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冰从心开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12:09 世界知识杂志

  “东瀛濯剑有书还”、“大江歌罢掉头东”——像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许多仁人志士一样,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 和周恩来年轻时也曾把日本作为追求真理、探索新知、了解世界的平台。提起“一衣带水”这个成语,眼前就会浮现出隔着一 湾浅浅海水的中国和日本。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自秦汉以来中国的文化和生产技艺就传到了日本。古代日本一批又一批的使 者、学子和僧侣越过这湾海水来学习中国深厚的文化和佛法,近代以来中国的大批仁人志士又东渡日本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 民主进步思想。然而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史却被近代50多年的惨痛战争所阻断。在毛泽东和周恩来为友人和为自己分别 写下上述诗句的半个多世纪后,正是他们推动了中国与日本的重新交好。但他们生前也许不会料到,复交后的中日终没越过心 与心的隔膜。在日本少数右翼分子兴风作浪下,在复交30年后双方关系又像结了冰。如今中日两国领导人先破冰再融冰,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乍暖还寒之时,化解大块的寒冰须向历史长河中寻源,探究彼此看对方的心结和恩怨意识也许 能寻出一条让双方走近的路径。——编者手记

  “分秒融冰”的52小时

  本刊记者罗洁 专家支持刘江永

  非凡的两天

  4月11日~13日,温家宝总理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短短52小时牵动了中日两国民众的心,也吸引了国际上的 关注。因为这是一次事关重大的“融冰之旅”。这些年中日间冷淡的政治关系,使两国民众心里都结上了一层冰。去年10月 安倍首相应邀访华,双方初步“破冰”,此次温总理访日继续“融冰”。

  温总理抵达日本的当天,天空下起了细雨。温总理在与安倍首相会谈开始时

幽默地说,东京虽然下起了雨,但中国有 句古诗,叫“好雨知时节”。安倍首相也很有诗意地引用京都岚山周恩来总理诗碑上的一句话“一线阳光穿云出”来作答,并 表示希望温总理的来访能为日中关系带来“明朗之兆”。

  在访日的52小时内,温总理出席了近30场活动:上至会晤日本天皇、首相和各政党团体负责人,在日本国会发表 情理交融的演讲,启动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下到广泛接触日本民众,出席两国体育文化年开幕式,真可谓“分秒融冰”。 在东京,他到公园晨跑,与当地居民一起做伸展运动。在京都岚山,他到周恩来总理的诗碑前献花,希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 代代相传。在京都,他还出席了日本传统的茶道仪式,并对茶道师傅说,“谅解来自彼此的认识”。在农家,他与日本普通农 民一起盘腿品尝豆饭,畅谈农经。在立命馆大学,他与学生畅谈理想,分享学习经验。在棒球场上,他换上了代表中日建交35 周年的35号

球衣,和学生们打起棒球。温总理希望用他的脚步、对话与微笑,化解日本各界对中日关系发展前景的种种顾虑 。

  在所有活动中,最受各界关注的还是4月12日在日本国会大厅所作的题为“为了友谊与合作”的演讲。演讲长达40 分钟,温家宝从古谈到今,畅谈中日始于秦汉的文化交流,并用十多分钟的时间回顾了日本侵华战争。他指出,中日两国合则 两利,斗则俱伤,应当求同存异,顾及大局。对于日本领导人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以及行动,他指出:日本政府和日本领导人 多次在历史问题上表明态度,公开承认侵略,并对受害国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中国政府和人民给予积极评价。但是,也衷心 希望日方以实际行动体现有关表态和承诺。温家宝在谈及历史问题时,采取了与过去不同的角度和表达方式,首先正面评价日 本政治家的正确历史观,但是也用“衷心希望”的方式杜绝日方再有错误言行。他还表明中方愿意以向前看的态度对待历史, 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尽管风在呼啸,山却不会移动。”温总理引用这句日本谚语,隐喻中日关系虽然经历过风雨和曲折,但是中日两国 人民友好的根基不会动摇。

  温总理的这次演讲,是中日建交35年来中国总理第一次站在日本国会的讲坛上。除了会场上的日本众参两院议员外 ,将近15亿的中日两国民众通过电视实况转播,一起聆听了中国总理的讲话。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刘江永教授接受本刊采访时,特别提到了温总理的演讲。他表示:温总理演讲时,日本国会 里五星红旗与日本国旗悬挂在一起,这种景象是很难得的。同样,演讲由中央电视台和日本广播协会(NHK)同时向两国人 民直播也是非常少见的(日本通常的做法只由NHK转播)。温总理用很多具体的事例和人物,点明了中日两国人民两千多年 的友好历史渊源和中国受到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历史。特别指出了在战争结束以后,中国普通百姓宽大为怀的人道主义精 神,他们无私地抚养了一大批战争遗孤,并且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把战后留在中国的105万侨民送回了日本。而对十分敏感 的历史问题,温总理用了一种非常符合日本文化或者说日本民族心理的方式作了表达,言外之意就是希望日本领导人不要再去 靖国神社参拜了。温总理没有明确点明靖国神社问题,但中日双方从他的演讲中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他的观点。这表现了一种 语言的艺术。

  刘江永教授指出,温总理还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日本对中国的经济建设给予了合作,中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这个表示在日本产生了很积极的影响。过去说起近现代中日关系史,通常只讲侵华战争的历史,让日本人正确对待,并强调 要永远牢记这个沉痛的教训。可是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战后日本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日本向中国提 供了大量的政府开发援助,为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温总理把这一段经历也放在了中日关 系的历史中,使那些曾经为这项工作付出了劳动和心血的日方人士感到莫大的欣慰。同时也是对那些热衷于中日友好事业的人 的巨大鼓舞。

  刘江永教授认为,温总理在京都访问农户、与大学生一起打棒球都是很高明的亲民行动。在日本,农民是一个特定的 阶层。在日本的政治生活中,农民一般是支持保守的自民党的。战争期间,被军部抓到战场上的大多是农民,故他们中的很多 人支持参拜靖国神社。另外农村也是一些议员参选的地盘。这次温总理去普通农户家,是融冰融到了自民党的最基层。与日本 大学生打棒球也具有非凡的意义,因为日本人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棒球和相扑,它们是日本的国技。大学生又代表着日本和中 日关系的未来。温总理的这一挥杆给他的这次融冰之旅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还应该特别提到的是,安倍首相也对温家宝的“融冰之旅”给予了良好配合,在温家宝访日第一天,双方就发表了联 合新闻公报,确认了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的基本精神和内涵,并在经济、外交、国际和地区事务、民间交流 、能源、环保等方面达成一系列共识和协议。其中特别令人注目的是,双方同意开展军事交流和军舰互访,以便建立安全互信 。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以利和人,以德亲人

