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冰城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02:15 哈尔滨日报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金鑫 本版图片/本报资料片

  城市记忆中的凝固乐章

  城市在长大,长高,大到由开埠之初的南岗、道里、道外三个城区变为今天的八个城区;最高建筑也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3层发展到如今的30层。如人类在前进过后总要梳理和总结过去一样,城市发展到今天更渴望回眸我们来时的路,以此寻求城市的根、城市文化的血脉。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今年市委、市政府将寻找城市文化血脉的目光聚焦在老道外的中国巴洛克建筑群落之中,并希望用保护性改造将历史的断层呈现给现代人,让建筑本身用其特有的历史标记,传达历史真意。

  体味 老街旧巷中别样精神

  在今年的城市建设重点工程中,道外中华巴洛克街区改造工程被列在第六的位置上。改造被划定在非常小的范围之内,在靖宇街、南二道街、南勋街、南三道街2.88公顷的区域内,改造工程被定性试点推进。从市委、市政府对此次道外老街改造抱有的如此审慎态度上,可以看出改造中华巴洛克街区对于一座只有百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多么重要。

  探访老街,能读到城市依稀的历史,也可以体会喧嚣城市中别样的生存状态。道外的南二道街是条老街,如果与如今的大马路相比,它更像尘封的小巷。但就在这样普通的小巷中,却封存着全国少有的“中华巴洛克”式老房子。

  这些老房子,大都建造于上个世纪初,清一色的清水砖墙,砖木结构的二、三层老建筑,与现代建筑相比,虽苍老,却不失高贵。连绵三十几栋,沿街两侧依次排开。栋栋雕花围檐。近百年的侵蚀与风化,并未给建筑结构带来影响。远远望去,老屋们外观华丽、设计繁复。站在小巷中心,似乎身处异域,外墙繁琐的结构、精美的立面装饰,让人随时感受到西洋欧陆风情的奢华与浪漫。当走进庭院后,会发现洋房的背后别有洞天,地道的中式四合院、天桥、回廊,又使人有回归中国故居的异样欣喜。

  这种令人惊奇的表里不一,却能出乎预料地完美契合,道外老房子中的这种建筑形式,正是所谓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而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传达给过客的内涵则更为深厚。

  触摸 抚今追昔中感受沧桑

  静谧时,这里的美让人忘我,尽管建筑老旧,仍能在沧桑中感受历史的一份厚重。但喧嚣时,却让人心痛:千疮百孔的老旧建筑,如同一个年迈的老人,拖着伤痕累累的躯体,仍要尊严地屹立。

  这些至少有七八十年历史的老建筑,大多是砖木结构,由于年久失修,外墙都有不同程度的老化、破损以及人为的破坏,有的墙体已经裂缝,局部塌陷。四合院中随意搭建的棚厦,早已破坏了院落原有的比例和规矩,以至于保护街坊内没有一条可以畅通无阻的防火通道;到处缠绕的电线,随时可能成为导火索;由于这些老建筑缺少基础设施配套,没有上下水,每个院落里都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据统计,历史文化街区内,257个传统院落内,人口总数达到20397人,人口密度堪称全市最高,人均居住面积也早已落后于全市平均水平。

  更为触目惊心的是,许多活动于此的百姓,并未意识到所在老宅的价值所在,广告牌匾随意地披挂在建筑立面上,立面花饰、雕花围檐每时每刻都在遭受着摧残。许多典型的中华巴洛克建筑,随时有失落的危险。

  编者按 一个民族,总是有选择地从可欣赏文化中援引自己的精神资源。中华巴洛克就是中国人在对西洋文化的接受过程中完成的一次创造。在老道外,连绵几十栋清水砖墙,白灰勾缝;砖木结构,雕花围檐;欧式立面,中式院落……这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大部分建设于上个世纪初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被哈尔滨人称为“圈楼”,在政府的规划中,这片建筑群将用3年的时间实现“华丽转身”。

  面对大片大片的老旧中华巴洛克建筑,许多疑问浮现在每个哈尔滨人脑海中:“中华巴洛克”是怎样一种建筑形式?老道外的“圈楼”到底记录着哈尔滨怎样的一段历史,如今又经历着怎样的蚕食?保存如此大面积的建筑群落意义何在?保护性改造将以怎样的方式来诠释历史?本报记者采访了多方专家学者,解开了这些疑问。

  兼收并蓄展示中华风范

  形式 “圈楼”中西合璧全国仅存

  道外区西起景阳街、东至十道街、北起升平街、南至南勋街的这片面积53.11公顷街区,已被城市规划局划定为“哈尔滨道外传统商市历史文化街区”。在这个街区内,斑驳的巴洛克风格建筑立面身后,是257个中国传统院落。这就是目前全国保留面积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

