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让黄土变“黄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7:04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大片黄土地被绵延的排灌渠和道路贯穿,星星点点的农用蓄水池点缀其中,几名农业工人正在为新种的茶树浇水……即将完成土地整理的邛崃卧龙镇杯土村,刚刚迈出土地规模经营、走农业产业化道路的第一步。4月12日,参加第二届“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评选的3名市民观察员武鼎龙、任玲玲、倪洪彬来到这里,目的是透过杯土村,透视成都“金土地”工程土地整理的成果。

  村民喻文华头戴草帽手持水管,正顶着烈日为茶树苗浇水。“老乡,这是你自己栽的茶树吗?”倪洪彬上前询问。喻文华说:“不是,我是来打工的。茶树都是公司的。”邛崃国土局开发中心主任陈建告诉倪洪彬,今年初,杯土村开展土地整理,实施“金土地工程”,通过田块平整归并、田埂沟渠改造、宅基地整理复垦、荒地的开发利用,初步整理出了1000亩土地:“按照自愿的原则,这些土地不再分给农民分散经营,而是采取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与文君茶叶有限公司合作,发展种茶业。现在,这个项目刚刚开始实施,3年后茶树进入生产期,就能产生经济效益。”

  “土地整理了,对老百姓到底有啥好处?”这是在社区工作的任玲玲最关注的问题。喻文华笑呵呵地算起了自家的收入:“土地租金一亩地一年400块,这跟以前种地的收入差不多。我给公司打工,一天20块,一个月500多。老公去了外地打工,一个月1000多。一年总共有两万来块钱的收入。”被喻文华满怀希望的情绪感染,任玲玲频频点头微笑。

  倪洪彬说:“我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看了杯土村,我觉得搞土地整理,实现规模经营的好处,一是节约资源,二是面向市场。就说刚才喻文华用的水管,分散经营的状况下,每家农户可能都要有一根水管,而规模经营后可能就只需要一根了。同时,农业也可以依托企业面向市场,争取最优价格。”倪洪彬认为,通过土地整理,走规模经营道路,黄土是可能变成“黄金”的。

  成都晚报记者 谢佳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