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中善射人长眠南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8:4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墓主人为宋代状元,多块墓碑铭刻证明了主人的身份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在《卖油翁》一文中,对南充市南部县宋真宗咸平三年状元陈尧咨的描述。南部县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陈尧咨的传说,其中之一,就是他的坟墓在南部县,传说是否真实呢?昨日,记者随南部县文管所所长陈刚,寻访了这座近千年前的状元墓。

  当地村民仍为状元扫墓

  传说中的状元墓距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醴峰观约600米,位于小铜锣山山腰的一处地台上。坟墓背靠山岩,面向醴峰观,左右是庄稼地。坟墓很小,犹如一个小土堆,面积不足4平方米,长满了野草和藤蔓,很难把它与当年善射的状元郎联系在一起。这里没有设立任何标志与护墓的碑。墓前,野草和藤蔓掩着一个洞,记者投石试探,感觉深不可测。洞口上方,有燃烧过的香烛、爆竹的残屑。

  记者不禁纳闷,谁会到这里祭奠呢?是当地村民?状元后人?据当地村民称,每年清明前后,他们都要来这里扫墓,一是为了表示对状元的敬仰,二来是为了教育孩子好好学习。

  千年古墓屡遭破坏

  当年的状元墓为何会修得如此“小气”呢?陈刚称,此墓表面上看不起眼,实际上它的地下部分很大,是一处平顶石室墓,坐东向西,双室,墓室长3米,高1.2米,宽1米。墓室内端设有小龛,上面没有任何文字,也没有任何图饰。

  陈刚痛心地说,状元墓遭遇过盗窃与破坏,明清时期,当地一些官员为保护它专门设立了保护碑,却未能阻挡住盗墓者的罪恶之手。1971年,该县兴修农田水利,有人到这里取石头时将墓室砸毁,同时将墓碑砌成堡坎,墓室里的棺钉及残骸被人扔了。陈刚说,1985年4月,南部县组织人保护状元墓,当年从那里挖出已被毁坏的石碑残块,拼接成了一块长2米、宽1.2米、厚度为0.12米的石碑。

  墓碑表明主人身份

  记者来到南部县大桥镇三陈祠,因为那块被损坏的状元碑就摆放在这里。记者看到,碑上有细雕手法雕刻成的二龙戏珠图案,图案周围有一些浅刻的云纹图案,碑上文字破损,风蚀严重,但“……度……使……崇……陈……咨……墓”等文字仍依稀可辨。碑右侧有小篆刻写的“裔孙陈泽铣谨书”字样,左侧有楷书刻写的“合族裔孙等敬立”字样。在这里,记者还看到了一块明代的封山护坟禁碑,由于残破得十分厉害,部分文字已难以辨认了。与碑放在一起的还有一块设立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的封山护坟禁碑,碑刻有南部知县的晓谕(一种公文):“兹查有宋代先贤陈康肃公尧咨,名列乡贤里峰观(醴峰观过去为里峰观)自应谨遵加意保护……”等字样。

  文/图贾登荣张枥记者李罡

  相关链接

  陈尧咨(970-1034),字嘉谟,阆州阆中人(另说南部大桥人),宋代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中状元,后累官至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尚书工部侍郎。其大哥陈尧叟,29岁中状元,二哥陈尧佐也是进士。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