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成都 是种骄傲和幸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7:04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参加第二届“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评选的市民观察员日前对候选事件进行了考察体验。本报今日刊发第二部分。

  歼十:给成都一张“高科技名片”

  数架铁灰色的歼十战斗机短距滑跑,同时跃起。天空上,它们时而腾跃、俯冲,像鹰一般迅猛;时而盘旋、翻滚,似飞燕般灵巧……当屏幕上出现这振奋人心的场景时,前来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考察凝聚成都智慧的“歼十飞机工程”的3位市民观察员难掩心中的兴奋,发出了一阵惊呼。

  2007年1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战机歼十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歼十战机已达到具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术技术要求,突破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技术,也凝聚着让千万成都人为之自豪的成都智慧:它在成都研制,在成都生产,并将逐渐成为捍卫祖国蓝天的主角。2007年1月27日,歼十飞机工程项目被正式授予“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是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之后,第二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重大科研项目。

  4月12日下午,王惠、张莎、刘彬作为市民观察员来到了歼十飞机的摇篮---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在听完所长助理张杰伟对研究所基本概况的介绍,看完虚拟数字样机展示、歼十形象展示片后,观察员激动不已。因为歼十的研制,让成都科技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不仅为成都增添了一张厚重的高科技名片,同时也在成都引发了一场高科技热潮。

  在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枭龙航电研发中心,一台枭龙驾驶室模拟控制台出现在大家眼前。繁杂的数字显示屏、逼真的操纵杆以及控制台前完全可以以假乱真的模拟跑道,让三位市民观察员兴奋不已。经得工作人员同意,市民观察员王惠迫不及待地坐进去体验枭龙飞行的感觉,一系列纷繁复杂的动作顿时让王惠晕了头,最后不得不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紧急迫降”。“我的天,太复杂了,完全就是高科技,飞机驾驶员真不容易!”王惠一边摇头一边走下控制台,忍不住说:“这些成果可都是几代人付出艰辛劳动换来的,他们20多年的努力不为外界所知,却研制出了举世瞩目的第三代歼击机。身为成都人,真的很骄傲。”

  成都商报记者 舒抒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