  温总理此行,在中国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刘江永教授这样解读了温总理的访日。他认为,温总理此行的最大亮点 ,就是双方就两国间达成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精神、基本内涵和行动计划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体现了双方在各个领域、各个层 次为中日关系的“融冰”所做出的努力,其中包括两国将建立经济方面的高层论坛机制,将对中日两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讨 论,并协调双方在经贸、能源、环境、金融以及各个领域的合作和如何解决双方所面临的问题。

  第二点是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特别是在安全领域的合作有了重大的突破。今年年内,中国的国防部长将访问日本, 中国的军舰将访问日本,同时日方也希望在此之后,日本的军舰也能访问中国。如果日本军舰能够访华的话,将是新中国成立 以来,日本军舰对中国的首次访问。

  第三点是在经济合作方面。日本从2008年起将停止对华日元贷款。中国对迄今日本对华经济合作所做出的贡献表 示感谢,温总理在国会演讲中特别提到了这一点。目前,中日两国正在探索“后日元贷款时代”双方的合作方式,现在有这样 一个想法,即两国联合起来去援助第三国。刘江永教授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中日两国一个是亚洲惟一的发达国家 和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一个是亚洲人口最多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20多年的经济合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两国国民 带来了福祉。今后两国携起手来去援助第三国,这将是对南北关系的一个贡献。

  第四点是中日两国间的司法合作提上了议事日程。随着中日两国往来人员的增多和双方交流的加深,一些负面的东西 也会像泥沙一样夹带进来,如一些非法组织或蛇头组织非法移民、搞跨国刑事犯罪等。这些往往被日本的右翼用来作为鼓吹“ 中国威胁论”、煽动反华情绪的口实。如何打击跨国犯罪、树立中国人在日本的良好形象,这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也是中 日关系中需要双方共同面对的问题。这次双方提到了将加强在刑事、司法方面的合作,这将有利于双方人员的有序往来和两国 关系的健康发展。

  第五点就是双方在非传统安全方面的合作。如在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方面以及预防传染病方面的合作 。

  第六点是在东海合作问题上,双方没有回避矛盾。中日在联合公报中表示,将共同努力使东海成为和平、友好、合作 之海。虽然在具体操作上(如怎样选址、如何共同开发),双方还有很明显的分歧,但会谈毕竟为双方如何共同开发东海资源 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思路和时间表。思路有两条,第一是将东海开发与东海划界问题剥离开来处理,先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第 二是在双方都能接受的海域先进行共同开发。时间表很可能是在今年秋季,在安倍下半年再次访华之前。

  刘江永教授说,他为温总理的日本之行作了一个总结:“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利和人,以德亲人。”

  温总理的“融冰之旅”取得了巨大成功,这缕春风还将把两国融冰进程继续下去,但是冰可以融也可以结,因此如何 防止融冰后的寒流,将是摆在中日两国面前的共同课题。

  千变日本:中国人眼里的日本形象

  金熙德

  近来,在中日关系的“融冰”过程中,人们对日本的认识也在进一步深化。从二战后中日关系史的观点看,中国人的 日本观也许正在进入又一个新的变化阶段。

  复交前:记忆中的日本

  与模糊的当代日本

  二战结束后,中国经过数年内战,于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经过七年的被占领期,于1952年恢 复了外交权。但直至1972年,这两个政权之间并没有实现复交。其原因不在中国,而在于日本追随美国而采取了拒绝承认 中国的政策。

  在这几乎没有交往的时期,一般中国人的日本观基本上来源于对抗战历史的回忆,其心目中的日本人清一色是侵略者 的模样。对于经历过日本入侵时期的人来说,历史的记忆没有淡忘;而对没有经历过那场战争的人来说,《平原游击队》中的 松井、《红灯记》中的鸠山、《地道战》、《地雷战》等许多文艺作品中的“鬼子”官兵形象,对他们形成日本观产生了重要 影响。

  虽然这一时期也有中国冲破日本当政者的阻挠而推动对日民间交往的努力和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反对美国控制斗争的 声援,但当时中国民众几乎无法直接获得日本的信息,更不可能直接接触日本人。说到底,日本问题与每个人眼前的温饱问题 和国内政治状况相比,只不过是一种十分遥远的、模糊的、与切身利益没有太大关系的事项。

  可以说,当时一般中国人的日本观,是在抗战时期日本观延长线上的一种不确切的印象,其认识处在一种不了解情况 的朦胧状态。

  70年代:接受“区分论”,

  树立“世代友好”观念

  1972年9月,“日本”这一现实存在突然以特写镜头般的形态展现在中国人的面前。起因是中国高层做出了邀请 田中首相访华的决断,并在此前后对全国人民开展了“中日友好”教育,而且一举实现了对日复交。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民众 普遍接受了“把一小撮军国主义分子和广大日本人民区分开来”(即“区分论”)以及“中日世代友好”的观念。

  复交后,日本各界表现出的对侵华历史的“负罪感”和对中国宽容姿态的“回报心理”,进一步加强了中国民众对“ 区分论”的认同。在这一时期,中日交流尚不频繁,信息传播尚不便捷,中国人无法直接了解日本国内情况。当时来华访问的 日本人大多是“虚心反省历史”的友人,否认侵略历史的右翼分子很少为人知道。况且,当时日本国内和平主义氛围十分浓厚 ,右翼势力受到强大的和平主义舆论的牵制。

  笔者记得,当时日本的学者或游客来华访问,在与接待单位的交流活动中,通常都首先要如此“反省”一下:“那场 对贵国的侵略战争,虽然不是我干的,但作为日本人,我由衷地表示道歉。”然后,深深地鞠一下躬。中方主持人照例赶紧劝 解道:“您不必道歉。日本人民也和我们一样,都是军国主义的受害者嘛!”

