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只赚不赔种蘑菇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17:27 央视《致富经》
央视《致富经》5月9日播出节目“只赚不赔种蘑菇”,以下为节目实录: 张彩凤和崔军夫妻俩在遵化经销香菇已经有近十年历史了,这几天他们要为福建的一位客商组织一百多吨香菇. 记者:“这蘑菇现在卖多少钱一斤?” 张彩凤 :“现在,现在我们家卖的是2元钱一斤。” 记者:“你这收的卖什么地方?” 张彩凤:“福建。” 记者:“这么远?” 张彩凤:“嗯,福建厦门做罐头的。” 现在每过三天时间,张彩凤和崔军就要发送这样一大车香菇到福建,货源稳定,销售畅通,张彩凤夫妻俩的生意在外人看来很红火,然而夫妻俩却对自己的香菇生意有说不出的苦衷. 张彩凤:“以前好做比这好做,利润也高,现在是做的多了,利润要低。” 崔军:“以前一斤挣两三毛,三两毛的时候,现在一斤就是5分至一毛利润薄。” 原来距张彩凤的收购点不远处,就是遵化一家大型食用菌生产厂家设立的收购点,两个收购点如此之近,让张彩凤夫妻俩生意大受影响. 记者:“你现在的收购量多大?” 收购商:“每天20吨左右吧。” 记者:“你收几个月的时间?” 收购商:“大概的话香菇也就是4个月。” 两家抢着收购,香菇的价格也因此一路走俏. 记者:“价格怎么样?” 农户:“价格可以,比每年强 。 ” 记者:“最高的时候卖多少钱?” 农户:“最高的时候达到过,春节前达到过3元左右呢。” 家住平安城镇的柳长伟从1999年开始种植香菇,今年他这个大棚能够给他带来五万多元的纯利. 柳长伟:“这一个买卖都上你棚里收来,还不用你上市场卖去,这优越性就在这儿,过镑就给钱。” 然而就是这个如今每年能为自己带来五万多元纯收入的香菇种植大棚,2004年年初,当香菇的价格跌倒只有三四角钱一斤时,柳长伟却差点把它拆掉改种了其它农作物. 柳长伟:“价格最低的那就数2004年的秋季吧,刚一出来那个蘑菇,那会儿价低。” 合作社负责人:“就是前几年,大棚香菇持续价格低靡,当时老百姓有一句顺口溜,说要讲穷搞大棚,要败家搞了沙,为什么说呢,就是有的大棚搞大棚,搞香菇赔钱了,赔的钱还挺多。” 当时由于香菇价格低,很多老百姓都有改种其它农作物的想法,然而就在大家准备拆掉种植香菇的大棚时,2005年三月,柳长伟的村里来了一群自称是食用菌合作社的陌生人,他们宣称可以让农民的香菇以每斤不低于1.2元的价格卖给本市的一家加工企业,如果市场价格高于1.2元时,老百姓可以拿到市场上出售.合作社出面与老百姓签订最低价保护合同.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事,村里的一些人都觉得不对劲. 刘少柱:“这不叫合同了,这是啥合同呀,今天0.5元钱了,我给你拉了你得1.2元收了,明天高了我不卖给你,没有这好事等着我也,我也不信你这个,我也不依赖你那个。另外还有一个啥呢,你就是说天下的人都是傻瓜,你们都是读书的,是做经理的,这我们庄稼人家还有那事,根本就不可能的事。” 记者:“你就觉得这个不太可能是吗?” 农户1:“这就是不太可能。” 村里的刘少柱觉得即使合同是真实的,那么人家在收购时也会找出各种理由拒绝收购香菇. 刘少柱:“就是这个1.2元你收菇的标准是啥标准,你给我说说,我给你10万元钱一斤,我不要你北山那么大的,我就要你草帽那么大的,你有吗?这不调过来还是一样吗,我给你10万元钱一斤等于还是空话,有标准没标准呢。” 刘少柱的怀疑不是没有道理,然而怀疑归怀疑,但是要毁掉大棚村里人也觉得可惜,毕竟建一个大棚至少要花五六万元钱,村里的柳长伟等一些人当时抱着试一把心态当年与合作社签订了最低保护价的收购合同. 柳长伟:“如果有1.2元保证,那咱们还能赚钱,一个棒能拿1元多钱,我这2万棒我还能赚2万,这一年就这心都落下来了,肯定你赔不了钱。” 记者:“就1.2元的最低保护价,肯定能赚钱?” 柳长伟:“对,能赚钱。” 那么合作社到底凭什么来保证香菇的最低保护价呢?原来当地的一家食品工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原料供应,2005年与一些香菇种植大户共同成立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这家食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吸纳香菇种植户为会员,从而推动全市的香菇规模生产.