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事系民生―写在我省全力实施水利六大工程推进兴水战略之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07:19 山西新闻网

  举全省之力推进的兴水战略给2007年的春天增添了一种别样的情怀,六大水利工程的实施在三晋大地上燃起了一处处希望之光:

  3月20日,新中国建立以来几起几落的双峰水库续建工程开工,打响了兴水战略的“第一枪”。

  4月3日,夹马口灌区北扩工程奠基。此举对提高运城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4月17日,坪上应急引水工程开工建设。工程建成后,当地人民将从此结束长期饮用高氟水和高砷水的历史,喝上优质甘甜的“矿泉水”。

  4月20日,全省7个公路集雨灌溉工程对接试点县启动,打开了一扇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发展农田灌溉面积,缓解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紧张局面的大门。

  4月21日,在北京,水利部组织一批专家院士就山西省特大干旱年及受采煤影响区应急水源规划进行专题研讨。

  4月29日至5月1日,水利部副部长矫勇一行在假日期间奔走于晋西北黄土高坡实地踏勘,寻求解决山西水问题的良策……

  可以说,兴水战略的实施,让水在这个春天里,前所未有地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水资源日趋短缺,水供给日趋紧张,水环境日趋恶化。水已经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和“短板”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我们生活在一个极端缺水的时代。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8.8毫米,水资源总量年平均123.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81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据统计,近年来全省的年平均供水量为65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为40亿立方米,占60%以上,地表水为25亿立方米,接近40%。全省人均供水量只有185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值的一半左右,在全国各省(市、区)排名倒数第一。

  由于水源工程建设的滞后,导致我省供水严重短缺。解放以来,全省共建成大中小型水库730座,占全国8万座水库的0.9%,总库容只有45亿立方米。且工程老化淤积严重,供水能力急剧衰减,近20年来平均每年能够调蓄的水量仅为5亿立方米,调蓄水量在华北和全国都处于最低水平。值得关注的是多年来我省用水结构极不合理,地表水的利用量只占到地表水总量的1/3。全省地表水量多年平均值为72亿立方米,但年出境水量就达48亿立方米,是华北地区地表水利用最低的省份。

  供水的严重不足,导致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年开采量由上世纪七十年代的11亿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40亿立方米,每年超采量达到7亿立方米,机井越打越深,仅全省农村吃水井超过700米的就有2000多眼,个别地区井深已超过1000米。由于开采量远大于补给量,地下水位快速下降,许多地方出现了地面沉降、水质恶化等环境地质问题。

  此外,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破坏非常严重,生态灾害凸显。据测算,采煤对地下水直接影响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5%,加上因循环条件破坏损失的水资源量,每年影响破坏污染的水资源约15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8。缺水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水资源更加匮乏。

  一切都表明,山西水资源危机已经开始显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山西的水问题。及早谋划水利建设,不仅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紧迫需要,也成为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党中央、国务院对山西水的问题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对解决山西缺水问题,提高抗御干旱的能力非常关心。1999年10月,胡锦涛同志来到吕梁革命老区,用了4天时间深入基层了解抗灾救灾情况,实地察看灾情并指示:“要从这次大旱之中认真反思,总结教训,提高对加强水利建设紧迫性的认识。”2005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山西考察工作时再次指出:“要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坚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节流优先的原则,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考察山西新农村建设工作时,谈得最多的还是水的问题。对山西的水问题,温总理忧心忡忡,他深刻指出:“山西最大的制约在水,要认真研究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治本之策,把水利建设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地位。”

  水,成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一个难以逾越的坎,也成了我们必须跨越的障碍。为解决山西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历届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水利建设,但面对全省经济社会加快科学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迫切需求,我省水资源保障能力仍然非常薄弱,水资源供求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省委、省政府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的高度出发,从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以及对地区发展负责的高度出发,将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和保护水资源写入了我省“十一五”规划。省委书记张宝顺明确指出:“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要求,以对全省经济社会长远科学发展和人民群众及子孙后代根本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正视我省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科学分析我省水资源现状,准确把握水资源开发的潜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走可持续发展的水利之路。”