  70年代后期,日本富裕的物质生活和充满魅力的文化产品借助影视传到了中国。人们纷纷谈论“日本人洗衣、做饭 都用电器,家家都有汽车”。这样的生活让处在“文革”结束前后“物质匮乏”与“文化饥渴”状态的中国民众觉得非常羡慕 。此时期引进的《追捕》等电影对中国人的心理冲击是巨大的。人们在电影里看到了东京新宿的繁华和北海道农村的现代化, 杜丘、矢村们的洒脱形象颠覆了人们心目中松井、鸠山们的印象,让人们大开眼界。

  随着中日交往的增加,当代日本人的彬彬有礼、文明习惯以及独特的岛国风情与饮食习俗,也逐渐在中国人中得到了 肯定性的评判。

  日本及日本人,作为“世代友好”的对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开始形成既有物质基础、又有人文内涵的实实在在的正 面形象。

  80年代:现代化的日本

  与歪曲历史的日本

  70年代末,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时期。80年代中国人的日本观,进入了以“现代化”为主要判断标尺的阶段。

  商店里的三洋牌录放机,从“饭盒”形状迅速升级到“提箱”大小。提着这种“提箱”收录机放着音乐招摇过市,曾 是时尚青年的一种炫耀。一时间,中国的公路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日本汽车,以致一条广告语“有路就有丰田车”成了人们的 流行语。人们对索尼彩电、松下冰箱等日本品牌产品的崇拜达到了顶点,就连一些基层官员的特权和腐败都与超标准坐“丰田 皇冠”有关。

  这些一流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日本式现代化、日本型经营、战后日本复兴的秘诀等,都成了人们好奇、深究的对 象。松下幸之助等创造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杰出人物,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偶像。80年代初,曾有一部《他山之石,可以攻 玉》的资料片,详细介绍了丰田公司的生产与管理状况,其中对员工劳动时的走路速度与步数都要精确计算的一丝不苟精神和 惊人效率,着实令“大锅饭”效率下的中国人惊叹不已。描写一名普通妇女创业故事的电视剧《阿信》也激发了许多人进行个 人奋斗、努力挣钱的热情。

  新一轮的“留日潮”,也是在那一时期“学习日本”的氛围下形成的。作为这一热潮的产物,现今的日本出现了人数 多达几十万的“新华侨”群体。

  在那个年代,无论是去哪国留学,回国时若能带上几样日本“大件”(即国家允许出国人员带进的免税外国家用电器 )回来,曾是最令中国人羡慕的事情之一。

  那是一个以经济为中心、以现代化思维为导向的年代。然而,政治因素已不可抗拒地逐渐影响着中国人的日本观。1982 年和1986年的“教科书事件”、1985年“中曾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事件、一再发生的“阁僚失言事件”等,唤醒了 国人对中日间“历史问题”的思考,使他们在“中日友好”的氛围中开始关注“日本政治右倾化”及其背后的“日本右翼势力 ”。

  90年代:重心转向政治,

  对日感情滑坡

  1993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崛起、对外低调”和日本的“经济低迷、对外高调”形成了鲜明对照。

  90年代中期,日本在中日间一再挑起政治摩擦。1995年,日本以中国进行核试验为由对华实施经济制裁。1996 年,日本首相在时隔11年后再次参拜靖国神社。数年间,多名阁僚相继在侵略历史问题上发表“妄言”。1996年,日美 以“周边事态”概念重新加强了对台湾的干涉态势。1996年和1997年,日本右翼团体和国会议员多次登上钓鱼岛。在 如此背景下,中日政治关系在1995~1996年间降到了1972年复交以来的最低点,两国间舆论氛围和民众感情持续 滑坡。

  1996年12月,《中国青年报》进行了一次大型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3.3%的被调查者认为“日本对其侵 略战争的态度”是影响中日关系的“最大障碍”,97.4%的被调查者表示不能容忍日本一小撮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的行 径。这一调查的出现本身,就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对日认识的重大转折,该调查结果则反映了当时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代表 性看法。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中国民众获得有关日本问题方面的信息、发表见解、形成舆论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从1995 年起,中国进入了互联网商用时代,90年代后期进入迅速普及阶段,如今上网人数已达1.5亿,超过了日本总人口。“网 民”这一具有特定经济实力、知识、年龄结构的群体,在日本问题上发出了越来越大的声音,对中国人的日本观产生着举足轻 重的影响。

  有些日本政要企图以在历史问题上“对邻国强硬”来捞取选票;石原慎太郎这类完全缺乏历史良知、肆意侮辱亚洲邻 国的极右分子在日本民众中很有人气儿;还有一些日本人动辄以“日本民意”为由为参拜靖国神社辩解。这些现象的反复出现 ,对中国民众对日本右翼反感的“扩大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人们心目中产生了这样一种印象,即“日本人的历史认识 都与右翼一样”。在互联网上,先是产生了“日本人根本没有反省历史”的说法,继而出现了“日本人就是恶劣民族”的种族 主义观念,继之又有了“灭了小日本”、“中日必有一战”等极端激进的说法。

  21世纪初:反感变成运动,

  多元趋势出现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民众对日认识的最大变化,是对“区分论”开始产生怀疑。2001年以来,小泉首相每年 执意参拜靖国神社,并扬言“把战争责任推给个别人(指甲级战犯)本身就很奇怪”。这类言行,对中国从善意出发而提出的 “区分论”产生了颠覆性的冲击,加深了中国民众心目中“所有日本人在历史问题上都一样坏”的印象。

  而同时,日本右翼势力裹胁民众,绑架民意,煽动仇华情绪,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他们的逻辑是:“中国越反对参 拜靖国神社,首相就越要参拜,绝不能软下来。”这种把是非问题偷换成“看谁顶得住”的“小鸡游戏”的做法,是要把中国 对日本一小撮右翼势力的批判转换成中国与日本两大民族之间的对立,这种战术竟然使不少日本人纷纷追从。而靖国神社内原 “皇军”们耀武扬威的电视镜头,“参拜”人数年年增加的报道,反过来又起到了加重中国人对日反感的作用。