按理说原料价格越低对企业越有利,那么企业为何愿意接受合作社规定的最低保护价呢? 协会负责人:“这个市场很可能价格有时候很低,你比如市场贱到0.7元钱了,可是如果我0.7元钱收的话,也可能赢的利润比较高,但是赢的利润比较高呢,老百姓都0.7元钱了,不赚钱了,他们就要毁棚,毁棚以后呢,第二年再高价你买不到,公司就是说,你投入几千万基建设施搞起来了,设备添置了,这个罐头厂成立了,可是到时候你没物料,你还等于头一年赚的,你都赔进去了。” 原来这家食品加工企业2005年花了四千多万元引进了一条食用菌生产加工线,并和韩国日本等国外签订了供货合同,如果本地没有原料的话,企业将面临无米下锅的局面. 记者:“现在你们在市场上收购价格是怎样的价格?” 加工厂老板 胡小江:“2.5元到2.8元吧,一斤,每斤。” 记者:“你出口多少钱一斤?” 加工厂老板 胡小江:“出口一般6500元一吨。” 记者:“这个利润怎么样?” 加工厂老板 胡小江:“利润一般在500到600元吧人民币。” 国际香菇价格起伏并不是很大.如果收购价格在两元多都有利润的话,那么每斤1.2元的最低保护价收购原料,企业的利润还会更大.所以合作社敢打包票让老百姓以不低于1.2元的价格把香菇卖给加工企业.村里的李国山就是看见有最低保护价这道防线,2005年才建了这个大棚,建棚第二年就让李国山尝到了赚钱的滋味. 李国山:“就是按照1.2元的价格,可以保证3.5万元钱,最低的也就是,一般的啥呢,那就是包括4万元钱, ,今年市场价好,可以弄5万元钱纯收入。” 现在企业不仅收购量大,而且价格也随行就市,收购标准也不是刘少柱想象的那样苛刻. 加工厂老板 胡小江:“现在我们收的是统菇,如果论级别的话5厘米以下,菇盖直径5厘米以下,2.5厘米以上,菇柄长度4厘米,这是一级菇,现在咱们收统菇呢,就是混收,完了这个价格呢,就是是随着市场价,现在市场价2.4元,我们就给它2.4元钱一斤。” 看到种植香菇赚钱,很多老百姓都跃跃欲试,当时村里的刘玉明也想建个大棚种香菇,然而刘玉明一算帐发现建一个大棚至少需要四五万元的资金,自己一时却拿不出这样多的钱来建大棚. 刘玉明:“当然着急了,看见赚钱了,自己没钱,哪有不着急的。” 后来听说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不仅帮助老百姓解决销售上的困难,而且还可以协助会员到银行贷款来发展香菇生产,于是刘玉明找到了合作社的负责人. 刘玉明:“就是协会开封信,信用社一看有这个信,有这个信再有担保人,这就可以贷2万,小额贷款吗。” 在刘玉明的这个村里,很多老百姓都在合作社的帮助下向银行贷款建起了香菇种植大棚. 种植户:“要不贷款没有这么些棚,建不了这么些棚,哪个棚都得四五万,农民哪儿有呀,哪儿有那么些钱呀。” 现在在遵化全市有一千多个这样的香菇种植大棚,每年可以生产香菇近十万吨.种植规模扩大,产量不断增加,很多经销商和厂家也慕名而来这里收购香菇. 记者:“你要的量大吗?” 男收购商:“量很大,量我们做罐头的,或者做腌制的,还有速冻这一方面的,量都是非常大的。” 女收购商:“北京市场,沈阳市场和秦皇岛,唐山全上我们这儿拉来,跑市场的,郑州的,天津北京。” 买的人多了,香菇的价格也上了涨不少,遵化这家食用菌合作社名下的加工企业以市场价格收购香菇后,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烘干或者冷冻后就出口了,现在企业走精加工的路子来提高香菇的价格.这批雕花的香菇就出口到日本,价格比简单加工一下就出口要高出不少. 加工厂老板 胡小江:“为什么雕花呢,现在市场收购价非常高,2.6元,2.7元一斤,合人民币5000多一吨,所以速冻利润比较薄,所以我们搞精加工,手工艺吧,刻成花,能卖到1.5万一吨。” 记者:杨健 摄像:孙斌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致富经》栏目查询! 注: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