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市场信号——市政建设集团创新机制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7:41 汉网

  记者冯欣楠通讯员金敏陈昌红

  前些时,从早上8时30分到下午5时30分,扎扎实实在市市政建设集团大楼采访了两天,楼里充满忙碌的脚步声和此起彼伏的电话声。因为没听见拉铃,记者没弄清这里上下班时间。

  听说早些年,大楼上下班,和有些机关一样,也是拉铃的。下班铃一响,不管活儿干没干完,人们从各办公室蜂拥而出,赶班车。

  谢先启上任董事长,改了规矩,取消响铃,“该完成的作业不完成,这种消耗企业扛不了”。

  那以后,市政集团大楼,总有人挑灯夜战。老国企,年年都签责任状。年终检查未兑现者,上级睁只眼闭只眼。末了,责任状说起来重,放下去轻。

  2001年,市政集团制定“员工条例”。其中一条,签了责任状要算数,工程亏损,就地免职。

  一个项目经理,工程做亏了。集团让其在大会发言:“我做得不好,自动下岗。”

  阳逻一个工程核算盈利100多万。项目经理管理不当,最终亏损200多万元,不容辩解,项目经理下课。

  职工震动。有人提醒班子:“国企情况复杂,这样免干部可能会有不良后果。”集团班子坚持按规矩办事。

  后来,问题涉及高层,该免职的照免。

  去年一年,按“员工条例”办事,撤换51个中层干部,没有人闹事。这条铁规,国内闻名,沈阳、深圳等地兄弟单位纷纷取经。

  国企难,难在用人。市政集团决定:按市场信号挑兵选将。

  机械化公司一个普通科员,经营意识强,不过5年升为集团总经理助理,管理整个经营公司日常工作。

  地下建筑、路面刷黑等领域的技术,集团以往了解不深。新世纪,这些都是市政新热点。外出学习,兄弟单位多少保密。集团想了个招:到二级市场找干过这些活的农民工。

  蔡甸农民工董杏池擅长黑色沥青摊铺,合作7年,集团帮他解决城市户口,提升他为路面公司设备部副部长,推荐他评上武汉市第五届杰出进城务工青年。

  近万职工,适龄退休者不少是技术专家,集团没有“一刀切”。“人才流失,重新引进,成本、时间都不上算”。集团规定,本科以上、有从业资格证者、有高级职称的人才,虽临近退休年龄,仍然给予留用。

  更老的专家,进“老专家委员会”。76岁的高级工程师邢宝铭,是土木工程技术专家,参与集团科研和工程项目。

  集团接手隧道工程,邢老拿出许多创意。

  这些年,原市政集团人马几乎全部打散,按照市场需求重组机构,收入与市场接轨。

  2005年,市政集团成立经营发展公司。公司20个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集团规定:公司年均取得合同额10亿元以上,员工才能保工资。

  这支新锐队伍,日夜跟踪全国行业内项目,分析“敌我”长短,跟进投标。

  2006年,经营发展公司完成合同额21.2亿元,中标率约30%%。集团奖励150万元。

  今年,经营发展公司接到温州一笔较小的工程,工程额不过几千万元。公司经理秦福宋认为:沿海竞争尤其激烈,进入就是进步。

  市场无情。但市政集团认为,在涉及职工生计的问题上,国企有“拒绝”市场的义务。

  市政集团职工近万人,离退休者与下岗富余人员约5000人。

  集团一次拿出4000多万元,让2600多名离退休者进入社保体系。富余人员,市政集团不推向社会,“这是国企传统与职守”。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