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圆梦工程:造福千秋万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7:04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经过十二年寒窗苦读,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喜悦的心情可想而知。但如果由于贫困没钱读书,那又是什么心情呢?2006年高考,当来自金堂县、由远房亲戚抚养长大的孤儿林超手捧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内心就充满了忧虑和苦涩。

  成都慈善会及时伸出援手,他有幸成为“阳光圆梦”工程的受益人之一。“阳光圆梦”工程让林超圆了大学梦,也让全社会感受到爱的力量。

  说起这段经历,现在在电子科技大学读书的林超十分感激:“当时真是毫无办法,突然得到资助,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谢谢大家的爱心,我一定争取成为社会栋梁,多帮助其他人。”

  林超只是千万个幸运学生中的代表。从2001年至2006年,以“帮寒门学子入学,助贫困家庭脱贫”为主题的帮困助学活动,已经先后发放帮困助学金3416.639万元,帮17147名低保家庭子女圆了大学梦。今年1月,“阳光圆梦工程”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这是我省惟一获此殊荣的慈善救助项目。

  确保全市所有考上大学的低保家庭子女都能得到帮助,按时上学,这一举措为全国首创。林超和千万贫困家庭子女一样深深感到,生活在成都是一种幸福:我的好多同学都是外地来的,他们家里也很贫穷,但他们所在的城市没有成都做得那么好。

  市民观察员冯樱听完林超的故事后,情不自禁地说:“他很幸运能遇到这么好的工程,有这么多的好心人给他帮助,希望他能将自己的感悟回报社会,这是社会给他的最大财富。”

  廖冰虹是成都慈善会的市民监督员,经历了成都“阳光”系列工程发展的整个过程。他对市民观察员说:“我觉得这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工程,是成都城市精神的壮举,它能得到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是对成都人最大的褒奖,也是对来成都工作的人最大的褒奖。它的意义之深远,超出了金钱的范围。”

  成都日报记者 晨迪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