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唯一活证人去世 如皋九旬妇公开慰安妇身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8:26 荆楚网-楚天金报

  据《扬子晚报》报道 南京“慰安妇唯一活证人”雷桂英老人4月下旬去世(本报曾报道)以后,江苏如皋市白蒲镇91岁老妪周粉英,5月7日主动站出来,公开自己被迫当“慰安妇”的经历。她将作为新的“活证人”,指证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

  22岁身陷“慰安所”

  5月7日上午,如皋市白蒲镇杨家园村村民姜伟勋激动地给记者打来电话,说他看到雷桂英老人去世的消息后,告知91岁母亲周粉英,已双目失明的母亲当即老泪纵横。在家人的一再鼓励下,母亲终于愿意公开自己的“慰安妇”经历。

  记者赶到周粉英老人家时,姜伟勋立即将双目失明的母亲从卧室搀扶出来,只见老人左手拄拐杖,右手颤抖着向前摸索,拉住记者的双手,一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周粉英老人生于1917年,虚岁91岁。1938年春,日军侵占白蒲镇,在当地四处抓妇女供他们享乐。从小做童养媳的周粉英当年22岁,她和小姑听说日军的暴行后,一直躲藏在邻居家的磨盘下面,一天没敢出来吃饭。但她们最后还是被日本兵找到了。两人被鬼子绑好,扔到一个板车上,就像拉牲口一样拉走。

  周粉英和小姑进了白蒲镇的“慰安所”。她们看到,一同被抓进去的还有其他村的姑娘共20多人,一起被关在简易的木屋内。周粉英老人回忆说,当时军营里大约有50多个日本人,姑娘们都被编了号,周粉英是“1号”,她们每天都要遭受鬼子多次的奸淫蹂躏,鬼子来叫她们,只喊编号,没有名字。一旦有人不愿意,就会遭到毒打。“慰安所”昼夜都有日本兵轮班看守。后来,“慰安所”里总共进了48个姑娘。

  约两个月后,白蒲镇上一个有势力的官吏见周粉英长得漂亮,便花了一大笔钱,将她赎出来,准备纳她为妾。但与丈夫感情甚笃的周粉英誓死不从。

  丈夫愤然参加新四军

  周粉英的丈夫名叫倪金成。提起倪金成,周粉英老人的嘴角不停地抽搐,显得无比悲痛。

  原来,周粉英被抓走后,怀着国恨家仇的倪金成一次次寻找机会痛杀日本鬼子。1941年4月,新四军路过白蒲镇,他毅然参军,成了新四军老一团一名战士。不幸的是,当年7月,在泰兴县的一场战斗中,倪金成壮烈牺牲。全国解放后,倪金成成为革命烈士。姜伟勋向记者出示了母亲珍藏多年的革命烈士证明书,正文写有“倪金成同志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字样。记者找到当地民政部门,了解到周粉英母子所述完全属实。

  丈夫牺牲几年后,周粉英嫁给了第二任丈夫,28岁时生下独子姜伟勋。为了让儿子在成长中不要被人看不起,一家人对那段屈辱的经历闭口不提。

  痛苦身世不想再隐瞒

  谈到母亲为何愿意公开“慰安妇”身世时,姜伟勋说,老人不顾个人屈辱,站出来指证侵华日军罪行,应该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尊重和支持,我们全家人都对她无比尊重和支持。

  今年4月25日,南京“慰安妇”最后一位“活证人”雷桂英去世,姜伟勋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母亲。周粉英深受触动。家人对她说,中国慰安妇“活证人”如今都年事已高,而且日渐稀少,她更应该勇敢地站出来,让下一代永远铭记那段历史。

  小资料

  在日军肆虐下,中国至少有20万妇女被逼充当“慰安妇”,其中大部分被日军凌虐致死;日军在中国20多个省市设立的“慰安所”不少于1万个。没有人知道究竟还有多少幸存的“慰安妇”,当年侥幸走出魔窟的人,今天仍为那段痛苦的历史而沉默不语。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