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卖家当进股市 相亲先得抛股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14:21 新民晚报

  近日,南京很多证券交易大厅内这么一句话激励着无数股民:“要想发家致富,就得敢冲敢拼”。

  业内人士估计,节后首日,南京至少有10亿元资金涌进市场,开户数超过1000户。但股市中一些股民的“赌徒”心态值得警惕。一些股民甚至开始倾其所有,变卖家当,这让一些资深业内人士直喊“看不懂了!”

  借千万高利贷誓死一博

  “为了融资,抵押了在金融业十年打拼下来的3套住房、2辆汽车。”原在期货公司当过投资顾问的晓峰表示。他透露说,“前期把自己价值近500万元的房产及汽车进行了财产抵押,并通过一家融资机构运作,贷来了1000万元现金,年利息为25%。且规定,贷款机构监控股票账户,如果亏损掉本金20%,即200万,就会被金融机构平仓处理。到那时,一年利息和3套房产、2辆汽车都要充公了。”为什么敢冒这么大风险?晓峰并没有正面回答:“这可能就是资本市场的魅力吧。”

  父母半生积蓄全砸进股市

  小周今年28岁,和不少年轻人一样,在南京读完大学、找到工作,进入谈婚论嫁的程序。去年底,小周和女朋友开始四处看房,父母亲这时也一下子拿出了20万元。“我心里明白,这是他们在那个苏北小镇上辛苦了大半辈子的全部积蓄。”小周说。

  加上小周和女朋友两人积攒下的10万元,30万元正好够他们看中的一套总价80万房子的首付。50万贷款如果分20年还,每个月是3500多元。想到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也不到6000元,小周开始犹豫要不要把这30万拿进股市滚一滚再出来。

  “上个月在证券公司开了户,开始也不敢买太多,后来索性心一横满仓吧,这样能赚得更快一些。”心虽然“横”了,但高点入市后小周的心理压力其实不小,“说放得开是假的,大盘绿的时候,别人哪怕讲个再好玩的笑话,我也笑不出来。”

  相亲先得卖一手股票

  王磊在一家管理咨询公司上班,月薪3000元左右,工作四五年也攒了10万元出头。春节过后不久,在同事眼中一向优柔寡断的王磊,突然间告诉大家自己买股票了,并且动用了全部身家:整个3月份,他只给自己留了四五百元生活费,其余全进了股市。4月初公司发了当月工资,这笔钱只在存折上停留了两个小时,就被王磊取出来换成了股票。

  至今没解决个人问题的王磊最近忙着相亲。如果约好在星期五和某个女孩见面,那么王磊必定会在星期四卖掉点股票,作为相亲时的花销。

  不做多头空头做滑头

  已经和老伴退休在家的魏先生,退休前是个工程师。如今年近古稀,用他的话说“这是我一生一世唯一一次最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所以他把这辈子积攒的钱包括棺材钱都投到了股市里,每天都在满仓操作。他得意地对记者说:“前期我已经赚了一倍还拐弯了,今天又赚了4000多元。你说,这天下做多少事情能一天赚个几千块的?”

  对于股市风险,魏老先生说:“我现在不做多头,不做空头,做的是滑头!”

  当房炒股亏掉6万元

  “这是我女儿的房产证,她有两套房子,我想来典当炒股。”70多岁的赵先生来到南京某大型典当行,掏出位于江宁的一处房产证要求典当。因为典当行有要求,如果要把当金用于炒股,典当人必须具有两处以上房产。

  经过典当行评估房产,赵先生拿到了6万元当金,连同自己部分退休积蓄约2万元,买了8万元股票。他又折回典当行,按70%的比率将股票典当,得到近6万元,继续投入股市。

  然而,第一次投身股市的赵先生并没有多少经验。股市一次暴跌,他的股票被典当行强行平仓,最终损失了6万元。“这两天赵先生又拿了6万多元过来,一开口就说要炒权证,吓了大伙一跳,我们明显感到老人已经有了赌博心态。”典当行工作人员说,他们坚决拒绝了老先生的要求。

  发誓“再不炒股”成空话

  张大爷今年61岁,上个月把自己6万多元养老金交给了女儿买股票,期望赚到更多养老钱。

  其实张大爷也算是老股民,以前熊市时以2万多元钱在14元买了一只股票,结果最低跌到3元多,受伤的张大爷极度失望后割肉出局,发誓这辈子再不炒股票。但去年以来的大牛市又让张大爷重燃信心,思来想去决定把钱交给女儿操作,买了两只股票。陈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