  城市规划专家张相汉说,之所以将“哈尔滨道外传统商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保护范围,是因为这里有目前全国仅存的典型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落。今年要改造的地区正位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区。这片核心区是南起南勋街,北至靖宇街的南二、三道街。在长350余米的南二道街两侧有39栋建筑,多是一层为商服、二层为住宅的砖木结构楼房。这些建筑不但凝聚着中国传统工匠的建筑手艺,更记录着哈尔滨民族商业崛起的过程……

  哈工大教授郭恩章介绍,在道外传统商市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中华巴洛克建筑,中国工匠把窗户的比例推敲得非常恰当,是典型的欧式设计手法,但庭院的内部空间却是中国传统四合院,且是双层四合院,老哈尔滨人所说的“圈楼”,就是道外的一道特色风景,这在全国也是鲜见的。“圈楼”里有天桥、天井和回廊,每一个院落的外墙高,单面坡,以传达中国民居民俗中“肥水不流外人田”之用意。而在建筑立面装饰上,中国工匠极尽巴洛克的装饰之风,只不过装饰和雕花的纹样全部取材于中国传统民俗:蝙蝠、牡丹、如意和铜钱等民间文化元素,以传达福、禄、吉祥之意。这也使建筑的浮雕更富有中国意味。

  北京新都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孙成仁博士认为,哈尔滨的中华巴洛克建筑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同类建筑相比,有着独一无二的保护价值。一位日本学者在看到哈尔滨清水砖墙的中华巴洛克建筑时认为,西方砖结构的建筑物多半做砂浆抹面、水泥拉毛或仿石处理外装修,然而,在道外区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中,清水砖外墙均不加装修。且立面花饰仍不失华丽,这是中国特有的宝贵建筑样式。

  而众多规划建筑专家则一致认为,中华巴洛克建筑产生于近代中国,在近代中国建筑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由于中华巴洛克建筑的设计和建造都并非出于建筑师之手,而是出自中国建筑工匠之手,其不拘一格的风格更彰显了中国民间艺术价值,是兼收并蓄追求世俗美的一种创造,更是见证中国工匠精湛技艺的媒介。

  烙印 记录民族商业兴衰荣辱

  郭恩章老先生坦言,“中华巴洛克”是哈尔滨人必须珍惜的财富。不仅仅因为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更在于这些建筑历史上所承载的功能,记录着我们上世纪初殖民城市的平民市井生活,建筑的每个细节,记录着民族商人运筹的点点滴滴。凭此一点,这些建筑就有永生的权利。

  晴空碧日下,从老街的街心穿过,借着太阳的强光,在历经一个世纪风雨的老建筑上,依稀可见斑驳的匾额上残存的历史遗迹:“经销华洋杂货,批发化妆品……”和“绸缎毡棉纺”,“丝绢布匹庄”等上个世纪留存下来的广告语有些依然清晰可辨。“同义福”和“天利东”等当年商铺老字号的字迹轮廓,仍可辨认……

  在市城市规划局完成的《哈尔滨道外传统商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记录着这样一段话:十九世纪末,傅家甸也就是现在道外南头道街一带,一些商号陆续开张。到20世纪初傅家甸已显现出商业中心迹象。一批精明干练,有头脑、有胆识的民族工商业精英,率先在南二道街开商铺,办实业。掘到第一桶金的民族资本家们在道外的腹地置地盖房。盖楼的样式追求“华丽”与“摩登”,纷纷效仿道里、南岗的洋人,建设自己的“小洋楼”。于是,就有了“中华巴洛克”的建筑群落。只不过这里的“小洋楼”综合了居住、经商、开店等主人的多种需求。

  历史证明,正是当时哈尔滨商人的这种需求,才创造了这种独特:一批设计时尚、装饰华丽、商居两用、前店后厂的带有西洋“巴洛克”式样的新商铺从此成为哈尔滨的经典。据史料记载,到1918年,傅家甸有领取税局营业牌照的大小商号1250家,1921—1931年的10年间,新开业的各行业大型商号和店铺就有97家。而时至今日,整个规划保护区范围内现存的老字号还有23家。

  就是凭借这些苍老的建筑,每个游走于道外老街之上的过客,看到别样洋楼,都可以想见近百年前,这里繁华的商市……这里的建筑延展的就是哈尔滨老道外历史传统商市的一幅《清明上河图》。

