则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显著象征。当我们聆听《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老歌,我们总是百倍震撼、敬意顿生!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当代意义上的工人的内涵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有知识有技术的工人更有力量。在先进的发展理念、先进文化和先进技术的武装下,工人不再只是出大力流大汗,而是需要练就一身本事,掌握一手绝活,这不仅是全面提升工人自身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工人提高自我生存能力的实际需要。在我国知识型工人队伍加快形成的今天,时代呼唤更多的技术精英,让我们从《大工匠》中得到更多的启迪,不断学习知识,不断锐意创新,精益求精掌握技术,争做一个合格的知识型工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