  为寻求长期解决水资源贫乏的治本之策,省政府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就把水资源问题调研确定为去年的重大调研课题之一,成立了以于幼军为组长、梁滨为副组长的水资源专题调研组。省长于幼军亲率调研组开始了全省水资源的专题调研。在近4个月的时间里,调研组对全省水资源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调查研究,其中用18天的时间对主要河流、泉域和工程进行了实地踏勘,召开了15个由专家学者、市县领导、城乡及企业用水户代表参加的座谈会。

  在18天的时间里,调研组日夜兼程,北至大同册田水库,南到运城黄河小北干流,东到平顺浊漳河出口,西至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探访黄河、汾河、沁河、漳河等骨干河流,考察汾河、册田等七大水库,夹马口、桑干河等十大灌区,行程3500多公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黄河岸边到塞外农家,从太行山谷到吕梁沟壑,调研组一路走来,面对一块块干涸的土地,一片片被污染的水域,一口口深不见底的水井,面对由于世世代代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而给村民带来的身心疾患和痛苦,所有人的心都在震颤。关于水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愈发强烈,有效保护、节约、利用水资源的思路也开始丰富和清晰起来。于幼军在调研中多次强调,要正视我省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真正把水资源问题摆到全局和战略的重要位置,研究制定长远战略,发动组织全省各方力量,采取坚决果断有效的措施,做好、做活“水”这篇惠及全省人民、荫及子孙后代的大文章,推动我省水利事业取得历史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兴水战略以应急水源工程建设为龙头,以全面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为着力点,以改革开放和市场化为主要手段,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

  水的问题开始摆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

  今年3月29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实施兴水战略动员会,《关于加强水利建设,实施兴水战略的决定》正式出台。省委书记张宝顺指出,《决定》的出台,标志着省委、省政府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站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及长远利益的高度,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启动实施兴水战略。

  《决定》提出,“十一五”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核心,以应急水源工程建设为龙头,以全面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为着力点,以改革开放和市场化为主要手段,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保障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决定》明确指出,通过实施应急水源建设工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城乡节水工程、地下水及水源地保护六大水利工程,到“十一五”末,全省供水能力从目前的65亿立方米增加到75亿立方米,满足全省工业用水和城乡人民用水需求;增加400万亩农田实灌面积,使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000万亩;新建淤地坝1万座,新增沟坝地80万亩;解决1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城乡水环境得到根本好转,主要河流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规定标准。

  根据《决定》,我省“十一五”期间及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全省水利要在五个方面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和转变,在治水方针上从重点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转到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开源与节流并重,水利建设与生态保护同步的轨道;水资源利用结构上从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转到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有效增加空中水资源的轨道;水源工程建设从长期缺乏建设控制性水源工程转到大中小水工程并重、蓄水引水工程并举,切实增强水资源配置能力的轨道;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上实现从低水平的简单利用转到高效循环利用,统筹服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轨道;水利建设体制机制从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转到依靠全社会力量,依靠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办法来兴水办水的轨道。

  吕梁市重新审视水情,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坚持兴水、治水、节水、经营水并重来破解水的难题;晋中市全力实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发展抗旱补充灌溉面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为了遏制当地严重的地下水超采态势,稷山县县长乔登州带人赴省水利厅寻求技术支持……

  杨满江,这个世世代代居住在夹马口东张镇的普通农民,他虽然并不十分清楚兴水战略的具体内容,但他知道,将来若干年以后,他家的水浇地面积将会增加一倍。

  在这个春天里,在这片极度干渴的土地上,兴水战略激发了所有人的热情。

  在采访中,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这样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兴水战略的实施,让山西水利欣逢最好的发展时期。责任重于泰山,不管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我们都会秉承三晋先贤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之志,锲而不舍,勇往直前。

  本报记者 康梅芗

  (编辑:闫芳芳)

爱问(iAsk.com)