  在小泉近乎神经质的连年“参拜”的阴影下,中日关系跌入“政冷”低谷,中国民众的对日感情也持续下滑。这种情 感终于被诉诸于行动,发展成为针对日本的抗议运动。

  2003年,中国民众掀起了涉日运动第一次高潮,表现为反对“对日新思维”和抵制日本参与中国高速铁路建设, 网上出现了“如让日企参与高铁项目就要去卧轨”的激进说法。2005年,民众涉日运动出现第二次高潮,表现为反对日本 “入常”,上街进行签名与抗议游行,呼吁抵制日货。

  但在中国民众的对日感情走向极度恶化的同时,在日本也出现了一些正面的形象,如日本律师们自费协助中国受害者 向日本政府和企业展开索赔运动,一些日本和平团体和个人坚持与右翼势力进行斗争,等等,这些对中国人对日反感的“扩大 化”趋势起到了部分矫正作用。而同时,中国政府及学界、舆论界也加大了正面介绍涉日问题力度,这也对民众的日本观产生 着影响。

  另外,近年来对日看法上的多元化趋势也在稳步发展。学过日语、去过日本、接触过日本人、正在研究日本或有日本 留学经历或体验的人,比较喜欢日本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爱好日本的影视、音乐、饮食,在“历史问题”上相对地能够把一部 分日本右翼势力和一般日本人区分开来加以考虑。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进行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具有对日 交流及在日居住背景的中国人在回答“对日亲近感”问题时选择“非常亲近”和“亲近”的比例分别达到27.9%和30.8 %,远远高于平均值的1.0%和4.9%,而其选择“不亲近”和“很不亲近”者也只有16.2%和11.5%,远远低 于平均值的27.7%和15.6%。

  还有一种矛盾的现象,即在青少年一代中,出现了酷爱日本动漫、电玩、服饰、流行音乐的“哈日族”。曾经上山下 乡的“文革”一代,看到自己的孩子们痴迷于日本漫画,痛心疾首而又毫无方策。但据调查,在“哈日族”青少年中,很多人 玩着日本电子游戏,听着日本音乐,在“历史问题”上仍对日持激烈批判立场。

  从战后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各地居民在对日看法上的差异,曾与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是否践踏过该地、是否在该地 进行过大屠杀等因素有着密切关联。而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情况,即对日本看法的差异也反映在了中国各地区间改革开 放与经济发展程度的差距上,出现了“北方人在历史问题上更强硬,南方人则更喜欢与日本人做生意”,“富裕层不关心政治 、也不关心对日问题”等说法。据说,比起北京,日本商务人员一般更愿意在商业气息浓厚的上海长期居住。日本人中还流行 着“只有中国富裕化、民主化了,反日感情才会消失”的说法。然而,在2005年的涉日游行中,上海、广东这两个最富裕 地区的民众却表现得最激进,富裕的白领阶层站在了游行队伍的最前头,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东北各地则没有出现明显举动 。这些现象从根本上颠覆了上述说法。这说明,中国人对日看法的决定因素,已由单纯的自我感受扩展到了更为复杂的众多因 素,这些因素与信息来源、知识结构、富裕程度、参与意识等都有关系。

  2005年涉日游行中出现的一些破坏性举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而深入的思考。以此为契机,在中国政府和一些理 性媒体的引导下,从2005年下半年起,中国民众的日本观呈现出反思、理性化和成熟化的趋势。

  “融冰”时期:呼唤“新区分论”,

  民众相互理解是关键

  2006年10月以来,中日关系出现了“破冰”、“融冰”之势。对“政冷”时代的痛定思痛,令人们开始重新审 视“区分论”。

  笔者应邀在各类单位就中日关系问题做演讲时,时常会听到如下提问:“普通日本人到底如何对待侵略历史?”这反 映了人们急切想知道日本人总体历史观的心情。我会答道:“一般日本人对历史问题的态度既不像右翼分子那么坏,也不像我 们期待的那么好。总体上他们不太关心这一问题。”

  如何把当今一部分日本右翼势力和一般日本民众区分开来,这是新时期中国人所需要确立的“新区分论”。

  回首复交以来的35年,中日关系从“高层主导”逐渐受制于“舆论环境”。双方媒体报道和民间感情对两国关系的 影响越来越大,出现了中日两国官方与民间复杂的四角互动局面。近年来就总体而言,中国官方对日本比较稳健,中国民间对 日情绪比较激烈;日本则是官方对中国比较强硬,民间对中日关系抱有关心的人数的比例则远比中国人低。

  目前中日关系“回暖”进程尚处在政治推动阶段,民众感情和舆论氛围全面跟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相当的努力。 两国间的历史问题和现实矛盾不会轻易地得到彻底解决,与此相关的情绪对立也不会很快消失。而中日竞争心理、媒体的渲染 作用以及中日民众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不足,还可能使这一问题更加复杂化。因此,日本领导人和政府恪守“反省历史”的 诺言,中日共同致力于控制和减少政治摩擦,将是“回暖”势头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中日友好归根结底是中日人民之间的友好。”加强民间交流,使两国民众相互看到对方社会的全貌,是中日走向和 解、和睦与合作的最终保证。只有中日人民之间增进相互理解,并真正成为两国关系的主角,日本右翼势力才无机可乘。届时 ,中日将真正迎来“冰雪消融、春暖花开”的季节。

  日本对华观的深层情结和心路

  夏刚

  称安倍首相访华和温总理访日为“破冰”和“融冰”之旅,道出了人们要扭转复交30年后再现的不正常关系的愿望 。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两句话可以想到,两国政治关系的异常僵化,是长时间演变的结 果。化解大块的冰封须向历史长河中寻源,民众及其首脑、人心加上传统、双方交往时的心绪和思路可谓关键。本文解析日方 的中国情结和恩怨意识等“心根”,给双方辨证治本提供一条线索。

  道是无情却有情的羡嫌交织

  在小泉、安倍政权之交时,日本偏右舆论抬出了一段1400年前的往事,敦促安倍效法当年圣德太子的对华自主外 交。那次划时代的事件发生于公元607年,当时辅佐天皇的摄政王圣德太子派使出访隋朝,国书起首处的口气让隋炀帝不悦 ——“日出处天子书致日没处天子,无恙”。隋炀帝命外交部门“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奏”。而在此七年前,隋文帝对日 本首批遣隋使曾颐指气使,说“倭王”办公时间不合理而“训令改之”。这次隋炀帝受到了主张平起平坐甚至暗表优先的挑战 。

