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中 要有“森林”理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7:03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森林有什么作用?制造更多的氧气,使空气清新,使人们健康,使城市美丽,“还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第四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今日将在蓉开幕,前来参加城市森林论坛的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IUFRO)官员,丹麦森林、景观和规划中心副主任谢尔·尼尔森及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白嘉雨昨日接受了记者采访。

  尼尔森:森林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欧洲,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尼尔森做过一些实验,把一些肥胖症患者、疗养院病人以及患有神经方面疾病的人带到森林里居住,有时散步,有时给森林里的小动物喂食,一段时间下来,各人的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正是因为森林带来的种种好处,丹麦人喜欢“逐绿而居”。“所以丹麦许多城市都称自己是‘绿城’,这不仅可以吸引人们到这里居住,也引得许多公司到此投资。谁不想推开窗就见到绿色呢?”

  其实,和芬兰、挪威几个邻居相比,丹麦的森林覆盖率并不高。“只占国土面积13%。”尼尔森说,在某些方面,丹麦和成都还颇为相似,比如双方的农业都非常发达。在很久以前,为了获取更多的土地,丹麦的农民们会伐掉树木或是烧林成地。不过,现在的丹麦早已立法,森林里的树一棵也不准砍。

  白嘉雨:城市化和绿化要和谐发展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白嘉雨来过成都好几次了,每次和人说起对成都的印象,他就滔滔不绝。“成都的绿化林水相依,给人很好的感觉。成都的文化底蕴很足,都江堰、金沙遗址、三星堆等,都体现出成都是古老文明发祥地之一……”对于城市化和绿化,他认为两者应该是和谐的,城市化进程中应当要有森林文化的理念引导。

  他说,以前个别地方由于指导思想、规划、管理等原因,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对生态环境、原生植被造成了破坏,更谈不上用生态景观学等先进的理论来指导规划建设。现在应当引导郊区和乡村在发展的同时保存特色,建成现代化、适宜人居的新城镇。

  本报记者 王冕 余文龙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