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首个上班日遭遇首个高温 记者兵分四路体验公交车“体温” 高温下,空调车“不在状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9:25 上海青年报

  “五一”节后首个工作日,申城748万人次乘车族即遭遇到了今年首个高温日。“空调公交车是否尽责?”“广大上班族乘车是否乘得舒心?”本报记者昨天下午兵分四路,分别对具有各自线路特点的49路、537路、911路和莘春线空调车进行跳车暗访。结果发现,原本应当“优质优价”的公交空调车表现有点令人失望。

  记者 张昱欣 胥柳曼 顾卓敏 实习生 石凯峰

  抽样线路911路线路特点:双层空调公交线路

  站比坐爽乘客“三迁”避暑

  上车时间/地点:16:36,淮海中路思南路站

  “上比下热、坐比站热”,虽然车厢内的空调和新风换气设备正“呼哧呼哧”地卖力工作着,但911路双层空调车内的“冷热不均”仍让不少乘客有点“在意”。

  下午4点36分,一辆开往万科城市花园方向,车牌号为“沪AE9145”的911路双层空调车慢慢驶进淮海中路思南路站停靠。此时,位于售票员坐席左上方位置的温度计显示,当前车厢内温度为26℃。记者随乘客一起来到上层车厢,由于受到午后阳光直射,因此感到温度比下层车厢要热些。记者注意到,位于车窗上沿的空调出风口分成两种——斜向固定式风口和可转向活动风口,记者伸手体验后发现,斜向风口处的冷气较活动风口强劲许多,这就造成了靠窗的位置比中间走廊明显热了不少。

  在常熟路站,一位乘客先找到位于上层车厢前排就座。不一会儿,他又转移到靠近车窗的空位。当车驶近番禺路站时,这位乘客先是拨弄着头顶上的空调出风口,见效果不明显,干脆径直站到车尾去了。“风口几乎没有出风,太阳直射实在吃不大消。”这位乘客苦笑着告诉记者。

  抽样线路49路线路特点:服务示范公交线

  温度计与电子屏显示不一致

  上车时间/地点:16:00,威海路陕西北路站

  昨天下午,即便到了4点以后,太阳光仍然十分强烈。记者先后搭乘了几班49路空调车,发现所有空调都处于打开状态,但车厢实际温度各有差异。此外,个别车厢前部的液晶显示屏没有显示车厢温度。

  下午4点左右,在威海路陕西北路站,记者登上前往上海体育馆、车号为“沪AE7974”的49路空调车。车厢里比较拥挤,感觉有点闷。由于火辣辣的阳光,虽然窗帘从前到后被拉得严严实实,但靠窗的几排椅子背还是有些发烫。冷气出风口可以感到有风,但冷气似乎不足。车厢电子屏幕上显示车内温度为23℃。然而司机位置正上方的一支温度计,大多时间显示27-28℃。

  大约5点半,车子到达上海体育馆终点站。记者转乘另一辆49路车返回。出发前,记者看到该车的温度计显示温度为33℃。但电子显示屏并未显示车厢温度。开车后,驾驶员将空调打到了24℃,后来又调低到23℃。

  据记者观察,车到建国西路站时,车厢实际温度为28℃。到了铜仁路站时,温度进一步降为26℃。和前一辆车相比,空调冷气明显大了。一些年龄大的乘客,把原先正对自己的排风口,悄悄转了方向。

  抽样线路莘春线线路特点:为数不多的全空调郊区线

  空调只出微风不制冷

  上车时间/地点15:08,莘庄站北广场五一长假后首个工作日,记者亲身体验了一下公交莘春线的服务。昨天下午5点一过,随着下班高峰的来临,莘庄地铁站北广场人头攒动。5点05分,记者在莘春线的终点站,搭乘上一辆车牌号为沪AG8915的巴士。

  上车后记者发现,原本不宽敞的车厢内已经站了不少人,车厢内很闷热,空气也有些浑浊。5点08分,莘春线准点出发,随着汽车的运行,车厢内有了流通的新鲜空气,但是闷热依然。不少乘客询问售票员是否开了空调,虽然得到的是肯定的答复,但从空调出风口却无法感受到冷风,当时温度计显示为摄氏33℃。15分钟以后,车厢内依然感受不到温度的下降,温度计也丝毫没有动静。车上的乘客告诉记者,“这条线路的空调效果一直不好,每天都是这样只出风不制冷。”同时,用来遮阳的窗帘有一段时间未曾清洗了,摸上去已经是黏黏的感觉,并且有不少座位旁的窗帘已脱离了钩环,垂落在一边。

  抽样线路537路线路特点:高峰大客流公交线

  冷气太足乘客披外套保暖

  上车时间/地点:17:35,人民广场站昨天下午17时35分,记者在接近下班高峰的时候,在人民广场坐上了一部车牌号为沪AQ2451的537路空调车。由于是黄金周后首个工作日,乘客非常多,刚过北京东路,车厢就被挤得满满当当。

  由于天气比较热,司乘人员把车内空调开得很足,记者看到车头走字屏上显示的即时温度为21°C。车厢里有乘客因为感觉冷,甚至披上了外套。而在记者昨天乘坐的其他公交车里,走字屏上显示的温度大多为25°C左右。

  ●记者手记

  成败看细节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的城市公交服务在全国同行中位列“翘楚”。然而不久之后,这个曾经的“闪光点”开始因为同行们的不断进步而开始逐渐黯淡下来。不可否认的是,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正面临着“公交优先落实不到位”所带来的种种障碍——那么,49路自相矛盾的温度计、911路上下层的温差、537路的“酷冷”和莘春线空调的“出工不出力”,则似乎完全可以改进得漂亮点,再漂亮点。

  态度决定一切,虽然在硬件设施上的“硬伤”无法一时半会儿得到克服,那么,请行业、企业、公交一线职工在软环境上再下点功夫。虽然改进的也许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但却是对每天748万人次出行乘客的最好回报。

  记者 张昱欣

  ●主管部门说法

  近日将展开空调车大检查

  本报讯 记者 张昱欣昨天下午5点半,记者采访了市运管处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根据《空调车客运管理规定》,每年的6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和12月1日至次年3月1日期间,以及在此期间外车厢内温度高于28℃或者低于12℃时,经营者应当开启车辆空调设施。在天热营运时,车厢内温度应当≤30℃。

  据了解,上海现有940条公交线路,1.8万辆运营车辆。其中,高档次车辆在内的空调车约为9500余辆,占全部车辆的50%以上;内环线内运营公交空调车6402辆,约占内环线内所有运营公交车的70%。每天,有748万人次的市民要乘坐公共汽电车出行,占到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的61%。

  据运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给市民营造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市运管处近日就将开始对运营的空调车维修保养质量进行一年一度的抽查。重点测试空调车制冷通风系统,同时,要求所有的公交空调车张挂遮阳窗帘,以解决“制冷量不足”、“车厢闷热”、“车门不密封”、“出风口损坏”等问题。对不能达到行业规定的制冷要求的公交空调车,将作出限期整改,缓发下半年营运证,实施停驶等处理,并列入线路经营权考核。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