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村里报平安 ——记稻香村派出所所长王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13:08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稻香村里报平安——记稻香村派出所所长王旭

  搞治安,在一般人眼中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见到被辖区居民称为“能人”的稻香村派出所所长王旭,才发现并非如此。王旭带领派出所全体民警,不断创新,破解治安难题,让一个原本普通的派出所各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从三级派出所破格评为一级派出所,2006年该所还被省公安厅荣记集体二等功。

  思路决定出路

  2003年下半年,王旭担任稻香村派出所所长。他发现,辖区同别的派出所相比有着明显的特点,高校多、旅馆多、酒店娱乐场所多,暂住人口多,发案也同这些情况紧密相连,特别是沈小郢地区更是全市人民关注的焦点。

  只有改变传统的警务模式,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于是,他抽调了6名民警担任高校警务民警,进驻安医大等高校实行24小时巡逻和服务,并成立了全省第一个高校警务中队,实行高校治安管理专业化模式。对旅馆业则走群众路线,成立了全省首家旅馆行业自治组织——稻香村地区旅馆业治安管理协会,“协会”成立后,55家正规旅馆全部加入,每月进行治安奖惩,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对沈小郢等治安难点地区,派出所则和街道一起成立治安巡控大队,进行24小时巡逻、设置监控探头网上巡逻,实现全方位的控制。

  这些措施出台后,效果明显,辖区刑事发案总数和街面抢劫抢夺案件发案数双下降。

  公布违法成本

  治安好不好,关键是发案少。为了减少发案,今年1月15日,稻香村派出所率先向社会公示了“违法成本”,将殴打他人、盗窃、赌博、违法经营等违法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的经济损失和危害,用数据张贴出来,以案说法。

  “以往对违法现象的批评教育显得苍白无力,而违法成本的公示,就是运用经济杠杆的手段,力争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我们不仅要震慑有违法念头的人,也更希望通过潜移默化的提示,让群众识别侵害,学会防范技能,从容应对侵害,事后及时报警求助,这样的社会成本最低。”王旭说。

  为了进一步深化违法成本公示活动,派出所3月20日更是推出“意识防范工程”,广泛向辖区群众传授安全防范常识,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技能。让辖区群众 “思侵害之痛,怀防范之心,备防范之举”,在居民心中构建一道“防火墙”,受到广泛的欢迎。

  创新无止境

  “其实我们的很多做法,在江苏和浙江等地方也做了,因为没有进行创新没有坚持下去,我们借鉴过后,然后结合本地的实际进行创新。”因为有了创新,这些做法在合肥这里搞得有声有色,反倒吸引不少外地同行来取经。”王旭如此总结说,“如旅馆业治安管理协会来自于江浙一带,但是对方仅仅是个架子,没有我们这样细致完善,作用这样大。而违法成本公式来自河南,对方仅仅公布一个打架成本的个案,但是稻香村派出所却引入了企业经营成本理念,推出8大类14种违法成本,走得更远,引起全国的关注。”

  ·文坤杨耀东武斌·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