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昌东镇三联村村民自发组团留住采茶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12:39 江南都市报

  核心提示

  5月2日下午,一场和当地村民阔别多年的南昌采茶戏演出在南昌高新开发区的三联村上演,传统的《劝夫》、《麻风女》等采茶剧目,不时吸引着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尤其演到精彩之处时,当地村民纷纷拿着一包包香烟向舞台上抛去,用乡土的形式表现着他们对演出的赞许。

  一场采茶戏成了焦点

  5月2日,南昌市昌东镇三联村如逢盛大节日。村里古老的戏台前人山人海,正翘首等待一台非同寻常的剧组上演的采茶戏。这场演出,怎就吸引了如此众多的村民,它的魅力何在呢?

  昌东镇三联村书记章水保告诉记者,三联村原来属于南昌县管辖,几十年以来,南昌采茶戏在三联村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早在上世纪50年代,当地村民几乎人人会唱上几折采茶戏,成为了农闲时最美的休闲方式。上世纪80年代,村里组团的演出还获得过省市采茶戏比赛的名次。因此,南昌采茶戏一直是当地村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

  在演出现场,记者看见一位怀抱曾孙的80岁老太在看演出。据老太介绍,她已有近30年没有看见喜欢的采茶戏演出了。现在村里又上演采茶戏,她自然要来过过戏瘾。她还告诉记者,在现场看演出的不仅是三联村的村民,还有不少是附近四邻八乡专程赶来的采茶戏迷。当日的演出从下午2时持续到深夜,散场后,村民们还久久留在原地,不愿离去。

  采茶剧团52天“速成”

  在三联村演出的是刚刚成立的“南昌火炬戏曲歌舞剧团”,演员全是来自当地的村民,他们没有专业的演员职称,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但他们有着一份对采茶戏的由衷热爱和痴迷。

  年近50岁的剧团团长章九来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喜欢采茶戏,而且在1982年也组织过“三联村采茶剧团”,但由于各种原因,剧团在不久后解散。最近,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他再次萌发了组织剧团的想法。和几个当年老剧团的演员一商量,大家不谋而合,于是,他们便向相关部门打报告,很快就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南昌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和社会发展局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都对剧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剧团才有了从申请到批准演出全部完成仅用了52天。

  章九来说,在他们村,村民需要的娱乐不仅是电视,同时对传统采茶戏的需求还是很强烈的。但是,因为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多民间的文化被蚕食,历史的记忆和传承逐渐消退,因此,很需要有人将这些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采茶戏,喜欢采茶戏。

  用采茶戏推动乡村文化发展

  南昌采茶戏起源于民间的“花灯”和“十二月采茶调”,经历了灯戏、三脚班、半班等阶段而于清末年间形成,并流行于南昌、新建、安义等地,富有极强的乡土特色,一直深受市民所喜爱。南昌火炬戏曲歌舞剧团在5月2日的汇报演出,不仅吸引了周边乡村的村民的眼球,同样吸引了昌东镇政府的关注。当日,昌东镇党委书记等人来到演出会场,和村民一起观看了演出。

  “一个民间自发组建的剧团成立了,它后面要走的路还很长,政府的支持也是很有限的,要发展下去,就必须要能结合市场的需求,创出自己的品牌。”剧团团长章九来说,5月2日演出后,他们已经接到许多地方的演出邀请,但考虑到剧团目前的实力,他还是婉言谢绝了这些邀请,因为他知道,剧团要发展下去,除了已有的传统的剧目和现代歌舞外,还必须创作一批有鲜明风格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剧目,为剧团走出三联村、走出昌东镇、走向全国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自发组建的剧团今后还要走的路,章团长充满了信心……文/图记者曾晓琴 徐彬 实习生晏连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