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演秘地刚定小商贩已跟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8:46 东亚经贸新闻

  “隐性”泄密似一颗定时炸弹

  前不久,广西边防某团一场山地攻防演练在北部湾腹地某生疏地域悄然拉开了帷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演练间隙,一驻地村民竟然摸到了勘定不久、首次使用的某炮兵发射阵地上,兜售起自产的水果来。经询问,这名村民不仅对部队演练的时间地点大致了解,而且对参演的人数和演练课目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工作组进行了调查摸底

  消息从何而来?演练到底还有多少安全隐患?随即,团里派出工作组进行了调查摸底。

  一位店主的话让党委“一班人”大为震惊:由于大多数单独驻防的连队没有军人服务社,每到部队演练和外出驻训前,战士们都会到驻地小店购买方便面、饮料、蚊香等生活用品。看着战士们急匆匆的表情,就能猜到部队近期有演练行动。驻地商贩都把这当作一次难得的商机,千方百计跟随部队而动。另外,还可根据到小店购物的人员和采购数量,推测训练的内容与强度……

  确保后勤供应杜绝小商贩

  调查了解的情况,引起了党委“一班人”的反思:演练场就是战场。近年虽说电脑文件泄密、演练场上红旗飘飘等明显泄密现象得到根治,但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隐性”泄密现象,却似一颗定时炸弹隐藏在身边。为此,他们在部队中广泛开展了以“强化保密意识,严守军事机密”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制定了《演练政治纪律“十不准”》和《演练期间“隐性”泄密表象及预防守则》下发官兵,确保大家做到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不该去的地方绝对不去。同时,责令后勤处帮助单独驻防的连队尽快成立军人服务社,对官兵日用品进行低价保障,团队给予适度补贴,让小商小贩不再打官兵的“主意”。

  “隐性”泄密悲剧有史可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的一名参谋曾经通

  发现,自己的付出未必能得到期待中的回报,其中一些人会认为原因在于工作还不够努力,于是加大强度,由于效率不高,形成恶性循环。”

  专家提醒

  “过劳模”变“过劳死”

  车宁提醒说,如果不加引导,“过劳模”有可能会进入最危险的“受创期”致“过劳死”。他强调说,从“蜜月期”到“受创期”的心理发展阶段中,每一期的发展都并非不可逆转。“比如在能量耗竭期,如果没有达到预设的目标,要客观分析原因,不能单纯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进一步加大劳动强度和时间。”

  北师大心理学博士生王芳称,减轻过度工作造成的负面影响有赖于整个社会保健系统的健全。“但在国内劳动力市场严重不平衡的状态下,职业心理保健还只能靠个人调节。”

  (据《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