  此后历代中日邦交时断时续、不冷不热,但双方实力之差,总使“日出处”显得逊色。直到鸦片战争和1853年的 美舰向日本示威,逼中日双方打开国门后,日本发愤维新而后来居上,并于1894年痛击清朝北洋水师,双方一举颠倒了高 下。打败“老大国”的东瀛岛国就此自居老大,将中国视为二等国,不仅发动了侵华战争,甚至把英美都不放在眼里。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与中国优劣对比再次逆转,当时日本人的对华感情,除负疚外更有在“战胜国”面前抬不 起头之感。但不甘拜下风的日本趁朝鲜战争闷声大发财,1951年签署旧金山和约而重归国际社会后,又因经济发展、后来 居上而赢得世界刮目相看。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标志着日本进入了“强国俱乐部”,而同年中国打破西方核垄断,爆炸了 自己的原子弹,于是日本和中国又站到了一条起跑线上。这时日本投向中国的视线,随着自信的恢复而趋于对等。

  1972年两国复交后,日本曾出现由争睹中国赠送的熊猫所象征的中国热,这应该是“竹幕”撩起后得以接触疏远 的近亲而产生的感情。然而日本人不久就对中国因“文革”而导致的落后和丑陋愕然。1978年邓小平访日时说“请关照穷 邻居”,就是觉察到了友邦的惊诧甚至暗生的嫌弃。中国在转型期的反思引起波动,日本的对华观也出现了光环褪色带来的失 望。

  复交后的第二个10年,日本正值财大气粗时期,对中国也滋生了居高临下的心理,但由于赎罪报恩意识尚强,所以 仍不失谦恭。1989年的六四事件后,日本未参加西方国家的反华包围也是难得的友善和实际,而1992年天皇访华成为 两国关系的又一里程碑。

  复交后的第三个10年是陷入倦怠的十年,主因在日本经济大滑坡、政治渐右倾。1995年社会党村山内阁决议就 往昔侵略向亚洲人民致歉,以过勿惮改的良知留下了维护和睦的新基石。但同年显露的“第二次战败”(相对于50年前的战 争败北,这次是经济、政治、精神等的衰败)削弱了心理承受力。1998年后两国关系趋冷的因素之一,是金融危机造成的 郁闷诱发了日本要甩掉“历史债务国”包袱的冲动。

  复交30周年起双方首脑互访中断,被形容为“无性”状态,这要归咎于小泉首相执拗参拜靖国神社激怒了中国。与 上一个10年不同的是,摩擦扩大到了民间,如2003年日本学生在中国西北大学表演猥亵小品及日本职工慰安旅行团到珠 海嫖妓、2004年亚洲杯足球赛上部分中国观众起哄日本队、2005年中国民众示威反对日本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 国等。而在日本国民中,受“鹰派”得势和媒体“嫌华”炒作的影响,对中国抱抵触情绪、对两国关系持悲观态度者愈增。

  2003年发生的一些事情,如中国主办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国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美国高盛证券公司在《与BRICs( 金砖四国)共理想》报告中预言中国GDP总额2015年有望升至世界第二,使意识到将要落伍的日本骤发“恐华症”。随 后几年,“入常”受挫、建构东亚共同体未得主导权的失利,加上外汇储备、外贸总额、汽车销售量等被中国超过,使日本朝 野日益担心要被觉醒的雄狮掉头“暴食”。

  部分日本人认为中国采掘东海油气田意在像用麦管吸水那样吸走日方资源,并进而通过收购企业等来挖空日本。而东 北亚“新三国演义”时代的中国捷足先登,更引得日本羡嫌交织而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恨。小泉对华外交的浮躁加冷淡就 出于有小觑不得、又不知所措的无名火,这样看,“政冷经热”就在爱憎情结及谋利情理之中了。

  没有“饮水不忘挖井人”

  谚语的国度

  由外交层面回顾中日关系及日本对华观后,再从大众心态、民族心路来审视日方冷凝的症结,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反常 的根子在于两道史怨:中国当年放弃了战争索赔,但当今多数日本人却因为不了解或淡忘这个非同小可的情节而缺乏感恩意识 ,反认为中国要求正视历史未免过火;对战败的屈辱和不堪继续赎罪的翻案欲望,将自我厌恶发展为厌华、厌韩。

  日本在战败后迅速复苏,有赖于朝鲜战争提供的商机,但更幸运的是由于中国放弃索赔而得以残喘,及美国占领后实 行的仁慈统治。近来有日本媒体喧嚷“对中国谢罪要到何时”,但有识之士也指出,日本因为中国放弃索赔而得到的好处,远 非日本历届内阁累计20多次的表态加提供政府开发援助所能冲账。对中国回报意识相对淡薄的本源之一,是美国在二战末期 向日本投掷原子弹及在战后对日本实行占领,使日本人更觉得自己是败给美国的。分析一下日本人的对美感恩之心,有助于理 解他们的对华态度。

  广岛、长崎的悲剧是人类遭受的破天荒劫难,而被降伏的日本又创世界被占领史上的奇闻。天皇屈尊去美国大使馆拜 会刚抵达的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报载合影上天皇的矮小拘谨和麦的叉腰高傲使举国震惊。但麦克阿瑟坐镇日本的两千多天 中,有50多万民众来信向他表示支持和崇敬。有人恳求占领军永驻日本,呼吁美国将日本划作第51个州,甚至有一些妇女 要他赐种生孩子。

  认占领者作父在中国人看来是难以置信的奴性,但在军国主义崩溃后的信仰危机中,日本民众却将神秘的“蓝眼太君 ”视为救世主。麦克阿瑟被撤职回国时天皇仍执意赴使馆道别,去机场的路上20万民众恋恋不舍地送行,《每日新闻》竟然 发出如“学童”般的娇声∶“日本终于学会自己走路了。该怎么感谢才好呢?”顶礼膜拜的态度溢于言表。但是,回国后的麦 克阿瑟,在国会称“日本人像12岁少年”,文化不如欧美成熟,喝破日本民族有顺从强者的弱处。这给对他一贯效忠崇拜的 日本朝野泼去一盆凉水,也顿时改变了日本人对他的态度,其反差之大使人惊骇。日本政府为他特设的“终身国宾”称号和民 间筹建纪念馆、铜像的计划,都因抵触情绪高涨而失去着落。

