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穷得一日两餐 四年却订三套校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11:14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还有两个月就小学毕业了,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勐堆乡彭木山完小六年级的50多名学生,却在4月20日购买了一套新校服。对于这些贫困学生来说,订校服的45元钱是大半个学期的伙食费,而且这已是近4年来该校统一订购的第3套校服。

  学生每星期3元钱每天两顿饭

  低矮的土房、残破的桌椅、塌了一半的讲台,学生们在尘土漫天的操场上光着脚打篮球——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勐堆乡彭木山完小是一所典型的偏远山区小学。

  镇康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仅1260元。由于山多坝少,不少学生上学要走一个小时以上的山路,彭木山完小有148名寄宿学生。原来作为学生宿舍的土房早已破败不堪、岌岌可危。为此,国家农村寄宿制建设工程项目投入48万元,为彭木山完小建起了一栋800平方米的新宿舍楼。但由“兴边富民工程”资助建设的新教学楼尚未完工,因此,学生们虽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宿舍,却仍在被列为危房的教室里上课。

  彭木山完小校长李耀江介绍说,学生不需要交寄宿费,只要自带被褥即可。笔者看到,每张床上几乎都只有一床薄被,部分学生仅用草席铺床。

  由于有“两免一补”和省财政的补助,加上食堂自种菜地和养猪,每个学生每星期只需交3元钱和两公斤大米,便可以在食堂吃9顿饭——周一到周四每天两顿、周五上午一顿。

  尽管如此,仍有部分学生交不起钱和大米。李耀江说,勐堆乡有一些村寨十分贫穷,这些村寨来的学生可以享受伙食费全免的待遇。其他交不起伙食费的学生,学校先记账,过一段时间,如果学生实在拿不出钱来,只能考虑给予免除。

  六年级男生李宏兵说,在学校里,每天上午11时和下午5时各吃一顿饭,菜式是一成不变的盐水煮土豆和菜汤,周三可以吃一次肉。

  在四年级二班教室里,记者翻阅了刚刚收上来的数学作业。50多本练习本中,绝大部分都是先用铅笔写过一遍,再用圆珠笔覆盖原来的字迹。

  自愿购买还是强制订购?

  4月20日,全校学生都穿上了前一天晚上刚发的校服,然而他们的脚上穿的不是拖鞋就是凉鞋。学生们说,球鞋太贵了,只有冬天才可以穿。

  学生李华芝说,这是她三年级转学到彭木山完小以来学校第三次统一订校服,每套都是45元。记者问:“可以不买吗?”她回答:“不可以。”当记者问如果不买会怎么样时,她低头不语。

  那么,学校有没有征求家长的意见,对购买的校服进行公示呢?李华芝摇头。

  对于“是不是必须订校服”的问题,彭木山完小语文教师李育美回答说:“是的,必须订。”她说,为了使校容整齐,学校要求统一服装。“我们这儿的学校都有校服,已经订了好几年了,家长都知道,没有必要说。”至于校服从哪个厂家订的、有没有进行公示,她表示:“不清楚,只有李校长知道。”

  但是,校长李耀江却认为,校服都是学生和家长自愿购买的。“我们前段时间跟家长联系了一下,向他们征求意见。我说我们修了新的教学楼,做什么活动时穿得太难看不像样。”

  强制订校服在山区农村很普遍

  “镇康的山区农村小学是坚决不允许订校服的。”云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专职督学卯怀方说。但是在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检查中,强制订校服问题在山区农村学校有普遍性,“几乎每个县都有”。卯怀方还发现有贫困地区学校借订校服之机,从家长身上“刮油”牟利的现象。

  他还指出,整个小学阶段最多只能订3套校服,“像这样在近4年里订3套是不合适的。”

  4月26日,镇康县教育局副局长杨天泽在接受电话采访时称,县教育局明文要求过不允许强制订校服,大部分学校都有校服,但是“我以为是学生自愿买的。”“因为是自愿购买,所以也没有对公示这一环节作过要求。”他表示,自己没有具体了解过此事,现在将着手调查,如果真是强制订的话,将按规定“最起码对有关负责人做出处理” 。

  (据《中国青年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