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不报到关乎诚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8:40 东方网-文汇报

  针对“被录取不报到”现象,甘肃省招办近日明确规定,凡按考生志愿录取且未报到入学的考生,下一年度录取时,省招办将其上一年度录取未报到情况向招生学校提供,如学校因考生诚信缺失不予录取,后果由考生自负。

  在现行高考招生政策主导下,已被录取但又不去报到确实是对招生资源的极大浪费。南京工业大学物化专业研究生陈俊明认为,“‘报考不报到’的确关系到学生的诚信问题,考前那么多学校供你挑选,你报考的志愿,须事先慎重考虑。学校既然录取了你,考生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一些人则认为,被录取但不报到,是学生的选择权,与诚信无关。苏州大学教育学研二学生魏艳认为:“单纯地将‘被录取不报到’现象归结为‘不诚信’不合理。因为造成学生拿到录取通知书不去就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仅仅因为他拿到通知书而没去读就剥夺他下年读书的权利,是不恰当的。”

  有网友表示:这是高校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市场条件下,表现的一种强势。如果通知书上学校专业不对口,没有必要委屈自己“一考定终身”,这不但不是考生的诚信缺失,反而是考生逐渐强化的自主选择意识。

  专家分析,在美国,一个考生可以同时拿到五六个高校录取通知书,由考生最终选择入读哪所学校。而在我国,考生很难同时拿到好几份录取通知书,这样一来,选择的机会少了。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认为: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混淆了学生的正当选择权与诚信问题。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