  中国在尼克松、田中角荣因丑闻下台后,还念念不忘他们对改善对华关系所做的贡献。日本则不再向当年的救星伸出 亲善之手,麦克阿瑟因未受邀请,故除晚年赴菲途中加油外再未到日,1975年天皇访美时也未理会麦氏遗孀请绕道一小时 去看一眼故人纪念馆的恳求,以致遗孀愤而拒绝参加白宫的欢迎宴会。与往昔的热火成天壤之别的一落千丈令人心寒,由此可 知,难以指望这个没有“饮水不忘挖井人”谚语的国度永远感恩。

  寒流之下的微微暖气

  常有域外人士讥讽或惋惜日本在世界上没有朋友。笔者认为,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日本人难以与他人相处。日本人也 承认自己“村落社会”的特性,易附和雷同、惟强者马首是瞻。日本民众对麦克阿瑟和中国的感情起落,正如当年国民配合当 局的侵略战争一样,也是因为他们缺乏独立思考,而易受媒体和官方的影响。

  但钟摆原理在忌讳走极端的日本也表现得很明显。“厌华论”唱久了就会有讨嫌的感觉,也符合“流言最多传75天 ”的俗话。当局的右倾化、自民党整体及多数主流媒体的中道保守,又牵制着国民感情不至于倾斜到仇华。

  较之松柏的长青,日本人更喜欢樱花的刹那美;台风频袭,也加深了他们人生观、审美观的无常色彩。去年小泉强行 在“8.15”第六次参拜靖国神社,就因其执著过度而引起人们的厌倦。小泉这回拜鬼的四周前,《日本经济新闻》披露了 昭和天皇对合祀甲级战犯的不满,也可看作是“政冷”导致“经热”降到“经凉”的关头,健全空气的“逆袭”(反击)。

  即使在小泉人气极旺、社会上的厌华情绪疯涨时期,日本发行量最大的四家报纸——《读卖新闻》、《朝日新闻》、 《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也未煽动反华,对国民和企业影响很大的日本广播协会(NHK)和一些经济杂志也是公允 、务实的。炒冷中日关系的媒体多是部分偏右或庸俗的杂志、私营电视台,其能量不可低估也不必高估。但不论倾向如何,都 说明如今的日本,已是“不可一日无中国”。

  当今日本朝野对华观有两点基本共识:日本在安全保障上要依靠美国,经济上则有赖于中国;深知日中地缘、文化关 系密切,又担忧中国急速发展威胁日本。小泉的冻冰和安倍的破冰其实根底相通,都是因为发现中国已逼近到与自己并驾齐驱 的地步而感到惊惧。安倍上任伊始就先外访中国,并在迟迟未访美的情况下向温总理承诺年内再访华(偏右媒体哀叹为外交失 利),就说明日本顾虑到经济上也势必将被中国超过,而不得不结束僵持以防受到“强龙”压制。

  就日美关系的优先度、安倍本人的鹰派倾向及前任的顽冥而言,安倍主动访华确属难得可贵。继周恩来促成中日复交 、胡耀邦推动中曾根停拜靖国神社后,温家宝的成功访日成为新的起点。

  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必然回归

  去年秋天日本副外相谷内正太郎敦促安倍首相决断访华时,为安倍特备的纸条上写着来自中国的成语:“君子豹变” 、“胯下之辱”。

  安倍首相见胡锦涛主席前,自己定下了几点方针:握手时一不用双手以避免给人以迎合的印象,二不按日本礼仪低头 而是直视对方;为体现严肃而不开玩笑;为显示主动而争取说话时间比对方长。如此缜密,简直就是如临大敌的表现。这种不 冷不热的分寸,似乎象征着1400年前力争两国平等的圣德太子外交的再现。眼下两国关系因综合国力伯仲难分而处于罕见 的实质对等,双方也由于这一特殊性而都须如履薄冰、摸石过河,但破冰消融的势头一旦造成就有望持续。

  安倍往日的鹰派言论委实令人不安,但他恢复被小泉打破的首相规矩,在今年年初参拜明治神宫,是他从极端冒险路 线回归保守主流的信号。他不愿也无法承诺不去靖国神社,骑虎难下中宁可选择模棱两可的对策,其实也不排除这是向鹰派支 持者掩饰不参拜的意图。

  温总理在日本国会演讲激起多次掌声和交口称赞,《产经新闻》哀叹日本的政治家们都被温总理的微笑骗了。但厌华 论调这回却的确没有市场。不过正如上世纪80年代胡耀邦邀请3000日本青年访华、家宴款待中曾根首相而带来的中日关 系第二次蜜月并未延续多久一样,对此次两国领导人的重新握手言和,人们也不能奢望热火再燃不灭。为维持宝贵的解冻状态 不至于又落到冰点,有必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地琢磨如何得道得助、得法得人心。

  笔者认为,从中国政治文化的神髓出发,中国外交也应有理、有礼、有力、有利,即恪守道义原则、平等谦和相待、 保持强韧威严、讲求实惠收效。融冰时尤其要引以为训的是:有利也不忘示礼,发力而未必获利。温总理访日把握分寸、情理 并用的艺术,给对日交往提供了范例。

  温总理在国会演讲中要求日本以实际行动显示对历史的反省,不言而喻是针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演讲博得满场鼓 掌,就因为没有“强按牛头”而激起对方发犟的腔调,往窗户纸上哈气却不一捅到底。《产经新闻》又叹“老奸巨猾的中国外 交耍弄了国会议员”。与既近而远、似强又弱的东邻相处时,不即不离、不重不轻的平衡感觉很重要。

  不与别国接壤的岛国环境决定了日本在地缘政治—人文方面的特殊性,作家司马辽太郎说,日本四面环海,因而缺少 对别国的实际感受,因此在与外界打交道时容易掉以轻心或过度紧张。日本对华观近年来的摇摆也部分源于这两个极端,所以 ,向日本民众传递中国社会的生动形象、多面信息,有助于引导他们对中国的看法趋于稳妥。日本人感叹上海20层以上的大 楼的数量为东京的近五倍,又对中国部分农村的贫困深觉惊异和同情。如此悬殊的反差也助长了对华国民感情的两极分化,而 在工作、留学、观光中接触、体会到的平民日常生态,最能使得日本人对中国抱平常心。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和解机缘

