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第一捐”两月捐衣500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9:25 上海青年报

  短短两个月,捐献衣服竟然达到500多件,在当地居民中获得了“浦东第一捐”的美誉。这位“捐衣人”名叫张秀芳,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手工编织毛衣,赠送给慈善超市。“五一”长假过后,张阿姨又准备了两个大包裹,足有20多公斤重。这是她今年第三次捐赠新衣了,其中大多数都是崭新的毛衣和衬衫。

  本报记者 吴晓青

  每天织毛衣忙到半夜

  “你要找张阿姨呀,她可是个大忙人呢!”近日,记者在浦东上钢新村内四处打听,不少居民一提到张秀芳都如此回答。看来,张阿姨在该小区内可是一个名人了。她虽然已经退休10多年了,但每天却忙得不亦乐乎,手工编织就是她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记者踏进张秀芳的家中不禁吃了一惊,床上、沙发上堆满了各种颜色的毛线,红的、黄的、绿的……有10多种颜色,屋内的一处角落还堆满了各色线头。“实在没有地方放了,只好暂时放在塑料盆里了。这样找起来也方便。”看见记者的惊讶,张阿姨不好意思地笑了一笑。她坦言,每天晚上她都要重新整理这些线头,利用小板凳手工“绷毛线”,这样往往要折腾到半夜,但这样的生活对她来说充满了快乐。

  “我一共有8个兄弟姐妹,我排行老二。大姐身体不太好,所以家人有事总会来找我解决。原先我把兄弟姐妹家里的旧衣服都收集在一起,打包送给困难家庭。后来发现有的人还转手贩卖,所以决定改捐给慈善超市了。”张阿姨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说是旧衣服,但绝大多数都是八九成新,各种款式的都有,可谓老少皆宜呢!

  现场,张阿姨翻出一件亮黄色的毛衣,已经快织好了,还差半只袖子。“手织一件毛衣最快也要一周。等到今年秋冬,应该可以赶满20件毛衣,马上就能穿。”她扳着手指头算了算,喘了一口气,总算完成了一件大事。

  一口气捐200件新衬衫

  除了手织毛衣,近日张阿姨还捐献了第一批200件崭新的衬衫。“新衬衫都是我在批发市场买的,价格不贵,多买还能打折,质量也还不错的。”这些崭新的衬衫打成10多个包裹,全部寄往了云南。

  张阿姨购买新衬衫的“灵感”来自小外甥。“外甥的老师到云南支教,从当地寄了一盘录像带回来,里面记录了当地人的生活。不少人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真是苦啊!”张阿姨叹了一口气说,她得知此事后,立即与外甥商量,当天就去批发市场一口气买了200件衬衫,并和妹妹一起专门跑到邮局寄出。邮局的工作人员都有点搞不懂:“难道是做生意吗?寄这么多新衬衫?”面对众人的疑惑,张阿姨微微一笑。她解释了半天,周围人才恍然大悟:竟然还有这样的一位好心人,会给陌生人寄崭新的衣服!

  贫苦出身体会艰辛

  “大概她的退休工资很高吧?”听说张秀芳的故事,不少人会提出质疑。其实,张阿姨每月的退休工资仅900元,基本上都用在购买新衣服上了。

  记者看见,张阿姨与一个女儿同住在一起。家里陈设简陋,甚至连电视机都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各色毛衣、毛线算是最值钱的东西了。“我每个星期都要到批发市场去采购一次,背回家好几包马甲袋,连售票员都认识我了。”张阿姨笑呵呵地说,从家里到附近地批发市场要换两部公交车,至少花费近两小时,但她都养成了采购的习惯,风雨无阻。

  张秀芳出身贫苦,更能体会困难家庭生活的艰辛。“为了生活,我13岁的时候就到南翔修铁路,风里来、雨里去,饱受生活磨炼。后来我考入了卢湾区的一家饮食公司,成为了正式工,生活逐渐有了改善。”张阿姨坦言,现在自己有退休工资了,可以做点善事,多买一些新衣服赠送给困难家庭,这样可比送钱更加实惠。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