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段子”让廉政教育换了“面孔”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17:01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新华社广州5月9日电广州海关通过“廉段子”创作和评优活动,把大众喜爱的“手机短信”和严峻紧迫的廉政建设紧密结合,使廉政教育变成容易被广大关员接受并牢记的“柔性提示”。

  “贪廉一念间,荣辱两重天”“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物不拿,不净之地不去,不正之风不交”“薪水不多但可受用终生,外水虽肥却可断送余生”……这些精彩的“廉政段子”不是来自宣传材料,而是广州海关关员实实在在的心得。

  主办“廉段子”创作和评优活动的是广州海关团委。记者在广州海关采访时,团委书记何国星拿出一本广州海关“廉段子”小册子说,自去年6月团委提出征集“廉段子”以后,全关800多名团员主动参与,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收到了360多条原创“廉段子”。一些经典作品通过“半月谈廉”柔性提示,发送到关员们的办公计算机网络和手机上,每半个月更新一条。

  “通过这种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改变了过去廉政教育‘施教于人’的刻板形象,使廉政教育变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何国星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鼓励大家创作,每个段子都实行“实名制”,即在段子后面附上了作者的名字,同时配合少量的奖金,使“廉段子”创作之风在广州海关成为“风尚”。

  审单处工作人员邹敏认为,“廉段子”创作,就是把过去长篇大论的廉政教育文章用贴近生活、耳熟能详的精练语言表达出来,使廉政变得不再抽象。

  广州海关监察室副主任孙冰认为,“廉段子”征集和柔性提示活动的实践证明,群众广泛参与、“和风细雨”式的廉政教育更深入人心。目前,“廉段子”创作已从青年团员扩大到全关4000多名关员范围,成为广州海关廉政教育的长期措施。(记者郭莹玉)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