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不报到”是高教新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8:40 东方网-文汇报

  每年将近40万的准大学生因不满录取结果而放弃进入大学,高校不可回避一个问题:为何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因上不了自己理想的学校而选择复读?

  一年一度的高考,对学生来说是寒窗苦读十余载的一次关键性检验,有学生称:填报志愿就像是一场赌博,“学得好不如考得好;考得好不如报得好;报得好不如运气好”。

  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研一学生王琳说,“现在的高考招生制度,学生报考时看似自由选择高校,但这种选择的权利是有限的,高考录取的主动权在高校手里。现在大部分省市的报考方式是考生在考前填报,如果考生志愿没有填好,说不定会失去入学资格。”

  熊丙奇认为,按照我国目前实行的集中分批次按志愿优先的高考录取原则,一个学生只能拿到一所学校录取通知书,这制约了学生的选择权。

  他认为,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把学生放弃就读归为学生不诚信,还出台限制措施,是高等教育长期习惯垄断地位、没有市场竞争意识的表现。当务之急是好好完善自身教育质量和录取规则。

  有专家表示:考生“录取后不报到”现象,是对教育管理部门提出的一个挑战,是否应该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逐步开辟高考报考绿色通道,让莘莘学子在学校、专业的选择上有更多的余地。确切地说,我国高等教育要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这种受教育者的选择权,这样才能让高等教育感受市场竞争的压力。

  刘丹张重阳(新华社上海5月8日电)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