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正面报道的“陷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09:36 中国新闻出版报

  宣传报道工作要求“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这个使命主要是由正面报道来体现和完成的。这里,一个很显然的逻辑是:只有体现得有力,才能完成得精彩。如何体现得有力?要用过硬的事实说话。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认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新闻报道的实事求是原则,有时会遇到许多人为设置的“陷阱”:一面是为正面报道所进行的采访最受欢迎,一面是各种微笑的背后可能巧设了混淆视野的“暗道机关”,这就容易造成表面上的真实掩盖了实质上的不真实。

  面对复杂的世界,要有复杂的头脑。一个合格的记者应当推进改革与推动工作相伴,创新制度与理顺思想并存,提高效益与兼顾公平同在,维护稳定与谋求发展并举,认清摆在我们面前的各种“实事”。对个别人所提供的正面报道,不要在自己的脑子里轻易地“复印”一下、照个“像”,接受下来甚至报道出去。

  认真学习研究,遇事独立判断。要从复杂的情况中理出个可取之处,不被光环晃眼,不被一叶障目,这就需要本事。本事从何而来?首先要掌握思想理论武器,清楚大政方针。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下大功夫,研究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的历史和现状、情况和问题、经验和教训、发展和趋势。脑子里存有这幅基本“背景图”,遇事才不会无以比照,浑然不察,才不会被表象迷惑,不会受他人左右,更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多打几个问号,多问问多跑跑。眼下许多现实告诉我们,遇事多打几个问号,实在非常必要。这也是力戒失实、避免片面性的必要一步。

  事实证明,“蜻蜓点水”容易为“捷径”所误,不动脑筋难保不顾此失彼。在不少情况下,核实事实的过程,也是对事物加深认识的过程,也是获取新情况和生动语言的过程。要取得这样的效果,就必须有迈开双脚、深入实际的扎实行动。

  一言以蔽之,绕过这种“陷阱”,法宝是惟一的:实事求是。

  周光华 (北京 媒体工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