  保护改造恢复传统特色

  规划 保护性改造确定五大原则

  已经列为保护性改造项目的道外区南二至南三街区,其保护性改造设计方案尚未敲定。各路专家对于改造设计方案最终确定,都抱着谨慎的态度。日前,整体规划方案的保护性改造原则已经敲定。

  依据《哈尔滨道外传统商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规划》,今年的改造将解决好五大问题,传统的道外街区空间模式将受到保护,建筑街坊的整体格局不能改变;同时加大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彻底解决给排水和供电、供暖问题;另外,对传统商市氛围将继续保留。道外的商市文化将作为“软建筑”进行保护开发,从而传承道外特有的商市特色;调整用地功能,增加绿化面积和休闲空间,改变老街坊的环境;疏通道路,缓解交通,为街区安全提供保障。

  提醒 保护开发切忌文化归零

  北京新都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博士后,在获悉道外保护街区核心区要改造的消息后迫切地表达了他的意愿:一个城市的发展,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建筑流派、文化思潮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建筑是不同时期城市文化的沉淀,老道外保护街区是城市记忆链条上一个不能缺失的环节,改造后的老街坊要让生活于此和外来的人群浏览建筑时,可以认知这个城市的历史。保护性改造,一定要确保建筑符号的原真性,切忌一刀切式的装饰和雕琢,否则将是对历史的一种抹杀,是一种文化的归零,更切断了城市历史文化的根脉。

  孙成仁建议,在改造前要充分认识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落的历史价值,保证判断不失误是改造的前提。另外,参与改造的管理者、设计者和建设者们一定要端正一个态度,就是我们只是历史遗产的托管人,而不是主宰者,正确的定位,才会让改造在谨慎的状态下进行;改造工程一定要保证建筑历史价值的可持续性和原真性。也就是说,一旦改造工程由于改造者的判断失误而失败,还可以还建筑本身以原貌。

  设想 回归道外商市传统民俗

  对于改造后的中华巴洛克街区,将承载怎样的功能,如何定位?来自哈尔滨城市设计院、哈工大、哈尔滨建筑设计院等多方专家提出了有关设想。

  与会专家提出:道外传统商市保护区是哈尔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城市风貌主要组成部分,该区域准确的定位应仍以商业为主,居住为辅。最理想的改造结果将呈现出保护和利用完美的结合,不但改造了老街坊环境脏乱差的现状,解除了安全危机,更有机会实现道外传统商市的复兴。功能确定上,一定要将历史文化的原真性凸显出来,保护和挖掘这一区域的传统手工艺、曲艺、老字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造后可以适当引入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商业以适应道外的传统特色,如茶楼、小吃、杂耍、手工作坊、古玩店等,但不易引进大规模的商业项目。

  中华巴洛克建筑

  要了解中华巴洛克的内涵,就要先了解巴洛克建筑特点。巴洛克一词为“不规则的珍珠”,古典主义者用此形容那些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的特点是殿堂平面与天花装饰强调曲线动态,立面山花断开,檐部水平弯曲,墙面凹凸度很大,装饰丰富,有强烈的光影效果。意大利罗马耶稣会教堂被称作是第一座巴洛克建筑。在哈尔滨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就是道里教育书店和南岗秋林公司。

  中华巴洛克建筑在中国许多城市都有留存,但哈尔滨道外区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落,是留存面积比较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是中国工匠仿照当时的“洋房”而建设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的总体特点是揉入中国传统建筑细部纹饰、用多样化的传统材料与工艺、用巴洛克语汇作中国意义的阐释、用字匾和楹联等表意。

  以道外的中华巴洛克建筑为例,建筑的临街立面是典型的巴洛克建筑风格,而立面背后空间却是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建筑。临街立面装饰虽是巴洛克手法,但细部纹饰却取材于中国传统的字匾、铜钱、如意、蝙蝠、卷草、寿字等,以表“福、禄”之意。立面身后格局规整的中式四合院,建成了两层。院里有天桥、天井、回廊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从而形成“圈楼”。

  在材料运用与工艺运用上,琉璃瓦、汉白玉石雕、青砖等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多用于中华巴洛克建筑中。北京的一些中华巴洛克建筑中就大量运用琉璃和汉白玉作为立面雕饰,增添建筑的豪华气质;而道外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则大量运用青砖外墙,且不做巴洛克建筑原有的砂浆抹面、水泥拉毛或仿石处理外装修,并同样呈现出凹凸错落、光影活泼的效果。

  巴洛克建筑本身是善于用形态和雕刻传达一定意义的,而中国传统建筑本身不具表意功能,多利用字匾、楹联等通过题辞赠诗表意,中华巴洛克建筑则同时占据了巴洛克建筑的形态和雕刻特点,又用上了字匾和楹联,这就使建筑更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