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美国环保组织注意力转向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12:09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5月9日消息(记者 伊圣涛)“中国为自己设定了高目标,“十一五”末单位GDP的能耗要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比重增加到10%、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比重增加到10%。这不仅有助于中国国内的环境改善,也是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作出的积极反应。”

  这番话是来中国访问的美国著名环抱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总裁弗朗西斯?拜内克女士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她还表示:“中国政府不仅于去年底完成了详细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据说近期还将公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行动计划,这些行动令人高兴。”

  拜内克指出:“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对造成气候变暖有不可推卸的历史和现实责任,必须采取坚决的减排措施。尽管发生了布什政府让美国推出京都议定书的愚蠢行动,但美国民间力量一直努力推动国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实际行动,并开始取得进展。”她还指出:“另一方面,中国虽然人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很低,但是国际能源署预测,中国的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2009年将赶上美国,因此也有共同保护全球变暖的现实责任。中美两国在这方面饿紧密合作和共同行动对保护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地球至关重要。”

  据了解,拜内克的机构最近把帮助中国节能和发展清洁能源列为今后十年的六个重点工作之一,将努力筹集更多资金开展合作项目。此次她带领十几位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理事会成员访华,就是为了让这些关心环保的企业家、慈善家亲身了解中国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争取他们的更多支持。

  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过去几年已经在中国积极开展多个清洁能源合作项目,包括建筑节能、照明节能、电力需求侧管理等,取得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效果。该组织的中国项目主任芭芭拉?费文丽女士介绍说,他们曾协助重庆市制定中国第一个民用建筑的节能标准,该标准后来成为指定两项地区民用建筑能耗标准和一项国家标准的重要参考。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专家也曾为中国最近发布的一项商业建筑照明能耗标准提供技术咨询。仅此一项照明能耗标准在全中国实施就可以每年减少6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由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协调管理的中美合作绿色建筑师范工程项目于2005年完工,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国际绿色建筑金牌认证的公共建筑,引领了中国绿色建筑潮流。根据实际测评,这座建筑每年可节省电能90万千瓦时、节水1万余吨、减少CO2排放1700吨。

  费文丽女士还介绍说:“我们也和江苏省经贸委合作推动电力需求管理。这是一种投入低、效果好的节能策略,去年江苏省领先全国,设立了相当于2500万美元的专门基金,资助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短短一年,这一电力需求侧管理措施已经削减了相当于15万千瓦发电装机的需求。

  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曾经或正在与中国中央和省级多个政府和研究机构合作,例如建设部、科技部、发改委、环保总局、科学院、清华大学、江苏声、上海市的一些部门。

  新闻链接

  成立于1970年的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是美国最大、成立时间最长的非政府环保组织之一。总裁拜内克女士介绍说,当年仅由6名耶鲁法学院的毕业生组成的这个组织,由于坚持客观、独立、以科学为准绳、不妥协而又灵活的原则,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50多万会员和支持者的组织。拥有众多环境法律师和环保专家的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在美国的成绩斐然。例如,1971年帮助推动《清洁水法》在国会的通过;1985年帮助通过《家用电器效率国家标准》;1994年成功阻止美国海军在海峡群岛的海洋哺乳动物关键生境区进行爆破试验;1999年成功获得多家企业拯救温带雨林的承诺,其中包括知名大公司如金考(Kinko’s)、明尼苏达矿物及制造业公司(3M)、星巴克(Starbucks)和家得宝(Home Depot)。这些公司正式承诺逐步废止使用和销售用原始森林材料生产的木质产品;2001年协助拯救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熊雨林的大部分面积免遭过度砍伐和毁灭;2006年支持了全美首个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州级法案的通过(加利福尼亚)。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