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城市群——荆楚巡礼之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7:11 荆楚网-湖北日报

  记者崔逾瑜 通讯员李斌 胡贵玉

  大城闹市小镇,处处欢笑声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步伐加快,你知道我省有多少“城里人”?最新统计表明,全省常住城镇人口2493.5万人,近5年来增长72.5万人;加上常住城市流动人口,全省共有约2600万人“我家就在城里住”。

  与此相应,是一座座城市在加速发育长大,是一座座城市构筑出庞大的城市群。

  

  武汉,迈向国际化的特大城市。2007年的春天,荆楚大地繁花似锦,春意盎然。国际油菜大会、世界植物园大会、国际生猪会议、中国光谷国际动漫节、2007世界电子竞技巡回赛……五洲宾朋汇聚白云黄鹤之乡。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如今,这句耳熟能详的老话有了新的诠释:武汉城市圈,“1+8”,9座城市如9只鲲鹏展翅,“九鸟”齐飞领军湖北。

  这个以武汉为圆心、100公里为半径,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的城市群落,承载了荆楚儿女的多少期待。

  为了腾飞的梦想,开拓者们用勇气与智慧书写壮阔蓝图;为了未来的期冀,建设者们将汗水与豪情挥洒天地之间。

  看,城市圈内热土涌动,一派繁忙。孝襄高速汉孝段竣工通车,武汉连接京珠、沪蓉的另6条高速出口路正欢快地延伸着,“1小时城市圈”呼之欲出;长江隧道在地下双龙并进,穿高楼,越铁轨,如潜龙缓缓游向浩浩长江……

  作为城市圈的核心及华中地区的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开放的武汉敞开了宽广的胸怀,极化效应日益彰显。国内汽车生产巨头之一的东风集团,总部迁至武汉;核心技术长期为美日垄断的二维条码,研发与生产基地落户武汉;富士康来了,世界500强中的72家巨头漂洋过海,登陆江城。

  这5年,对武汉而言,是激情燃烧的5年,是日新月异的5年。

  城市功能日臻完备。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976亿元,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685公里,比2002年翻了一番;货物、旅客运输量节节攀高。

  人民幸福指数一路上扬。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360元,比2002年增长58.1%。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

  武汉以占全省31.2%的国土面积和51%的人口,提供了全省60%以上的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成为我省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

  难怪有联合国组织的专家考察武汉后惊呼:武汉是区域效应最强的中国内陆城市!

  

  在省委、省政府的“战略盘子”上,一主,武汉;两副———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襄樊、宜昌。

  武汉到襄樊、宜昌的距离分别在300公里左右,襄樊、宜昌间距200多公里,三座城市组成的“金三角”形象地勾画出荆楚的发展脉络:武汉的钢铁、汽车、化工、机械、高新技术产业,宜昌的水电、化工、食品产业,襄樊的汽车、纺织、装备制造产业各有千秋,支撑着湖北的经济骨架。

  从理论上讲,这个三角关系比较稳固;从战略上讲,“一主两副”是时代的选择。“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今日的襄樊,汲取山水之灵气,以历史为骨、文化为血,以科学发展为本,组成独特的城市形象。

  一条汉江、两座机场、三条铁路、四条高速公路组成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襄樊汇聚、交融、整合。这里还有亚洲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试车场,有科研设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轿车研发中心,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正在崛起。“三峡明珠”宜昌,不仅有山清水秀的宜人风光,而且举世闻名的葛洲坝、三峡大坝都巍巍屹立在美丽的宜昌山水之中。

  宽阔的夷陵广场,绿草如茵,游人如织,白鸽翩然。夜色中的沿江大道,变幻炫目的霓虹灯把夜空照耀得一片灿烂。26家规模以上的磷化工生产企业,投资60亿的国内最大规模高纯度多晶硅生产基地落户宜昌。

  荆楚日日新,幸福感正悄然爬上每一座城市的眼角眉梢。

  ———奔走在厚重的荆州城墙内外,沙市港口那悠扬的汽笛,长江大桥上奔腾不息的车流,给荆州增添了无限魅力。

  ———春风吹拂百里车城,细雨滋润巍巍武当,东风总部迁都之后,东风中客项目落户,东风渝安微型车加速扩张,三环专汽3万辆整车项目即将实施,双星东风轮胎全面恢复生产,十堰依然活力四射。

  ———鄂西恩施,围绕富硒绿色食品、水电能源、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矿产建材、烟草等主导产业,山沟沟里的金凤凰飞了起来。

  经济腾飞让城市焕发魅力,魅力必将持续激发城市的活力。

  

  星罗棋布的县城和中心小城镇,这5年更是铺陈得越来越快。它们如颗颗熠熠生辉的珍珠镶嵌在荆楚大地上。焕然一新的城镇面貌,成为开放开发的热土、幸福生活的乐园,改变了千千万万农民“乡下人”身份,让生产要素双向对流,地方经济日益壮大,众多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悄变。“林峦云山共幽芳,天与昭君写淡妆”。三峡库区,昭君故里,兴山这座年轻的移民搬迁县城,无处不向人们展示着她的魅力。漫步新城,你会发现一条道路一种景观,一个小区一种特色,一个广场一种风格,一座公园一种美景。

  素有江南“煤铁之都、建材基地”的大冶市还地桥镇,利用还桥大港从镇区一路穿过的地势,建成了风格各异的换绦园、东岳公园等和17座既实用又具观赏性的桥梁。如今的还地桥镇,港中叠水长流,两岸花木成阴,美不胜收。

  地处鄂西北山区的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呈现的是精巧别致的生态茶庄,四通八达的水泥道路,青山绿水的乡村新貌;是花园别墅式的农家住宅,生态环保型的农家生活;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文明新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家园……

  据统计,5年来,全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完成建设投资560亿。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0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6.54平方米。村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80亿元,绿化覆盖率为21%,建有供水设施的村庄达14799个,受益人口逾千万。

  数字或许枯燥,但它却摆明了一个事实: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千千万万的农民开始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现代文明成果。

  城市化,这是中部崛起的关键词之一。伴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早春惊雷,湖北迎来了追赶沿海、加速发展的绝佳时期。

  大江东去,气势磅礴。江汉滋润、楚辉沐浴下的城市群,支撑起湖北崛起的脊梁,更给越来越多的民众提供富裕安康、整洁文明的新生活。

  这是一幅城市群的画卷,这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似乎就是那么一瞬,城市面积大了,建筑漂亮了,城市的人口多了,市民的生活好了。

  武汉和武汉周边城市迅速聚集,以一个庞大的城市群的形象闪亮登上世界的舞台。这个成长中的城市群正以日臻完善的城市功能吸引八方来客,喜迎四海嘉宾。

  城市活了,必定带来区域经济的腾飞,而市民们则从不断飙升的幸福指数中得到实惠。

  成长中的城市群成了湖北崛起的脊梁。

  主持人见习记者余俐

  

家在城市群——荆楚巡礼之二(图)

  林立于眼前的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楼群中的碧湖清澈沉静,这是武汉市市区一景。(记者杨平摄)

  

家在城市群——荆楚巡礼之二(图)

  都市的市民们有了更美好的生活环境。(记者王威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