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的呼唤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06:56 荆楚网-楚天金报

  “名叫白鳍豚保护区,却无一头白鳍豚,江豚已有30头,却名不正,言不顺,保护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近日,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胡良慧苦笑着对记者说。

  他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正向有关部门呼吁,将白鳍豚保护区更名为长江豚类保护区,以同时体现长江江豚保护的重要性,明确保护区的职能范围。另外,立即推动将长江江豚提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工作,尽快完成相关法律程序。一

  从1978年开始,我国长江豚类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全面展开,近30年来取得了令国内外瞩目的成果。但是从长江豚类的生存现状,特别是通过去年长江豚类考察的结果来看,人类的努力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长江豚类日益濒危的趋势,长江豚类的生存状况堪忧。

  据中科院水生所副所长王丁博士估计,整个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为1200—1400头,相当于1991年前的一半。按照这样的下降速率,长江江豚极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成为第二个白鳍豚。

  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2年,负责管理长江石首89公里江段和天鹅洲故道21公里水域。保护区成立以来,先后迁入13头江豚到故道进行自然放养,现在,每年都有2头左右江豚出生,总数已达30头。二

  记者随天鹅洲白鳍豚保护区工作人员沿天鹅洲长江故道寻觅江豚,只见江面宽广,风平浪静。这么大的区域,要想与江豚相遇,还真得些好运气。

  管理处研究人员龚成告诉记者:“天鹅洲长江故道长21公里,水面约3万亩,水体无污染,鱼类资源丰富,不通航,非常适合江豚生存繁衍。上午,我还看到一群江豚嬉戏。”

  但是,沿岸我们看到,保护区当初兴建的一些设施已经十分陈旧、老化。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没有设置拦网和警示牌,研究人员观察江豚只能靠肉眼……

  记者随即来到保护区标本存放室,说是标本室,其实就是几个简陋的普通房间,两头珍贵的白鳍豚标本、一头巨大的中华鲟标本就裸放在木板上,上面各搭一块布,旁边的瓶子里,保存着用福尔马林浸泡的白鳍豚内脏……

  龚成告诉记者,这两头白鳍豚标本,就是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可是由于经费不足,只能如此简单地保存。三

  近年来随着白鳍豚保护区内江豚数量的递增,江豚保护的瓶颈也日益突出。

  据胡良慧介绍,保护区成立之初是为了对白鳍豚进行迁地保护,江豚并不是保护对象,但1996年保护区内唯一一头白鳍豚冲网而死后,这里就再也没有来过白鳍豚。十年来,他们的工作一直是在对江豚进行迁地保护研究,却一直名不正,言不顺。

  他说,江豚以食鱼为主,一头江豚每天要吃其体重4分之一的鱼,天鹅洲修建大坝后,将故道与长江隔断,故道内鱼类资源大减;保护区内有78户渔民以打鱼为生,人豚争食矛盾仍较突出,江豚面临食物紧缺。

  天鹅洲长江故道水域界限不明,故道洲滩枯水季节有约3万亩,未枯水时,周边村民便将露出的滩涂分割成一块块,养螃蟹,种意杨……天鹅洲早已伤痕累累。

  胡良慧告诉记者,对江豚的保护再不升级的话,也许几年内,白鳍豚的悲剧就会在江豚身上重演!(记者杨麟)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