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开良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01:59 大众网-齐鲁晚报

  如今,高三学生背负着来自多方的压力:社会评价的压力、老师教育的压力、家长期望值较高的压力以及自我施加的压力。重压之下,考生的心理负担让人担忧,家长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同样不可小视。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理科主治医师于洪鸾建议,考生应学会调节自身心理,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如果是前期复习太紧张导致状态下降,就得放慢自己的复习进度;如果是学习方法不对所致,则需要调整学习方法。同时,不要任意放大别人的进步,导致自信不足。此外,考生可经常进行自我比较,通过比较获得自己的闪光点,增强信心。

  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赵长英也认为,家长的焦虑情绪对孩子有着直接的辐射作用,这不利于他们调节应试心理。她建议,家长的期望值不要过高,不要画圈子给孩子。同时,考生应学会劳逸结合,有效学习。“8-1〉8”理论早已说明满负荷学习8小时的效果,不如拿出1个小时去运动、听音乐减压。

  “重压之下,家长应当学会和孩子一起减压。”山师附中的心理辅导老师张京涛建议,一方面,家长应为孩子创造内紧外松的学习环境,不要把自己的焦虑情绪带给孩子,更没必要全家人像准备“战斗”一样,对孩子进行无微不至的特殊照顾,那样只会让他们感到烦躁;另一方面学生和家长的心态都要放松,淡化高考,从认识上根本减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社会对有一技之长的技校人才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大学生。


本报记者 董钊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