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运动缘于没有场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16:30 天津日报

  新华社天津5月8日讯(记者周润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日在全国6个大城市2500名中小学生中进行的调查显示,近四成的孩子因为“没有合适的场所”而影响运动。

  这6个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长春、成都和兰州。据参与此项调查的天津市社科院研究员关颖介绍,孩子的本性是好运动的,他们对运动健身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除了沉重的课业负担之外,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成为孩子们体育运动的桎梏。

  本次调查表明,一半以上少年儿童感到运动量不足,在感到运动量不足的孩子中,有将近40%的孩子说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场所”。

  有关研究指出,在我国,开展体育活动的经济条件和物质条件还很薄弱,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据有关方面对重庆200所学校的调查表明,场地、器材可以进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的仅占25% 北京市4个城区491所中小学61%没有足够的体育场。

  关颖指出,学生缺乏锻炼的场所,失去了许多培养体育能力的机会,学生只靠每周两节体育课和学校有限的运动场地进行锻炼,从时间和空间上来说,制约了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全社会对全民健身的重视,政府部门也逐渐加大了对体育场馆的建设投资力度,学校教育条件和社会体育设施有所增加。但是正规场馆收费昂贵,许多学校场馆在节假日不向学生开放,结果一方面到了周末学校的场馆只能是静静地矗立在那儿;另一方面,学生没有活动的去处,运动需求得不到满足。

  关颖表示,在体育运动场地资源本来就不足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对场地资源的浪费。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