  在战乱和革命频发的20世纪上半叶日本被中国击退,在复兴和对抗的下半叶又赶过中国。35年前,毛泽东对田中 角荣以“架吵完了吗?不打不成交嘛”的风趣,给因日方用“添了很大的麻烦”谢罪引起的纷争划上了句号。两国在新世纪结 成战略性互惠关系是竞争、共荣的时代潮流所决定的,而摩擦后复修好的雨过天晴,根本还在于没有你死我活的对抗性矛盾。

  中日人民都热爱和平、希望和谐,不同的是中国战胜了无数的苦难才得到今天的解放,日本则仅战败一次,而且旋即 受到中、美的宽待。作家武田泰淳形容日本在灭亡体验上是“处女”,日本媒体也不否认由于战后的“和平痴呆”而造成不谙 世事。近年来的厌华声浪可谓“少年不识愁滋味”而“为赋新辞强说愁”,顽童般稚气而致双方关系五年冷却后的翻悔知趣则 是“而今识尽愁滋味”,于是才有安倍的“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在小泉拜鬼问题上部分媒体和民众一时发烧厌华,背景中有对历史和国际社会的冷漠。日本的不少高中为给高考主科 挤时间而砍非重点,在国家规定必修的科目中被跳过最多的就是历史(尤其是世界史)。大学生普遍缺乏历史、社会常识,《 读卖新闻》的全国性调查表明有一半人每月读书量不到一本。日本人历来计较他人或别国如何看自己和本国,而想去了解、接 近外部世界的热情和努力却相对不足。加上少子化造成的养老金危机、竞争导致贫困层增多,日本社会已处于自顾不暇的被动 境地。

  小泉在放推进邮政民营化和参拜靖国神社两把火时,采取了向党内反对派和中、韩挑衅的手法,这种意在从萎靡不振 的内政转移视线的把戏赢得了喝采,也迎合了爱看热闹和起哄宣泄的小市民心理。中国被当作靶子不仅因为树大招风、腾高遭 妒,也由于日本试图掩盖和回避在周边及世界上的孤立。最近首相否认官方曾组织从军慰安妇的发言就遭到群起攻之,连出于 政治算盘而媚日的台湾当局都对其严正谴责,美国议会、舆论的批判更使安倍赶紧打电话向布什解释。

  温总理是继29年前的邓小平之后中国领导人最成功的访日,他的融冰之旅以文火将两国关系升温到冻结前的水准, 而治疗冻伤还要先在低温环境中轻搓慢揉一阵。

  外交关系的实质是“地球村”的人际关系,因而实现中日睦邻的关键在于人员交流。笔者的学生们去过中国后异口同 声地说,原来媒体报道的中国人反日云云不可信。现在在日本大学任教的中国人已达数千,最近日本人每20对结婚者里就有 一对配偶是外国人,其中中国人占相当数量,留学生中最多的也是中国人,加上到中国工作、留学的大量日本人,这种以亲身 体验影响亲友所产生的滚雪球式的复利效果,将会发挥如百年老汤般的再生产作用。

  日本通俗歌曲《雨中慕情》唱道:“又恨你,又想你。转来转去,现在还是想你。……讨厌你,又想见你。天阴的时 候,总想见你。”由爱慕到碍目的对华感情,最近正向着亲和的方向回转,怨怨相撞的局面已被打破。40年来日本首相年初 必参拜的伊势神宫每隔20年要拆迁神殿,重起炉灶的寓意是新一代人继往开来。如果也以20年为期来看,中日复交后的头 一个20年晴朗少云,第二个20年至此则是常阴多雨,现在人们正在努力“融冰”,剩下的五年负有挽回失落的五年的历史 任务。面对第三个20年,笔者对交接阶段的期待和展望可概括为:因势利导,摆脱纠缠;和风柔力,审慎乐观。

  温总理在京都瞻仰了周恩来诗碑。碑上刻着的诗句“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著一点光明,真愈 觉姣妍”,正可为中日融冰画龙点睛。

  温总理在立命馆大学交流侧记

  夏刚

  4月13日,正在日本访问的温总理到立命馆大学与学生交流,这是他访日行程中看似平淡却又精彩的一笔。九年前 江泽民主席前往讲演的早稻田大学是日本关东地区私立大学之雄,而经过锐意改革的立命馆大学则在近年来跃居关西地区私立 大学之首。立命馆大学校名取自《孟子·尽心章》的“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一语,学校里的“学而馆”、“ 清心馆”、“恒心馆”等教学楼名也源于儒家典籍。有百余年历史的立命馆大学对日本过去的对外侵略深刻反省,创建了世界 大学中少有的和平博物馆。学校法人立命馆学园还拥有留学生占半数的亚洲太平洋大学及附属中、小学。2005年设立于此 的孔子学院为日本首家,今年5月还将在此举办世界孔子学院论坛。温总理此行选择访问这所大学在日本引起联想的关键词因 而就有∶儒教传统、革新欲望、反战意识、和平志向、国际交流、汉语普及等。

  学生眼里的“平民宰相”

  13日下午,温总理在手举五星红旗的500名学生沿道欢迎下来到学校图书馆前,70名吹奏乐部学生演奏了1988 年冬季奥运会主题歌《你能否感觉到》,以示声援“融冰之旅”并祝福北京奥运会好运。当温总理接受学生代表献花后正要径 直步入图书馆时,听到斜前方10来米处一位女生高声问候“温总理好”,于是就离开红地毯应声前去。大喜过望的那个留学 生代表队顿时齐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警卫赶来制止热泪盈眶的人群往前涌,总理却毫不介意地笑着和25人全员握手 。当天到机场迎接温总理的关西地区留学生代表也感叹道∶总理与前排几十人逐一寒喧握手,15米路竟走了五分钟。

  温总理一行在大阅览室就坐后,主持交流会的孔子学院院长、政策科学系教授周玮生请在院校学汉语的学员随意发言 。总理见当即有举手的,就赞扬道“挺踊跃”。当国际关系系的安藤美贵介绍父母分别是日本人、韩国人,家庭可以说是“东 北亚共同体”时,总理发出了笑声;当这位学员讲到在香港中文大学留学期间还学会了广东话时,总理又插了句“比我还强” ;而当这名大四女生表示要当外交官为世界和平做贡献时,总理随即指着一旁的李肇星外长说“以后你去找他”。这一言一笑 ,一下子抓住了学生们的心。

  之后学生们众口称颂温总理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始终面带发自内心的微笑,全神贯注地倾听并随时插话互动,而且 为照顾大家还放慢了语速。

  其后四名大学生、研究生的致辞、提问和总理的回答,中新社等已发详细实录。笔者作为孔子学院副院长和参加此次 活动的领队,在此仅评述目睹的几处亮点。

  笔者在本刊2005年第23期的《小泉拜鬼:文化层面的剖析》结尾写道∶小泉首相绝听不进鹧鸪呼唤的“行不得 也”,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图景,将有益于我们对未来抱审慎的乐观。十个月后温总理恰好以这两句辛弃疾词向 安倍首相表达了两国关系改善的大趋势。而让同样爱以古喻今的笔者感慨的是,此次温总理谈及立命馆大学的校名“立命”时 ,援引的是北宋哲学家张载的座右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

  日本知名政论家樱井淑子最近抨击日本教育空洞化时指出政治家偏重文科出身的弊病,并举中国九名政治局常委(载 于《文艺春秋》的原文误作全国人大领导)均为理工科出身作对比,但这位历来反华的右翼论客的罕见肯定又是只知其一,不 知其二。温总理向立命馆学生传道、解惑时提倡拓宽知识面,并言自己在校学习时间就是专业课程和个人爱好书籍对半开。温 总理介绍说,有教授统计了他在演讲和答记者问中引用的古诗词,其中95%不见于学校课本。形成如此深厚的文学造诣,据 他本人的心得是要靠刻苦和毅力。

  《日本经济新闻》资深专栏作者感叹温总理在国会演说之巧妙非日本政治家可及。中曾根前首相则称首脑会谈分高下 之处在于闲谈文化。温总理以“文温”融“政冷”的此行,归功于他与孔子学院形象相吻合的儒雅气质。温总理对尊重中国传 统的立命馆表达敬意,又以“把自己贡献给天下人,让整个世界变得和谐”的命题互勉,真可谓用行云流水的轻功推出高屋建 瓴的宏图,令人叹为观止。

  到场的学员和留学生都感叹温总理毫无做秀派头。日本有识之士形容中国智术如“上忍”(隐去形色的超绝“忍者” ),而更洒脱的“温流”之高明犹如老子云“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偏右媒体对温总理国会演讲赢得众多崇拜者感到无 奈,而我校“粉丝”们则因温总理不加粉饰的自然情愫而生钦慕之心。温总理在听大学生夸他渊博时不好意思地破颜,被问及 城乡教育差别时语气沉重地说“让每个孩子都上学是我最大的梦想”,应小学生邀请一道背唐诗时赶紧站起,手书王之涣《登 鹳雀楼》时亲手把茶杯收拾到一边,并自语道“写得下吧”,落款时问“今天几号”,都给日本学生留下“平民宰相”的深刻 印象。

  日本人极讲究衣领、袖口的整洁,就是爱在细微处中见精神。与周恩来一样,毕业于注重仪容的南开中学的温总理, 此次完美地体现了“领袖”字面寓意的领导人风度。温总理高雅自如的品位也表露于访日时所系领带的浅素色调。这天他系的 是一条蓝底白水珠图案的领带。东道国应当品味出其低调平稳而不咄咄逼人的寓意。

  “文温”融“政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温总理向立命馆大学赠送了一套价值甚巨的重礼:文津阁的《四库全书》。校方回赠了已故的日本汉字研究泰斗、立 命馆大学名誉教授白川静撰写的《字统》、《字训》、《字通》,及同为本校毕业生的工艺家制作的古装京都人偶。温总理来 访之前,如何还礼曾使筹备小组苦思冥想,作为选白川名誉教授三部代表作辞典的提案者之一,笔者认为以文会友不妨物轻情 重。这位苦学成材的大家以毕生心血筑起引导日本人深入理解汉字的基石,其追求和中国政府通过孔子学院在全球推进汉语教 育也算是有异曲同工之意。

  温总理最后宣布邀请100名立命馆学生去中国访问、留学,掌声中站在他身边合影的门脇聪子思绪万千。这位本校 1998年毕业生坚持深造汉语,拿到了汉语导游执照。去年在孔子学院举办的汉语讲演比赛中,她谈起边带孩子边学习的辛 劳,竟泣不成声而超时,评委会感动之余向她颁发了特别奖。她遗憾未能于在校时享受这样的机会,同时又坚定了培养女儿留 学中国的决心,她现在就有意识地让三岁的女儿模仿念汉语。

  叫“温爷爷好”的那几个京都娃娃的汉语是临时练成的,但他们将来很可能就是善邻关系的推动者。在立命馆孔子学 院讲演比赛中得大奖而获中国政府奖学金赴

北京大学留学的室谷友代,就是在本校附中开始学习汉语的。温总理说青少年交流 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中日友好的未来全在年轻人身上,而日本的数所孔子学院有望以桃李满天下的硕果,收到“桃李不言,下 自成蹊”的长线回报。

  超过了预定活动时间的温总理接着去和立命馆大学棒球部学生进行体育交流,出图书馆后又有求必应地满足了留学生 的合影留念要求,李外长则以诗人的热情伸出双手、晃动全身握别。来自天津的艾晶抹眼泪的镜头成为NHK电视台的特写, 能得此殊荣来参加此次活动,她用两点特殊理由说动了有批准权的笔者:自己毕业于天津第二南开中学(原南开女中)而算是 总理的晚辈学妹(交流会上五名发言者里两名曾就读南开,因而这道缘分得以认可);姑夫冯巩(笑星)希望她代表全家一睹 温总理的丰采。

  当晚笔者接到如这天纷落樱花般的片片电邮感谢信,参加交流、欢迎的日中学生仍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中。正找工作的 酒香日美子听从母亲的吩咐取消去东京笔试而前来参加活动。她说这次体验会影响终生,太值了。由此想起一位刚退休的能源 专业教授,他说两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观、中国观:几十年前他在读研究生期间随导师访华时听刘少奇主席开导年轻人看问题 要想到30年之后;周恩来在宴会上到每个来宾面前碰杯。以“更上一层楼”眼光反观今日温总理的一言一行,不难想见他所 祝愿的中日友好前景也必定会开出鲜艳的花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